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赶考股指期货 国元证券剑指五矿海勤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4日 04:17  21世纪经济报道

  罗诺

  —边是股指期货正式交易的整装待发,另一边是有关参股期货公司的“一参一控”规定清理的最后期限将至,尚未取得金融期货经纪资格的国元证券(000728.SZ)最近有点急。

  之前的2010年1月28日,国元证券发布公告称,鉴于国元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尚未取得金融期货经纪资格,为满足该公司申请向期货公司提供金融期货中间介绍业务(IB)资格需要,拟收购一家具备金融期货经纪等资格的期货公司。

  日前,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国元证券的期货收购目标已经落定。

  “这几天,国元证券的有关人士正在北京和该转让方商讨一些有关转让的协议,目前还没有最后签约。”3月23日,据接近国元证券的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国元证券的收购目标是一家北京的期货公司,该公司为中金所会员,拥有金融期货的结算交易资格,而国元证券或将100%控股该公司。

  剑指“五矿海勤”?

  几人星夜赴考场,几人辞官归田园。

  正当国元证券四处物色拥有金融期货经纪资格的期货公司,并试图控股时,五矿集团却选择在此时将其旗下的一家全资控股的并拥有中金所金融期货结算交易资格的期货公司——五矿海勤期货经纪有限公司100%的股份悉数出尽。

  而之前市场有消息称,五矿海勤期货的接盘方将是一家创新类券商。

  “目前还没有正式签约,有关信息还不能透露。”国元证券的有关人士未置可否。

  但事实上,种种迹象似乎都在显示,位列目前国内20家创新类券商行列的国元证券或“剑指”五矿海勤期货。

  3月22日,五矿集团正式在北交所挂牌转让其全资控股的五矿海勤期货有限公司,其中,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直接持有五矿海勤期货1.5%的股权,而五矿集团旗下子公司五矿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则持有五矿海勤期货剩余的98.5%股权,上述两部分股权都将悉数转让,其挂牌的价格分别为331.14万元和21832.43万元。

  而当日有关挂牌信息显示,五矿集团方面要求意向受让方应为在中国境内合法注册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第一大股东为国有企业,且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0%)。

  值得注意的是,转让方还特别强调,若意向受让方为证券公司,则该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14亿元,净资本不低于50亿元,总资产不低于100亿元,且在过去三年证券监管部门分类评级中至少有两年达到A类。意向受让方应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近三年连续盈利,且2008年、2009年每年净利润不低于4亿元。

  而据公开信息显示,国元证券第一大股东为安徽国元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为2000年12月成立的是以金融业为主的省属国有独资大型投资类企业,而其持有国元证券股份比例则刚好为23.55%。国元证券注册资本为20.3亿,虽然至2009年末,国元证券的总资产及净资本分别达到293.86亿和127.88亿元,但据其2009年三季报显示,国元证券斯时总资产及净资本分别为186亿和52亿,且国元证券近三年连续盈利外,2008年、2009年国元证券每年净利润则分别达到5.2亿、10.37亿。

  “国元证券之前的确与五矿海勤期货方面有过接触。”上述接近国元证券的知情人士透露,五矿海勤期货作为一家既拥有中金所金融期货结算交易资格,而且相对资产不错的期货公司,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满足于国元证券对于发展金融期货业务的需求。

  国元证券“一参一控”命题待解

  虽然国元证券和五矿集团方面并没有透露国元证券所意图接盘的期货公司是否就是五矿海勤期货,但国元证券意图再控股一家拥有金融结算资格的期货公司的想法已经不是秘密。

  在此次国元证券的期货扩张意图落子北京之前,其已经控股了另一家期货公司——国元期货公司。

  早在2007年7月,国元证券便投资5500万元控股国元安泰期货,同时更名为国元期货有限责任公司,至2009年底,国元证券持有国元期货公司55%的股权。

  虽然从国元期货成立之始,便开始积极申请金融期货业务资格,但直到目前为止,眼看股指期货推出在即,国元证券所控股的期货公司——国元期货仍然未能如愿获得金融期货经纪业务资格。

  2010年初,国元证券董事会正式通过了授权经营层收购期货公司的议案,鉴于国元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尚未取得金融期货经纪资格,为满足该公司申请向期货公司提供金融期货中间介绍业务(IB)资格需要,拟收购一家期货公司。

  但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规范控股、参股期货公司有关问题的规定》明确指出:同一主体控股和参股期货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股期货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

  该规定实施后,有关部门给与有关的参股控股期货公司的企业两年时间的清理缓冲期,这也就意味着在2010年6月之前,所有控股、参股期货公司的有关企业都必须要满足“一参一控”的条件。

  那么如果此次国元证券收购期货公司一旦成功,其便与“一参一控”的硬性指标相悖。

  事实上,随着2010年6月1日“大限”的临近,许多未达标的企业都在开始其大刀阔斧的整合清理。

  拥有3家期货公司股权的中国中期早在2009年10月28日便拉开了公司整合大幕,其控股子公司中期期货、中国国际、中期嘉合合并。

  新黄浦在“一参一控”江西瑞奇期货和华闻期货后,最终也放弃了迈科期货的收购。

  中航工业投资控股的两家期货公司中航期货和江南期货,日前也加快了其整合的步伐。

  “如果此次国元证券想要收购成功,那么国元证券则必须拿出有关的期货资产整合或是清理方案,要么转让其在国元期货中的部分或全部股权,要么使国元期货与新收购到的公司进行合并。”一位期货行业的分析师坦言,国元证券在国元期货中并非全资控股,如果整合的话,则可能更为繁琐。

  国元证券的期货资产的命题将如何求解?拭目以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