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浙明:中国聚丙烯市场现状及发展展望

2013年06月06日 08:54  新浪财经 微博
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研投中心总经理石浙明 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研投中心总经理石浙明

  新浪财经讯 由大商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联合主办“2013中国塑料产业大会”于2013年6月4-6日在宁波举行,新浪财经作为独家门户合作伙伴全程图文直播本次大会。以下为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研投中心总经理石浙明发言实录。

  石浙明: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产业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这个题目有些大,所以我也只能漫漫而谈,争取把聚丙烯市场目前处于什么状况跟大家描述一下,从它的供应、需求、库存以及它最后的成本,我们从四个角度描述一下聚丙烯是什么状况。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供应情况,从这两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聚丙烯产能逐年增加,聚丙烯的粒料从09年770万吨到2012年达到了1168万吨,今年和明年还会投放,粉料从08年的250万吨到12年的420万吨。产能增加,我们的产量也是逐步增加的,我们可以看到,2012年的PP总产量达到了1109万吨,是09年的1.3倍。看完国供应我们看一下进口,除08年、09年,特别少,从总体来看是逐年增加的,从07年的354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513万吨,由于产能的增加,我们的依存度总体是下降的。

  从进口的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到占总体60%的亚洲地区它的供应变化不大,变化最大的是来自于中东地区的货源,从09年14%增加到今年的31%,依靠原料价格低廉的先天优势,中东国家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独的石油进口,加大了下游衍生品的步伐,而中国也会成为新增产能的目的地之一。

  表最下面的像欧洲、南美、北美这些年基本上比例很低,未来由于液岩气的开发,15、16年以后可能来自于北美的供应量会增加。

  我们整体的聚丙烯消费量每年的增长率为10%。我们总结一下整个供应的特点,第一,PP国产供应与进口供应趋势是逐年增加的趋势,因国产供应增幅更大,使得中国PP自给率大幅提高,进口依存度逐年下滑。第二,中国PP市场竞争激烈,国内PP生产企业纷纷提高直销比例,目前,PP直销率总体来说高于PE。在供应增加的情况下PP贸易商代理优势减弱,中间商代理积极性显著降低,部分规模型下游企业也表示短期内观望,不再增加直销货物比例,他们都更加倾向于自行寻找市场机会。第四个,PP的粒料和粉料替代较为灵活,比如在粒料与粉料价格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粒料的需求会迅速释放,挤占粉料的市场份额。

  我们来看一下下游需求情况,PP分两大类,分均聚和共聚,其中均聚占69%,共聚占27%左右,其他的4%。均聚产品里面,其中拉丝级和BOPP的比重最大,占整体PP供应的40-50%。在共聚产品当中,共聚注塑最大。

  下游行业主要有三个。BOPP行业,一般使用我们的拉丝和BOPP专用料,BOPP主要使用在胶带膜等。第二个行业是在塑编行业,使用均聚拉丝。第三个行业是注塑行业。众多的下游行业里面,其实BOPP工厂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因为它对PP原材料的消耗大,稳定,而且行业集中度高,BOPP工厂的采购行为对行情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视。

  我们看这张图,因为PP的用途领域非常广泛,所以说除了管材等特殊产品以外,PP的下游总体不像LLDPE那样具有明显的淡旺季。从我们调研的开工率来看,除春节影响较大外,整体来说没有明显的影响。

  我们做了一个PMI指数,从我们的指数来看,一般受春节、国庆等大假日的影响比较大。从分项指数来看,产成品库存指标变化最小,而新订单和生产总量指标的变化最大。因为我们这个PMI是去年6月份开始的,历时11个月。

  我们看完供应和下游的情况,我们分析一下PP的库存,我们从上游的库存、社会的库存、下游的库存三个角度去看。上游的库存主要集中在两大石化,与PE国内的供应量控制在两大石化部门,PP市场的参与者更多元化,也更加复杂;但是两大石化的库存及定价策略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PP的市场价格。PP的社会库存,根据我们追踪的40家典型仓库的PP库存数据显示,12年四季度前PP库存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12年底开始大幅增加,直到13年4月才开始下降。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库存,总体保持低位的运作。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PP上游原材料结构和成本分析,主要是它的结构是生产型的企业发生了分化,两大石化企业从2007年的85%到明年可能降到55%,与两大石化下降相反,其他煤化工的国企、外采丙烯、甲醇的民营企业以及地方性炼油厂的占比上升,其中煤化工相关的企业上升是最快的。

