第四章 国内聚丙烯消费状况分析
4.1 国内聚丙烯消费概况
近年来,我国PP的应用不断多样化,除传统的编织袋保持一定增长外,用于工业、汽车和家电领域的PP快速增长,特别是纤维级PP、双向拉伸PP薄膜(BOPP)、家用电器专用料、汽车专用料的需求有很大增长。虽然这些产品大部分国内均可以提供,但部分性能好、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国内仍无法生产,如三元共聚产品、高乙烯PP嵌段共聚物、熔喷无纺布专用料等,同时汽车产业需要的改性料国内也无法生产,需要大量进口。
4.2 我国聚丙烯历年消费量情况
近年来房地产业、汽车业、家电业、包装业等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聚丙烯需求的快速增长,聚丙烯的表观消费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2000年我国聚丙烯的表观消费量为487万吨,2001年达到530万吨,成为世界聚丙烯第二大消费国,2003年增加到718万吨,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家。2005年表观消费量为823万吨,2006 年进一步增加到876万吨,同比增长约9.2%,2007年我国聚丙烯的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大关,达到1017万吨,同比增长约13%。2002~2007年间,我国聚丙烯需求保持年均10%的增长,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聚丙烯需求有所下降,2009-2012年聚丙烯需求恢复增长,2012年消费量为1486万吨。
图表25我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增长情况(万吨)
图表26 2002-2012年我国聚丙烯消费量(万吨)
年份 | 表观消费量 | 增长率 |
2002年 | 617 | 16.4% |
2003年 | 718 | 16.3% |
2004年 | 765 | 6.5% |
2005年 | 823 | 7.6% |
2006年 | 899 | 9.2% |
2007年 | 1017 | 13.1% |
2008年 | 1008 | -0.9% |
2009年 | 1232 | 22.3% |
2010年 | 1295 | 5.1% |
2011年 | 1342 | 3.6% |
2012年 | 1486 | 10.7% |
4.3国内聚丙烯下游消费领域结构分析
我国PP 产品的应用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主要用于生产编织制品、薄膜制品、注塑制品、纺织制品等,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与家用电器、汽车、纤维、建筑管材等领域。2011年,我国聚丙烯的主要应用领域仍然是编织制品、注塑、BOPP,分别占聚丙烯消费的42%、23%、17%。
图表27 2011年我国聚丙烯消费领域比例分布情况
图表28近年我国聚丙烯消费结构
4.4我国聚丙烯消费地域结构
从消费地区来看,经济发达并且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华东地区是聚丙烯最大的消费地区,该地区消耗的聚丙烯约占中国大陆聚丙烯消费总量的36.13%;其次则是华南和华北地区,两者消费占比分别为25.63%和20.17%;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是中国聚丙烯加工企业最集中的几个地区。从事塑料加工的企业共有16000多家,占全国总量的48%,塑料制品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2。这些地区的塑料制品不仅产量大,而且档次高,对原料的需求也是多样化和专业化,可以说这些地区的塑料加工业代表了当前我国加工工业的技术水平。
图表29 2012年我国聚丙烯地区消费分布情况(万吨)
地区 | 华东 | 华南 | 华北 | 东北 | 西南 | 西北 |
消费量 | 536.8 | 380.9 | 299.8 | 120.0 | 106.3 | 42.3 |
消费占比 | 36.13% | 25.63% | 20.17% | 8.07% | 7.15% | 2.85% |
华北地区:华北依托燕山石化、中沙天津、天津石化等大型石化企业,下游制品行业相对发达,在国内制品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华北地区聚丙烯制品行业中,塑编行业独占鳌头成为制品业中的佼佼者。专用制品方面,燕山石化是国内专用原料的一个重要成产基地,周边诸如汽车、家电、医用等专用性较强的生产企业比较发达,其他制品企业的分布相对平均。在制品企业规模来看,华北地区中小型偏多,大规模企业数量较少,而且外向型企业相对南方地区偏少。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中国老工业基地,重工业较为发达,轻工制造业相对薄弱。东北地区PP制品工业主要依托大庆炼化、大庆石化、盘锦乙烯、大连有机等企业,制品品种相对单一,高端产品占有的比例要明显低于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东北地区PP制品构成主要以通用类,如编织、纺丝、注塑为主,BOPP、CPP、IPP水平较为落后。从制品的消费结构来看,东北地区制品企业主要是以内需型为主。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是中国传统制造业强区,其中长三角工业区更是出类拔萃。华东地区凭借有利的地理、交通环境,进出口业发达,进口、国产PP原料供应充足,来进料加工行业发展成熟。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华东经济区,有着丰富的劳动力和资金优势,给塑料制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统计,华东地区PP制品产量占据总量的36%左右。江苏、浙江等地区编织、BOPP、注塑产业尤为发达,零部件制造、汽车、家电等行业规模明显优于华北地区。