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6日08:1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产区或现无糖可卖窘况 农产品牛市 “糖王”不缺席

  王朱莹

  □本报记者 王朱莹

  四个交易日上涨22.73%,这是南宁糖业股票近期的惊人战绩,也是2013年糖市进入减产周期、糖价奋开牛蹄的盘面印证。

  然而,当前国内糖市,犹如跷跷板,多空站两边,力量伴随各种因素此消彼长,互不相让,在K线图上绘出了上下两难的“弹簧市”。

  多年在熊市泥淖中挣扎的农产品,在今年上半年迎来牛市行情。“天气行情猪来拱,豆粕脱缰去赶牛”,白糖会否接过豆粕的赶牛鞭呢?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工业库存已经不多,后期天气炎热后销量始终将回升。待本榨季结束后,产区或将经历无糖可卖窘况,所以糖价上涨基础仍然牢固。

  多头的决心VS空头的耐心

  期货市场上,国外糖价大涨的局面令业内人士直呼牛市来了。洲际交易所(ICE)11号原糖自今年2月19日以来,累计上涨53.3%。若从2015年8月21日算起,涨幅更高达85.34%,昨日收报每磅19.77美分,创两年多新高。

  不过,同一阶段内,国内糖价却没有跟随大涨,2月19日以来仅涨5.08%。若从2016年年初计算,郑糖更是累计下跌0.87%,技术形态上勉强进入偏强震荡。

  虽然牛市来的比预期晚一些,但多头的底气和决心十足。昨日,在糖价微跌的背景下,郑糖主力前二十席位增持多单5101手。

  “多头底气在于全球减产,配额外进口已经进入盈亏线附近,后期进口预期下降,走私也跟随下降。同时全球异常天气,降低了全球食糖产量预期,加上农产品强势氛围。” 布瑞克咨询白糖行业研究经理岳凤艳指出。

  光大期货分析师张笑金认为,多头更多寄希望于随着原糖价格持续上涨,内外价差回归。同时配额外进口已经没有利润,难以进口。他们认为随着时间推移现有库存消化后,牛市周期将在价格上得以体现。

  多头有做多的底气,空头也不乏死磕的理由。

  “现货不好卖,是当前糖价上涨的最大掣肘,即便进入6月份以后,传统产区销量也不尽如人意,现货不涨,期货就很难暴发真正意义上的上涨行情。”美尔雅期货分析师孙元奎指出,今年夏季推迟,饮料消费迟迟未能启动,正常年份5月中下旬就会启动备货行情,现货销售明显放量,但今年到目前为止(6月中旬)现货销售始终维持平稳状态,5月份销售数据甚至整体偏差,现货不好卖成为眼下制约糖价上涨的核心因素。

  张笑金认为空头的逻辑还有保值,结合本榨季种植成本,5700元/吨以上保值盘陆续入场。

  岳凤艳表示,空头死磕的理由还有:国家及地方政府仍有700多万储备库存;截至目前,食糖销售仍清淡,糖厂整体资金压力偏大;持续多雨天气不利于食糖消费,替代品挤占白糖市场加大;全球总库存仍偏高及巴西货币汇率风险等。

  正如田丰之言“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耐心是空头的命门,也是当前唯一的武器,可谓胜由斯,败亦由斯。

  空头之内,还有一部分来自套利梯队的援军。“外强内弱是本榨季的一个特点,做多原糖同时做空郑糖是不少大客户的选择。”张笑金说。

  多空站两边 大势在中间

  “截至5月国内产量为87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82万吨。虽然处于减产周期,但国内糖价迟迟未能向上突破,主要是上榨季结转库存较多,93万吨的结转库存、叠加淀粉糖替代,以及大量的走私糖充斥市场,都极大地抑制了主产区的销售进度,5月底销糖率53.51%,低于去年同期58.69%。可以说今年国内处于减产不缺糖的状态。”张笑金认为上述因素是“弹簧市”的诱因。

  岳凤艳则为中国证券报记者详细列举了当前多空双方的筹码。利多方面在于:减产周期开始,国内供应短缺量增加;消费旺季消费带动价格刚性波动;外糖大涨驱动成本增加带动价格上涨;天气升水增加,北半球产糖国减产,需求预计增加。全球糖短缺预期增加,外糖有继续上涨动力。

  利空方面,首先,库存压力大。预计本榨季末国内库存923万吨,库存消费比62%,下榨季末库存降至646万吨,库存消费比43%。目前国内库存量仍高达1000万吨以上,包括近700万吨的国家及地方储备,政策的不确定性加速糖价波动。