  我们聚丙烯的上游原料明显开始多元化,到目前为止国内99%的丙烯来自于石脑油的蒸汽裂解装置和炼厂催化裂化装置。十二五烯烃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达到27000万吨/年,丙烯产能达到2400万吨/年,烯烃原料多元化率达到20%以上,未来丙烯来源多元化已成定局,如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丙烷脱氢项目等等。

  我们看一下煤化工,2013年我们没有可以确定的煤制的PP项目,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产能增加,未来的产能释放煤化工比较厉害,最近比较厉害的是PDH,与油制丙烯相比,丙烷脱氢项目具有成本优势、产品单一等优点,还能有效利用液化石油气资源,因此,受到了不少企业追捧。

  油制PP多为一体化装置,它的调节能力不强,因为它要考虑到整个物料的平衡。从原料的成本角度来考虑的话,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在每吨60美元以上的话,煤制PP的优势相当明显,在下面这张图,这是销售价格,煤制PP与油制PP的价格对比。

  最后我们对整个中国的PP市场做一个简单的展望,第一点,PP的产能的扩能是持续的,自给率进一步提高,供应的压力继续增大。进口的依存度继续下降,以前我们说丙烯是稀缺资源,而丙烯将不再是稀缺资源。渠道的优势将不明显,不少企业会谨慎操作,转而寻求市场机会,因为做代理都不赚钱。PP上游的原料多元化,生产企业的角色趋于丰富,没有绝对话语权,地方性企业、煤化工相关的国企,以及越来越的民营企业参与了市场,行业内不再有绝对的引领者。调节灵活和成本低廉的民营企业与煤化工等企业将对石化企业形成冲击。

  我们第一次在产业大会上讲聚丙烯,因为我们的聚丙烯期货即将上市,PP期货的上市与LL相比的话,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它参与的企业背景将更多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中间商也好,资金参与以外,还会有上游的生产企业,也会有下游大的BOPP工厂,都有能力参与,也有参与的积极性。其实上游的生产型企业跟下游的生产型企业的参与程度是很高的。第二点,市场活跃度预计将随着期货的上市而提高。随着PP期货工具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期货仓库也将成为一个常规的库存。PP期货的上市,对于我们聚烯烃产业链的客户来讲,增加一个套利对冲的品种。

  在这里我想讲一下PP与PE非常美妙的一种互动关系,PP与PE存在一定的联动性,PP与PE期货与现货市场参与者存在一定交集。PP与PE有区别又有联系,具有天然的互动关系、对冲属性。待PP期货上市后,PP与PE之间的可操作种类更加非常丰富多样。期现结合的企业同时具备金融投资商属性与传统现货商属性,可灵活对比二者共性、差异与强弱等,基于买强卖弱的原则,做期期、期现的对冲套利,增加了在座的各位交易的机会、盈利的机会。对冲套利的核心是价差变化。

  我简单的把聚丙烯中国市场大致情况介绍一下,以后有机会,产品的上市、交易,大家一起在市场中成长学习,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加纳拘捕124名涉嫌非法采金中国公民
  • 体育NBA-印城神塔拒恭喜热火 总决赛展望
  • 娱乐田朴珺自曝与王石生活 亦师亦友挺较劲
  • 财经SOHO中国权力暗移:张欣主内也主外
  • 科技史玉柱营销心得:坚决不降价促销
  • 博客蒋方舟:农村人到城里谋生的原始动力
  • 读书高干裸官突围升迁:高位过招(全)
  • 教育90后女学生结婚要找灰太狼 最新大学排行
  • 育儿刘烨催促吴彦祖履行承诺早定娃娃亲(图)
  • 倪金节:中欧光伏案尚未走入死胡同
  • 郑风田:比中储粮大火还可怕的是什么
  • 姚树洁:为何中国大学还不如不上
  • 朱大鸣:抢房再现暗示楼市度过寒冬期
  • 太友:粮库火灾为何刑拘五名工人
  • 杨涛:地方国企运营亟需制度创新
  • 罗天昊:粮食连续九年增收值得怀疑
  • 徐斌:强美元时代的中国通缩周期
  • 陶冬:联储退出 中国准备好了吗
  • 谢作诗:地区竞争与中国的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