从企业规模来看,华东地区中小型加工工厂密集,而又不乏大规模企业,沿海外向型企业数量较多,是中国PP制品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方面来看,华东地区也走在行业的前端。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工业水平较高,有着悠久的工业史和丰富的生产经验,PP制品企业发展良好,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制造企业分布更是密集。据统计,华南地区PP制品产量占中国PP制品总量的26%。在制品构成方面,编织业依然是占据主导地位,另外,零部件加工、家电、汽车和透明制品等也较为发达。在企业规模上来看,大型制造企业占据比重较大,中小型企业也较为密集。产品主要出口为主的企业占据很大比例,高端制品企业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塑料制品业行业整体水平相对偏低。大型制品企业数量稀少,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较多。产品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提高,PP制品构成以编织为主,其次注塑加工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4.5国内聚丙烯下游主要消费领域及其地区分布[1]
4.5.1编织制品领域
编织制品是我国聚丙烯消费的最大市场,主要用于粮食、化肥及水泥等的包装。2011年生产扁丝和编织品消耗聚丙烯约570万吨,占聚丙烯总消费量的42%。近年来由于其它产业对聚丙烯的需求大幅增加,使得编织制品在聚丙烯消费所占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由于国内大宗产品包装物需求巨大,因此编织制品仍是消耗聚丙烯最多的品种。
近几年来,塑编制品的生产分布格局有所变化。由于华东、中南地皮和人工成本的提高,使两个地区的编织品厂外迁至辽宁、贵州等地;而山东为水泥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其对水泥编织袋的需求带动了山东编织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因此近年来山东编织品产量跻身全国前列,2010年全国占比24%,位列全国第一。其次是辽宁省,占比18.1%,浙江以9.2%的占比位列第三。
图表30 2010年我国各省塑料丝、绳及编织品产量
地区 | 产量(t) | 同比(%) | 占全国比(%) |
全国 | 5815626 | 17.12 | 100 |
山东 | 1448200 | 17.99 | 24 |
辽宁 | 940533 | 16.19 | 16.17 |
浙江 | 541819 | 17.86 | 9.32 |
河南 | 306630 | 32.27 | 5.27 |
湖北 | 284026 | 46.06 | 4.88 |
安徽 | 232611 | 95.04 | 4 |
四川 | 231532 | 67.82 | 3.98 |
广东 | 210032 | 25.06 | 3.61 |
湖南 | 206843 | 89.01 | 3.56 |
江苏 | 183373 | 25.11 | 3.15 |
广西 | 170503 | 31.64 | 2.93 |
河北 | 169059 | 2.26 | 2.91 |
江西 | 158856 | 39.97 | 2.73 |
黑龙江 | 91177 | 25.89 | 1.57 |
重庆 | 88365 | 51.91 | 1.52 |
内蒙古 | 68292 | 32.23 | 1.17 |
云南 | 59216 | 33.04 | 1.02 |
吉林 | 57046 | 2.31 | 0.98 |
天津 | 53755 | 113.9 | 0.92 |
福建 | 52642 | 1.86 | 0.91 |
陕西 | 47876 | 33.84 | 0.82 |
新疆 | 39147 | 38.96 | 0.67 |
北京 | 36369 | -15.46 | 0.63 |
甘肃 | 30616 | -11.31 | 0.53 |
山西 | 28183 | 35.44 | 0.48 |
贵州 | 27528 | 0.71 | 0.47 |
宁夏 | 22607 | 11.12 | 0.39 |
上海 | 21329 | 431.5 | 0.37 |
海南 | 4130 | -22.64 | 0.07 |
青海 | 3331 | -2.89 | 0.06 |
[1] 本节统计所有原料生产的塑料制品产量,并非仅以PP为原料的塑料制品。
4.5.2注塑制品领域
注塑制品主要应用在小家电、日用品、玩具、洗衣机、汽车和周转箱上。近年来国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对聚丙烯注塑件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对嵌断共聚物的需求增加迅速。因此近年来其在聚丙烯消费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
洗衣机的内桶、脱水桶和外壳均由注塑级嵌段共聚聚丙烯制造。我国是最大的洗衣机生产大国,2011年,国内洗衣机产量约6742万台,消耗聚丙烯约60万吨左右,居世界第一位。其它家电,如电风扇、吸尘器、电饭煲等,共消耗聚丙烯约40万吨左右。
在汽车制造业中,聚丙烯主要用于生产零部件,装饰件和汽车保险杠。2012年国内汽车产量达到1927万辆,约有80多万吨聚丙烯用于汽车制造业。
聚丙烯嵌段共聚物具有较强的耐低温性及抗冲击性能,除用于汽车、洗衣机、管材外,还广泛用于蓄电池槽、板/片材、冷藏用周转箱、塑料家具、办公用品、日用品及部分有特殊性能要求的玩具等。
在家电、塑料日用品领域,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广东省位列全国第一,其次分别是浙江、江苏、湖北和山东,五省塑料日用品产量占比超过73.6%。
图表31 2011年我国各省塑料日用品产量
省市 | 产量(t) | 占比(%) |
全国 | 4583729 | 100 |
广东省 | 1299117 | 28.34 |
