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出现干燥天气 豆粕难以复制去年强势

2013年08月27日 17:23  新浪财经 微博

  广州期货 秦海垠

  豆粕近几日的上涨走势可以用“彪悍”来形容,8月12日到8月23日之间借助供需报告调整单产已经是从3200上涨到3450,涨幅高达7.8%。而在本周短短的两个交易日之内,最高就已经冲高至3677,涨幅也超过了7%,其中就包含了周一的一个“一字涨停”,使得多头欣喜若狂。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周五美国私人机构Profarmer公布了其田间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美豆的结荚情况并不十分乐观。其中,爱荷华州和明尼苏达州这两个中西部的大豆主产区的结荚数量比2012年还要略低。此外,南达科塔州的豆荚还未鼓粒,上面豆荚还未生长,使得其将可能因为霜冻而大面积减产。最终该机构预测,2013年美国大豆产量为31.58亿蒲式耳,平均单产为41.8蒲式耳/英亩。该报告一出顿时引发市场忧虑,意味着9月12日的美国农业部报告有再度下调单产的空间。

  此外,在8月底,美国中西部产区天气呈现“秋老虎”的状况。中西部几大产区在8月中旬的时候就已经进入轻度干旱的状态当中,只是鉴于当时气温不高,对作物影响不大,市场反应一般。但上周末天气预报显示,爱荷华州几乎全境、伊利诺斯州和密苏里州南部三分之二地区以及印第安纳州南部在新的一周将完全干燥,且天气非常热。连续两日的利多消息,使得多头信心暴增,将美豆主力11月合约推升至1400美分。

  在豆类商品风头火势之时,有很多投资者开始希望,此轮豆粕的上升势头能够复制2012年夏季干旱天气市场的走势。但从大豆的生长周期来分析,估计可能性不大。美豆现在已经进入灌浆期,市场之所以有较大反应,就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大豆需要雨水,增加籽粒的蛋白质和淀粉形成,雨水不足会影响产量。但是干热的天气也会加快作物成熟,反过来又可以减少作物遭遇早霜的威胁,而这一威胁也是市场预期的另一个潜在利多因素,这等于让后期美豆上升少了一个更好理由。灌浆期过后,作物就基本成熟,美国南部产区甚至可能在9月中旬就展开大豆收割。此前作物生长状况也相当良好,大豆优良率持续保持在60以上。即便是8月25日最新的报告,大豆的优良率也有58,美豆产量不会出现像上一年那样的大幅削减。

  这就意味着,此轮从8月12日以来的上涨,主要逻辑是在于市场调整了前期美豆单产过高的预期,是对低于1200美分的期价进行修复。而两周的天气干燥以及Profarmer的预估数据超出预期,刺激了这一轮期价的尾部拉升,从某周意义上来说,突破了此前市场认为正常天气下,美豆在1200-1350美分区间震荡的主流观点。

  不过,当期价到达1400美分以后,美豆将会遇到更多阻力,上升空间将变得有限。一方面是南美大豆旧作库存可以乘机抛售。根据统计,南美巴西、阿根廷两大主产国大豆库存要比去年同期高出1000多万吨,本来因南美货币贬值而变得惜售的库存迎来较好的价格窗口。另一方面,高企的美豆价格将刺激南美新作的种植面积,中国买家将会有意缩减北美采购,增用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港口库存,并提早预定巴西新作。更为重要的是,今年美国大豆产量即便真是在单产41.8蒲式耳/英亩的水平,最终产量也会有为31.58亿蒲,明显高于去年大旱情况下的30.15亿蒲式耳的产量。考虑到去年美豆收割时的1500-1570美分之间的震荡区间价格,当下1400美分的价钱已经算是不错,应该会刺激美国农户的销售热情。

  因此我们预料,美豆在9月上旬前可能仍表现为多头强势,但在1400美分上方时,上涨力量会有所衰竭,在这期间空头不宜与之硬碰。但9月12日的月度供需报告将有可能成为多空分水岭的时间节点,因为月度供需报告的单产预估会评估此前天气对单产的损害。如果,单产下调不及预期,将有可能触发美豆大幅回调。此外9月中旬美豆开始收割,如果实地的收割情况也好于预期,也将会让市场进入回调走势。目前,国内豆粕主力合约1401已经接近3700的位置,考虑到交割成本,其对应的现货价会超过3800,显得不再便宜。考虑到K线远离均线组合,9月中旬以后遇到利空消息,期价回踩3300的前期顶部并非不可能。因此我们建议前期持有多头头寸的中线投资者在9月初考虑逢高减仓,并再等待9月中旬以后的做空机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薄熙来:王立军暗恋谷开来 不能自拔
  • 体育麦蒂宣布NBA生涯结束 或再战CBA 视频
  • 娱乐郭晶晶产一子报喜 恰逢旧爱田亮生日
  • 财经卖掉北京的地收入远超美国一年GDP
  • 科技传苹果公司9月将首次推iPhone以旧换新
  • 博客贺卫方:薄熙来案放过一条重大线索
  • 读书超级革命: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三个目标
  • 教育乡村家庭拒供女儿上学 称早晚要嫁人
  • 白明:用中国权解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 梅新育:跨国公司爱官二代是全球现象
  • 安邦智库:金融高官转任地方的红利
  • 叶檀:政府全面接管经济
  • 陶永谊:谁动用了我的存款
  • 金岩石:新股发行制度变革关键是啥
  • 朱平:解读A股移动互联企业
  • 马宇:反垄断之剑将挥向垄断央企?
  • 幽灵礼物:A股T+0是福还是祸
  • 叶檀:光大证券与中国市场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