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商品价格大涨后面临深幅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 04:1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全球经济增长后期的通胀表现商品价格大涨后面临深幅调整

  伍锡军

  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已超过五个年头,尽管多个主要经济体的决策者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做各种努力,但是,从目前情况看,经济周期已经进入了增长高峰之后的通胀阶段。商品价格面临大幅上涨后的巨幅调整。

  全球通胀攀升

  从2000-2006年的几年里,来自中国、印度和东欧的廉价劳动力支撑全球经济享受着温和通胀的经济增长。目前宏观经济领域曾经压制价格上涨的动力已消失,全球通胀的压力开始逐渐显现。

  美国CPI的增长率从今年1月份的2.1%持续升高到5月份的2.7%;欧洲央行则表示,

石油价格走高的威胁将可能使欧元区今年的通胀率达到1.7%到2.2%之间;中国1~5月份累计CPI同比上涨2.9%,5月份涨幅为3.4%;印度今年以来通胀率平均水平高于6%。全球经济的通胀率已经从2002年的1.6%直线上升到目前的3.5%。

  此时,全球各大经济体的央行也在不断地调高利率水平:美国利率经过两年多的上升目前维持在5.25%,再次升息预期渐增。欧洲央行最近刚刚宣布上调利率至4.0%,并且还将继续升息。其他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央行也发出强烈的升息信号。

  美中劳动生产率增速明显放缓

  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趋势形成重要影响的是全社会的总体供应和通胀水平。1995-2000年间,美国非农商业领域劳动生产率以平均年率2.5%的增幅引领经济增长,并在之后的5年里达到3%的增长。进入2006年后,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势头明显放慢,过去4个季度里,增幅不到1%。这种劳动生产率增长明显放缓的趋势是否继续还是一个过渡调整呢?笔者认为这种趋势可能随着通胀的加大持续下去。

  而美国通胀的前景又怎样呢?美国失业率在2006年达到接近充分就业的历史最低水平,目前基本上处于4.5%的低水平。从美国2002年至2007年5月来劳动力成本一直位于0.6%的高位增长看,单位劳动成本仍处于长期高位水平,然而较大的企业边际利润率使得它们能够消化吸收单位劳动成本的上涨。随着美国通胀压力的攀升,企业这种能力必然减弱,企业赢利能力必然受损。

  由于全社会总需求面临高能源价格仍能保持较高水平,而产能利用率高企,这势必推高通胀的压力,如果能源等资源性价格进一步上涨,通胀压力将逐渐加大,经济增长高峰后的通胀阶段来临。全球资产的调整将对经济带来巨大损害。

  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终于启动了2007年中国食品价格的上涨。中国通胀的快速增长可能来自于供应链条的过于紧张。全球产业链条一方面将大量原材料和能源输入中国,在加工成制成品之后,又将商品销往全球各地,主要是发达经济体。

  中国消费物价指数涨幅连续两个月超过生产物价指数,说明中上游企业承受成本上涨的压力已经到达顶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达到极限。在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相关原材料价格近两三年的涨幅超过一倍的情况下,过去中国可以用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消化这些价格上涨。但是,现在中国出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已难以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最终会把原材料的输入性通胀转化成为商品价格上涨,进而将通胀随带商品出口到发达经济体。

  商品价格上涨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次全球通胀来袭有可能是短期的,并不会演化成为恶性通胀,但是美国日前发布的批发价格再次引发了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受到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批发价格涨幅大大超出市场预期,上涨幅度为0.9%。CPI和PPI数据显示美国通胀仍然炙热。

  随着市场通胀担忧再起,数天之内,此前已经回落的黄金期货价格又迅速突破655美元压力线,伦敦金属价格近期在消费淡季来临、美元大幅反弹的情况下继续涨升,三月期铜6月15日又站上7500美元,预计商品价格将继续维持温和上涨态势。商品价格包括消费品价格的大幅攀升,直接导致全球经济体从应对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政策导向转向应付通胀为中心的决策导向,商品可能因为短期的对冲通胀功能大幅上涨,而最终将导致全球进一步紧缩措施的出台,从而损害需求的快速增长,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后将面临巨幅调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