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大商所10至20年成世界最大市场(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06:15 理财周报

  针对市场的这一状况,我建议可以创建期货投资基金,同时加快期货市场品种创新步伐,推出适合投资基金投资的大宗商品期货、商品指数、期权等品种,同时加快推进期货交易步伐。

  生猪期货合约已定,下一步焦炭

  目前,在大商所交易的品种主要为玉米、大豆等。所谓的“商品牛市”会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到市场中来,进一步拓展市场规模。但从期货市场整体发展来看,市场规模和影响力的大小更多取决于品种数量。

  我们现在正逐渐从农产品交易所向综合性交易所转变。2007年7月31日,塑料期货在大商所上市,初步实现了这个转变。接下来,我们打算推出更多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产品,比如生猪、焦炭等大宗商品,还包括商品指数、期权等。

  从2006年开始,大商所就一直在致力于生猪期货的推出。现在,合约已经制定完毕,正在论证完善。如果成功推出,将成为中国期货市场第一个畜产品,也是第一个采用活体交割的产品。

  据调查,全国的生猪去年超过7亿头。推出这样一个期货品种,对生猪产业,包括养殖、肉食品加工、饲料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期市益于稳定价格和提升商品质量

  目前,一些人对期货市场的认知仍存在误区。比如认为生猪期货一推出,猪肉价格就会下跌;或者认为是农产品期货价格上涨加速了CPI的提升。事实上,期货价格是买方和卖方对未来市场的判断,反映的更多是将来的供求和价格。

  我们恰恰可以利用期货价格的这一特点,及早进行应对,在趋势明显时着手市场调控;期货价格的传导是公开、透明的,在期货市场,价格直达市场各层面,从而可以强化宏观调控效果。

  期货市场可以提供一两年后的价格预期,农民可以据此选择自己播种的品种与种植面积。比如,现在看到明年的大豆期货价格很高,农民看到明年大豆可能是短缺的,就会增加大豆种植量,从而抑制远期价格过度上涨。因此,期货市场有利于物价的平抑和市场的稳定。

  此外,期货以合约的形式提供了一个标准,还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比如猪肉,我们的合约规定生猪应无疾病,不能使用各类添加剂等。如果企业提供的猪无法达到安全标准,就无法进行交割,损失要自己负担。与国家设立大量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监管相比,这个过程没有高昂的行政成本,但效果相当明显。

  期市预知方向,投资者可保值避险

  对生产企业来说,可以利用期市反映某种商品预期价格“风向标”特性,寻找市场变化的讯号和套保避险的良机。

  如果生猪期货能够上市,它未来的供需就会有一个由市场决定的、比较准确的价格信号反映体系。养猪农户和企业就可以根据未来价格判断是否多养,而且可以采取“先卖后养”的模式,以“期货+订单”的方式降低风险。

  这几年,大商所在东北粮食主产区推动“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的模式试验,效果很好,分散的种粮农民以这样的模式实现与大市场的对接。若推出生猪期货,肉食品加工、饲料等相关企业可以通过生猪期货预期成本和收益的变化。

  现货企业还可以利用期市来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稳定经营。比如,东北一些粮库利用期货市场放开收购,对存粮进行套保,扩大了经营规模,稳定了收益。

  (理财周报实习记者 贾华斐 记者 王虎/整理)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