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背离现象存在 国内外农产品长期走势将趋一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1日 03: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特约撰稿 铁木

  最近的农产品市场上,“背离”是一个令交易者十分困惑的关键词,除了国内外相同品种的走势背离严重外,同处一个市场中的不同农产品品种之间的走势分化也相当严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由于国内外农产品的基本面不一,这种背离现象早就已经存在了,比如小麦和玉米。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自古到今,粮食安全问题虽然看似一个经济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汉书》中的“王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即使到了现在,也常被引用,它体现出了为政者决不能让民众面临饥饿的中心思想。

  国内外一些关键数字的对比,就可以揭示国内外农产品背离的真正原因,以玉米为例,2007—2008年度美国库存为2533万吨,库存消费比下降到了8%,而中国的玉米库存为2596万吨,库存消费比为17.5%。小麦供需状况的国内外差异则更加明显,虽然全球小麦库存已经到达危机的边缘,价格也创出十一年的新高,而中国截至上个产季末,仍然拥有近5000万吨的庞大小麦库存,库存消费比接近50%,是全球小麦供应最充裕的国家之一。

  但是,最近国内外大豆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背离现象,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尚不多见,因为中国每年要从国外进口近3000万吨的大豆,这些大豆基本用来压榨成豆油和豆粕,分别供应国内的食用油和饲料市场,由于进口依赖性非常大,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上扬可以通过进口成本传递到国内市场,因此这种背离应该是基于短期基本面的特殊状况出现的,是一种短暂的现象。

  与国际市场不同的是,国内农产品下游企业消化原材料成本上涨的能力较弱。比如玉米,国际市场玉米深加工产品有3000多种,产业链长,附加值高,而国内仅有几个玉米深加工品种如酒精、玉米淀粉以及一些初级加工产品等等。同样是玉米成本上涨,国内的加工企业就受不了,特别是在目前养殖业仍未走出低谷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由于上年猪肉价格偏低,使得肉猪的存栏量降低,虽然目前猪肉价格上来了,但是恢复存栏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况且目前国内肉猪养殖仍未摆脱疫病的困扰,养殖户不愿再冒风险,这也使得玉米和豆粕的需求大幅降低。

  动物蛋白价格的大幅上涨也一定程度的拉动了植物油类的价格,国内压榨厂为保持基本的压榨利润,加大了大豆的压榨量,这使得本来就很充裕的豆粕供应更是“雪上加霜”,这也是大豆类相关品种间价格背离的主要原因。

  但无论怎样,从长远来看,国内农产品将和国际市场保持同样的走势和节奏,所以我们在分析国内外价格背离的时候,要注意到两点,对于进口依赖性较大的品种,后期进口量的大小会对不合理的比价自动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国内需求状况也会反过来影响国际市场的价格。而对于进口依赖性较小的品种,我们要更关注于国内基本面的一些变化。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