浙江省 | 987880 | 21.55 |
江苏省 | 444855 | 9.71 |
山东省 | 351778 | 7.17 |
湖北省 | 315396 | 6.88 |
河北省 | 263417 | 5.75 |
福建省 | 212073 | 4.63 |
安徽省 | 93930 | 2.05 |
湖南省 | 85324 | 1.86 |
河南省 | 69954 | 1.53 |
广西省 | 66246 | 1.45 |
上海市 | 53699 | 1.17 |
吉林省 | 43672 | 0.95 |
重庆市 | 40900 | 0.89 |
黑龙江省 | 39775 | 0.87 |
辽宁省 | 32416 | 0.71 |
江西省 | 28231 | 0.62 |
北京市 | 22271 | 0.49 |
天津市 | 7495 | 0.16 |
4.5.3薄膜领域
PP薄膜消费领域主要有BOPP膜和包装膜,也是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
(1)BOPP膜
BOPP薄膜具有质轻、机械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包装领域,特别是食品包装领域。BOPP薄膜按用途可分为光膜、烟膜、电工膜、珠光膜等,目前,这些产品国内均能生产。我国的BOPP薄膜生产虽然起步较晚,但技术设备起点较高。我国的BOPP薄膜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地区,生产能力占全国的70%以上。
(2)CPP膜
CPP薄膜具有阻隔性好、热封温度低、印刷和复合适应性强、耐蒸煮等特点,一方面经制袋后可以单独作为食品、服装、鲜花等日用品的外包装,另一方面,可以与BOPP、BOPET等复合,用于包装各类快餐食品、茶叶、液体食品等。
我国CPP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其CPP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46%;其次为华南三省(广东、福建、湖南),约占全国总产能的29%;其它地区占25%。
图表32 2012年我国各省塑料薄膜产量
省市 | 产量(t) | 占比(%) |
全国 | 9702505 | 100 |
浙江 | 3045216 | 31.39 |
广东 | 1404162 | 14.47 |
江苏 | 916768 | 9.45 |
山东 | 708108 | 7.30 |
河南 | 531297 | 5.48 |
福建 | 467908 | 4.82 |
上海 | 314945 | 3.25 |
天津 | 285865 | 2.95 |
辽宁 | 258884 | 2.67 |
四川 | 216916 | 2.24 |
安徽 | 210676 | 2.17 |
重庆 | 210475 | 2.17 |
湖北 | 182192 | 1.88 |
河北 | 160503 | 1.65 |
吉林 | 138301 | 1.43 |
广西 | 128685 | 1.33 |
湖南 | 121300 | 1.25 |
云南 | 97226 | 1.00 |
新疆 | 69121 | 0.71 |
甘肃 | 43324 | 0.45 |
黑龙江 | 43086 | 0.44 |
北京 | 37028 | 0.38 |
内蒙古 | 24892 | 0.26 |
海南 | 20579 | 0.21 |
山西 | 19533 | 0.20 |
陕西 | 18594 | 0.19 |
江西 | 12136 | 0.13 |
宁夏 | 9999 | 0.10 |
贵州 | 4787 | 0.05 |
4.5.4管材领域
PP-R管材是欧洲90年代开发应用的新型塑料管道产品,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冲击、耐高温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长期使用温度为70℃,短期使用温度可达90℃,在温度为60~70℃及工作压力为1 MPa的使用状态下寿命可达50年以上,是现代民用建筑管道系统(尤其是热水输送管)和工业用管道设施的绿色环保产品。PP-B不仅有很好的刚性,而且耐化学腐蚀性和环境应力开裂,可用于制作化工管道。2002-2007年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PP管材的快速发展,期间管材消耗PP年均增速高达19%。自2008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走入低谷,新开工面积下降,使得管材消耗增速放慢。
图表33 2011年我国各省塑料管及其附件产量
省市 | 产量(t) | 占比(%) |
全国 | 8402068 | 100 |
广东 | 1345270 | 16.01 |
浙江 | 1053717 | 12.54 |
山东 | 776728.1 | 9.24 |
四川 | 776341.7 | 9.24 |
陕西 | 551263.6 | 6.56 |
河北 | 517394.3 | 6.16 |
福建 | 458159.3 | 5.45 |
湖北 | 360529 | 4.29 |
辽宁 | 292271.9 | 3.48 |
河南 | 274490.1 | 3.27 |
上海 | 238855.5 | 2.84 |
新疆 | 225484 | 2.68 |
吉林 | 189054.2 | 2.25 |
江苏 | 152877.6 | 1.82 |
贵州 | 150412.9 | 1.79 |
重庆 | 146584.2 | 1.74 |
安徽 | 141076 | 1.68 |
云南 | 122534.4 | 1.46 |
广西 | 115023 | 1.37 |
湖南 | 107720.3 | 1.28 |
天津 | 87107.15 | 1.04 |
黑龙江 | 76542.8 | 0.91 |
内蒙古 | 70240.1 | 0.84 |
山西 | 52870.99 | 0.63 |
甘肃 | 37508.3 | 0.45 |
江西 | 30053 | 0.36 |
宁夏 | 26737 | 0.32 |
北京 | 24856.44 | 0.30 |
青海 | 365.6 | 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