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以来,随美豆丰产前景逐渐明晰,CBOT美豆类启动一波回落行情。其间,美联储缩减常规购债规模的炒作为联邦政府关闭所取代,全球金融市场焦点转向美债违约的风险。相比国外市场的风声鹤唳,元旦假期之后,连盘豆类一改此前分化走势,演绎全线飘红行情,令市场大跌眼镜。接下来,豆类市场内有国家临储例行抛豆、外有美豆进口激增的重压,技术上修幅度不宜过高估计。
(一)美豆接棒南美供应
2013年入春以来,美国中西部地区作物带多次遭遇降雪降温天气,春播较往年推迟10天左右,这大大增加了作物在关键生长期遭遇酷暑的威胁。适逢美豆花荚、鼓粒的产量形成关键时期,美中西部降雨减少,气温骤然走升,干热天气对于爱荷华州中部及东南部、密苏里州北部、伊利诺伊州中部、威斯康星洲、明尼苏达州中部、印第安纳州西南部以及达科塔州北部的大豆生长造成些许威胁。美豆优良率连续数周下滑,期价随之升水。
随着美中西部大豆陆续步入成熟、收获期,美国大豆优良率扭转跌势。依据最新USDA作物生长报告,截至9月22 日美豆苗情优良率为50%,持平于此前一周;落叶率为47%,低于56%的近五年均值。在部分地区,大豆收获进度为3%,虽然远远落后于五年均值(9%),但预期未来大部产区天气晴好,收割进程及单产前景均向好。
USDA9月份供需报告基本印证了此前分析机构的普遍预估,继续调降13/14年度美豆产量,至31.49亿蒲式耳,低于8月份的预估值(32.55亿蒲式耳),同时也低于坊间预估均值(31.4亿蒲式耳)。但对比12/13年度的产量水平(30.15亿蒲式耳),仍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与此同时,USDA还将2013/14年度美豆单产预估值调至41.2蒲式耳/英亩,亦远高于上年(39.5蒲式耳/英亩),美豆增产几成定局。
在北美大豆集中上市的同时,南美地区将迎来作物播种季节,巴西和阿根廷多数地区降雨偏少,可能使较早播种的作物受到影响,大豆因较晚播种面积可能扩大。但如果干燥天气持续,大豆面积和单产都会受到不利影响。目前巴西大豆出口顺畅,8月份我国装运量达到385万吨,与7月份基本持平。阿根廷大豆出口较慢,农民库存较多,明年大豆收获前农民集中出售可能性较大,全球大豆供给形势仍将延续宽松基调。
表1 全球及主要国家大豆供需平衡表
收获面积 | 期初库存 | 产量 | 进口 | 出口 | 压榨量 | 国内消费 | 年末库存 | |
2012/2013年度 | ||||||||
阿根廷 | 19,330 | 18,100 | 49,400 | 2 | 6,425 | 33,350 | 35,002 | 26,075 |
巴西 | 27,700 | 12,916 | 82,000 | 365 | 41,000 | 34,840 | 37,840 | 16,441 |
美国 | 30,798 | 4,610 | 82,055 | 1089 | 35,788 | 45,994 | 48,559 | 3,407 |
全球 | 108,591 | 54,888 | 267,483 | 94832 | 97,743 | 228,559 | 257,911 | 61,549 |
2013/2014年度 | ||||||||
阿根廷 | 19,700 | 26,075 | 53,500 | 2 | 12,700 | 37,500 | 39,177 | 27,700 |
巴西 | 28,900 | 16,441 | 88,000 | 100 | 42,500 | 37,000 | 40,100 | 21,941 |
美国 | 30,909 | 3,407 | 85,706 | 408 | 37,285 | 45,042 | 48,160 | 4,076 |
全球 | 111,758 | 61,549 | 281,662 | 104502 | 107,289 | 238,236 | 268,884 | 71,540 |
数据来源:USDA、安信期货研究所
(二)油粕“跷跷板”行情再现
8月份以来,油厂压榨利润中油、粕贡献率分化加剧。山东、辽宁地区油厂压榨豆油贡献值分别位于(1239.5,1322.75)、(1138.5、1212.75)元/吨的区间内横盘运行;而豆粕贡献值分别上涨494.55、325.95元/吨。换句话说,豆粕出厂价格上涨直接带动了油厂压榨利润反弹。
图1 代表地区油企压榨利润走势(元/吨) 图2 代表地区油粕贡献对比(元/吨)
数据来源:安信期货研究所 数据来源:安信期货研究所
10月初,进口旧作大豆消耗接近尾声,新季大豆收割伊始。囿于北半球新季大豆生长期整体较往年延后,国内进口大豆到货速度放缓,这为豆类制品供应压力的集中释放留出了一段空档期。依据商务部大宗农产品进口预报,9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440.96万吨,远低于8月的637万吨,也低于去年同期水平(497万吨)和之前预估(476万吨),预计10月到港量仅为362.51万吨。随着进口大豆成本上涨,沿海地区油厂开工率走低,中端压榨进入淡季。
对比豆类制品的终端消费,囿于传统的饲料企业多采用“滚动”购销模式,手中存货有限,在油企挺价作用下,豆粕供应再现紧俏格局。尤其是南方地区豆粕货源明显紧俏,北方地区受益于临储大豆竞价销售,供给形势略好。相比之下,油厂的豆油库存比较充裕,终端食用油价格提振有限,导致中间商采购意愿不足,油厂挺价有一定难度。
综合上述分析,考虑到豆类品种之间供需差异,加之周边经济环境的复杂性,我们对于豆类后期走势,抱持先扬后抑观点。建议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短期逢低做多,须及时兑现盈利。
安信期货农产品组 李青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