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中短期将继续振荡反弹

2013年06月05日 23:19  期货日报 

  近几日,有色金属集体出现反弹,其中铅、锌、铝表现“亮眼”。现货市场挺价行为及伦敦铅锌价差拉大带来的套利盘是近期锌价从底部走出的主要原因,伦锌自5月中旬反弹近150美元/吨,沪锌也上涨了600元/吨。5月底6月初,LME铝价连创新高,重心不断上移,沪铝也紧随其后缓慢上行。

  

  全球经济形势企稳

  从过去近一年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均运行在50荣枯线附近,美、中、欧表现等而次之,但总体企稳。最新数据显示,中国5月制造业PMI为50.8,高于预期稳中有升。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7.8,虽处于50下方,但环比上升。美国5月ISM制造业PMI为49,不及预期。

  近年来,美国不仅是制造业数据,失业率也显著好于欧元区。数据显示,4月美国失业率7.5%,而欧元区4月失业率创新高达到12.2%,其中青年失业率24.4%。从国家来看,西班牙、法国、意大利都超过11%,而同期英国、日本的失业率仅为7.8%、4.1%。经济体的经济活力和增长性显著影响着该经济体货币的强弱。去年四季度以来,日本仿效美联储的巨量宽松政策,促使日元大幅贬值,因此,尽管美联储依然维持现有“450+400”的月购买量,且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依然持续扩张,美元在欧元疲弱、日元示弱以及自身经济逐渐良性复苏等综合影响下,具备逐渐走强的前提条件。在美国经济逐渐好转,逼近于美联储设定的“失业率6.5%以下”和“CPI 2.5%以下”条件时,美联储将逐渐退出宽松政策。

  铅、锌、铝阶段性反弹

  近期铅、锌、铝强势反弹和铜横盘振荡形成鲜明对比。从4月价格下跌触摸阶段性底部来看,铅、锌、铝反弹幅度依然不及铜。国内铅、锌、铝冶炼产能过剩严重,这导致铅、锌、铝价格持续低迷,5月以来大量企业已跌破成本价,这构成低位反弹的基础。近几个月来,LME和SHFE两大交易所铅锌库存削减不少,且LME铅、锌、铝注销仓单较高。数据显示,LME铅、锌、铝库存较今年以来高点下降比例分别为41%、12%、1%,SHFE铅、锌、铝库存较今年高点下降比例为14%、15%、14%。库存下降说明供需形势有所好转,这也是铅涨势最强劲的原因,而这期间,铜库存仍在攀升并维持在62万吨水平,此外,短期有产能削减的预期。早在4月10日,中国多家电解铝巨头曾讨论电解铝减产但无果,5月2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携五部委在北京召开国内电解铝骨干企业座谈会,共同探讨化解电解铝过剩产能和应对当前经营困难的措施和办法。6月以来,云铝、曲靖铝业宣布削减原铝产能,共计约25万吨。

  由于高价铜带来的矿山投资高峰如今逐渐进入产出高峰阶段,铜市逐渐由紧张转向小幅过剩,铜矿现金成本95%分位在6000美元/吨以下,这或可驱动铜价回归成本。而铅、锌、铝跌破成本,且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削减过剩产能,即便过剩局面短期难改,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也有限。基于“大宗商品资产不可能清零”和“企业破产但行业不会破产”两个前提,考虑商品资产配置,可以将铅、锌、铝进行多头配置,而将铜作为空头对冲。

  淡季有色金属延续区间振荡

  从技术形态来看,长期,期铜自年初跌破持续一年多的大三角后,头部确立,未来1—2年都将以振荡下跌为主,铅、锌、铝并不具备铜创下历史新高的头部,但仍可鉴定处于熊市大C浪中,C浪尚处于第3浪运行。中短期来看,基金属各品种仍处于振荡反弹行情之中。从LME铜周线图来看,MACD低位有金叉迹象,且目前反弹正处于春节以来跌幅的0.38位,后市关注0.5位和0.62位的阻力,对应伦铜价格7557/7743美元/吨。成交密集区下方7000美元/吨是支撑位,上方7400—7700美元/吨都属于阻力位。综合技术分析,中短期铜依然难以摆脱振荡甚至反弹的格调,相应的周线级别振荡反弹信号也可在铅、锌、铝中观察到,其中铅表现最为强劲。

  (作者单位:永安期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加纳拘捕124名涉嫌非法采金中国公民
  • 体育NBA-印城神塔拒恭喜热火 总决赛展望
  • 娱乐田朴珺自曝与王石生活 亦师亦友挺较劲
  • 财经SOHO中国权力暗移:张欣主内也主外
  • 科技史玉柱营销心得:坚决不降价促销
  • 博客蒋方舟:农村人到城里谋生的原始动力
  • 读书高干裸官突围升迁:高位过招(全)
  • 教育90后女学生结婚要找灰太狼 最新大学排行
  • 育儿刘烨催促吴彦祖履行承诺早定娃娃亲(图)
  • 倪金节:中欧光伏案尚未走入死胡同
  • 郑风田:比中储粮大火还可怕的是什么
  • 姚树洁:为何中国大学还不如不上
  • 朱大鸣:抢房再现暗示楼市度过寒冬期
  • 太友:粮库火灾为何刑拘五名工人
  • 杨涛:地方国企运营亟需制度创新
  • 罗天昊:粮食连续九年增收值得怀疑
  • 徐斌:强美元时代的中国通缩周期
  • 陶冬:联储退出 中国准备好了吗
  • 谢作诗:地区竞争与中国的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