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进口数据存在误读 中国铜消费未必大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 02:50 中国证券报

  □神策投资 陆承红

  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铜虽大幅增加,但这些进口铜并未流入国内终端市场。由于大众对进口数据存在误读,庞大的进口并不能说明中国实际消费有巨幅增长,而国外机构所得出的“中国消费大增”也成为空谈。

  进口数据存在误读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又进口了大约10万吨精铜,市场人士都在诧异:为什么贸易条件如此恶劣的情况下,5、6月的进口量并没有大幅萎缩?

  5月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出口精铜1.6万吨,由于精铜征收10%出口关税以及无退税,扣除国内炼厂尚存的平均每月3000吨左右加工贸易手册的出口数量,这表明,突然增多的1.2万吨出口铜应属于中国保税库的转口贸易。而对于国内进口商转售货物后的几种走向,进入LME交割库是一种选择。结合6月份的贸易环境,相信6月海关数据还会显示一定的出口量。从5月初到6月底,LME亚洲库存净增1.6万吨,加上亚洲仓库期间的出库量,这表明5、6月国内转口达到2万吨以上。

  而5月出口数据表明,保税库精铜的转出也能被视为出口;那么同理,一旦铜进入保税库,就能被视为海关进口,而并不需要立即报关缴税,这说明大众对铜进口数据确实存在误读。

  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铜大幅增加,大众的理解是这些数量全部进入了国内流通市场,加上国内炼厂产量,成为国内总的供应量。其实在目前的进口贸易环境下,大量进口铜并没有流入国内终端市场,而是在进入贸易渠道并形成大量库存的同时,也有很大数量留存在保税库内,这些库存将在贸易条件好转时第一时间进入国内市场。

  中国消费未必大增

  对于进口铜有一个正确解读后,就应该对国内供需状况重新判断。需要指出的是,进口数据加国内产量这种简单统计的表观消费存在缺陷。由于庞大的进口数据并不能说明中国实际消费发生了巨幅的增长,国外机构所得出的“中国消费大增”成为空谈。

  去年国内精铜产量292万吨,净进口58万吨,加上国储的放货,预计总供应360万吨。当然考虑到国内终端的库存释放,以及废杂铜的部分替代,设定为380万吨。观察一下中国统计局的铜材产量,1-5月243万吨,去年同期218万吨;铜材产量增长了12%。按照这个数据考虑,今年的精铜供应量增长12%即可,为425万吨。

  当前国内精铜产量1-5月127万吨,而4月开始稳定在27万吨,预计全年产量310万吨,理论上净进口115万吨能满足需要。假设保税库内进口铜未来能够流入国内,则1-5月已经净进口76万吨。则未来7个月平均每月进口6万吨足够满足供应。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