  其次,消费不振,产销不及预期,旺季不旺销,现货需求不振。截至5月底,全国产销率仅53.5%,同比降低5个百分点。国内经济下行,食品和饮料行业不景气,部分企业产品产销量均同比下滑,整体消费增速放缓,布瑞克预计2015/2016年度消费仅1480万吨,展望2016/2017年度仅1490万吨。

  第三,走私情况不绝。由于内外价差巨大,走私进口暴利,通过云南边境走私的糖流入国内市场,打压现货价格,据估算,2015/2016年度走私量高达150万吨以上。

  第四,替代比例增加。玉米价格低迷,淀粉糖生产成本降低,白糖与果葡糖浆比价持续位于高水位,竞争优势明显,替代比例不断增加,饮料行业替代已趋近饱和。

  去库存进行中 糖价上涨基础牢

  “大部分农产品基本面确实在好转,今年价格重心应远高于去年。农产品需求相对稳定,产量对价格的影响就显得更加重要。这两年全球气候不太稳定,先有厄尔尼诺,后有拉尼娜,从目前表现来看,这些灾害性天气已经对多种农产品的产量造成实质性负面影响。理论上来说,对价格是有支撑的。”孙元奎表示,大豆市场化程度高,政策影响小,天气造成减产后,供求格局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生转变,并影响价格变化,加之今年养殖行业复苏较快,粕类需求端也有明显改善,所以豆系品种,尤其是粕类是有上涨基础的,可惜粕类行情已经在悄无声息中完成了上涨的大部分过程,后期已经不具备追涨价值。

  孙元奎认为白糖后市较为乐观。虽然走私挤占了不少国产糖的消费空间,而今年夏季消费也迟迟未到,但这两个因素尚不能弥补供应端的减少,因为除了国内糖自身减产外,常规进口降幅也比较大。今年原糖价格走势强劲,目前配额外进口已经出现较大幅度亏损,进口量可能只有380万吨,去年则是481万吨。而夏季推迟仅仅是推迟,不可能一直维持这种凉爽多雨的天气状况。目前工业库存已经不多,后期天气炎热后销量始终还是会有个回升的过程,待本榨季结束后产区可能真的会经历无糖可卖的窘况,所以糖价上涨的基础仍然比较牢固。

  “当然,上方空间也不宜看得过高,未来还有抛储这个大利空。本榨季不大可能抛储,因为今年国内糖业普遍亏损,抛储得不到行业认同,但如果现货糖价冲上6000元/吨,则抛储势在必行,这对本就不稳的上涨的行情显然是个致命的打压,所以未来白糖整体仍看好,这是个大方向的定性,但涨幅的定量方面,预计广西现货高点在5800-6000元/吨一线,超过6000元/吨则不宜再继续看多。”孙元奎说。

  张笑金则预测,近月合约依然难以摆脱区间震荡行情,下有减产支撑,糖厂挺价意愿较强,不愿意低价销售,上有高库存压力。但远月合约更具备上行的潜力。随着全球范围内库存的新一步消化,原糖价格不断攀升,进口压力缓解,国内去库存过程虽然慢于国际市场,但仍处于去库存的周期当中,下榨季产量依然偏低,消费较为刚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戴明 SF006

相关阅读

A股练好内功比入MSCI更重要

琅琊榜固然重要,但未进入琅琊榜未必就不是英雄好汉。梅长苏身边的飞流同学,尽管从未上过琅琊榜,但照样身怀绝技,武功盖世。因此,做好自己、练好内功,建设一个长期稳定健康的资本市场,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关心和努力的。

中国投资者对国企态度扭曲

中国市场目前形成了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现象,一方面大家都在诟病国企的腐败和低效,但一方面又希望各个行业都有国企背书,尤其是金融行业,“国企”二字就等同于“刚性兑付”,导致整个市场消费者和投资者心理极度扭曲,民营资本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

王石,你摊上大事了!

MSCI拒绝带A股玩儿有一条很重要,那就是A股的停牌太吓人了,有的钉子户停牌一年,一毛钱的事情都没干成,甚至不少的人把停牌当成了股价保护桑

房地产投资与销售回升是陷阱

1-5月中国房地产投资回升与销售回升反而会因为楼市已经进入下半场而隐藏着更大“陷阱”。这个“陷阱”就是一线城市、部分基本面较好的二线城市面临着地价攀升的投资风险,部分基本面不好的二线城市、大部分三四线城市面临更大的“去库存”压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