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期:国际油价可能将创阶段性新低

2013年04月09日 00:14  上海中期 

 

  BRENT原油2013年5月期货合约 WTI原油2013年5月期货合约

上海中期:国际油价可能将创阶段性新低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 一周行情回顾

  上周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3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该指数连续6个月保持在50%以上。加之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纳伊米周一在多哈参加会议期间声称,未来几个月对沙特原油需求将增长。BRENT油价受益上涨,但市场担心埃克森美孚关闭旗下Pegasus管道之后,美国墨西哥湾地区的炼厂对于石油进口的需求将较为强劲,致使WTI油价承压下挫。上周二,Markit公布的欧元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2月份的47.9降至46.8,且塞浦路斯问题仍未完全解决,这不仅拖累整体市场风险偏好,更大幅拉升美元指数,从而压制国际油价走弱。上周三,美国原油库存增长至80年来同期最高水平,美国经济数据也不尽人意:据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和Moody's Analytics编制的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增加15.8万人,增幅远低于预计的19.2万人,拖累当日国际油价暴跌。上周四,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增至4个月来新高:美国劳工部4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3月30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连续第三周增加,并创下2012年11月24日当周以来最高水平。数据显示,截止3月30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38.5万人,比前周增加2.8万人,高于预期的35.0万人,前值为35.7万人,拖累国际油价盘中继续暴跌。上周五,欧元区制造业继续收缩,美国原油库存增长至80年来同期最高,美国服务业指数创2012年8月以来最低,初请失业金人数创四个月新高,非农就业岗位增速为九个月最慢: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8.8万人,增幅低于市场预计的20万人。当月失业率下降0.1个百分点,至7.6%,一周以来,布伦特原油期货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至8个月以来最低价位。

  • 基本面分析

  美国原油库存量(单位:百万桶) 美国原油进口量(单位:百万桶/日)

上海中期:国际油价可能将创阶段性新低

  资料来源:EIA

  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美国商业原油库存3.886亿桶,比前周增加270万桶,增长至1931年来同期最高水平,为1990年7月份以来最高水平。但是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和五年同期之比,其超出量下降至6个月来最低水平。美国原油库存比五年同期高10%,而在2012年年底则高出16%。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可满足炼油厂加工天数为26天,而五年同期水平为24.3天。过去的一周,美国炼油厂开工率86.3%,比前一周增长0.6个百分点,为1月底以来最高,3月份美国炼油厂平均开工率为6年来同期最高。

  备受市场关注的库欣地区原油库存4920万桶,比前周减少了30万桶。Schork Repor认为,美国原油库存季节性增长200万桶,而主要成品油每种各减少了约100万桶。

  • 亚洲燃料油市场

  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指数走势图

上海中期:国际油价可能将创阶段性新低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 主要合约一周数据汇集(单位:元/吨)

品种 开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 收盘价 涨跌 持仓量 持仓变化 成交量
fu1305 5133 5133 5115 5124 -21 90 0 4
数据来源:SHFE 交易日期:2013/4/1-2013/4/3

  由于国内正直清明假期,其并未摊上国际油价暴跌的交易时段,加之沪燃油市场低迷的交投情况已成常态,所以上周期价整体维持窄幅震荡的格局。截止4月3日,沪燃油主力1305合约周收盘价下下跌21元/吨至5124元/吨。

  • 后市展望

  原油:当前不仅欧洲地区的经济及政治的动荡难以有效企稳,且作为当前唯一亮点的美国亦由于最新就业数据的糟糕表现,让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期的预期愈发变得悲观,宏观面和全球主要原油消费国的实际有限需求恐将进一步恶化,这将持续对国际油价施压。加之取暖油需求增大效应已基本消散,在夏季的出游高峰来临前,原油需求将进入季节性的需求淡季,短期国际油价恐将继续下行寻找支撑。

  沪燃油:国内燃料油市场需求面暂无利好,炼厂出货继续承压,油浆、渣油价格仍存下滑风险。航运市场低迷难改,供油商出货乏力,对船用油采购意愿薄弱,场内交投清淡,价格稳中下行。加之国际油价近期低迷的表现,沪燃油价格或将继续承压下行。

  • 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库存

  日期:2013年4月3日                                              单位:吨

地区 仓库 上周库存 本周库存 库存增减 可用库容量
小计 期货 小计 期货 小计 期货 上周 本周 增减
上海 洋山石油 0 0 0 0 0 0 49250 49250 0
百联油库 0 0 0 0 0 0 59100 59100 0
合  计 0 0 0 0 0 0 108350 108350 0
广东 碧辟南沙 38816 50 38816 50 0 0 39350 39350 0
中油湛江 19401 16150 19401 16150 0 0 279350 279350 0
中燃珠海 9850 0 9850 0 0 0 9850 9850 0
西基油库 11411 1250 11411 1250 0 0 28300 28300 0
泰山石化 3050 50 3050 50 0 0 295450 295450 0
合  计 82528 17500 82528 17500 0 0 652300 652300 0
浙江 中化兴中 570 0 570 0 0 0 49250 49250 0
海洋仓储 31 0 31 0 0 0 68950 68950 0
合  计 601 0 601 0 0 0 118200 118200 0
总  计 83129 17500 83129 17500 0 0 878850 878850 0

  • 行业数据及新闻

  OPEC:中国2014年将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石油进口国

  WSJ: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表示,中国在2014年将会赶超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最近的调查数据表明美国的页岩气热潮正在重塑全球能源市场结构。

  OPEC在这周公布的报告中指出:由于美国的页岩气供应量上涨降低了美国石油进口的需求。中国有望替代其成为最大石油进口国。

  OPEC组织表示,中国炼油产能的提升促进了中国石油进口的增长。而全球所消耗的原油超过三分之一由OPEC成员国所提供。

  OPEC分析认为中国2013年石油日进口量可能达600万桶。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美国石油进口在2014年将低于此水平。

  改变正在两个国家之间悄悄进行。据OPEC统计,2012年12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为557万桶/天。较去年增长8%。而EIA数据表明美国今年一月份的原油进口量为795万桶/天,较去年8月份下降了8%。

  从1970年代开始,由于内陆的产油量下降,美国始终占据最大石油进口国的宝座。

  去年11月一份重要的报告中,国际能源署(IEA)预计美国将会在202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而北美能在2030年转变成为石油净出口国。

  在尽力降低美国页岩气所带来的影响后,OPEC,这个由非洲,中东以及拉丁美洲的石油生产竞争对手所组成的组织,正努力调整适应新的现实。OPEC在2月表示,由于非成员国石油产量的扩大,2013年对成员国的石油需求将会比预期减少10万桶/天。特别是北美地区的页岩油,将蚕食他们的市场份额。

  然而,需求的变化对OPEC中的一些石油生产国造成了损失。根据EIA的数据表明,由于美国石油产量的增加,尼日利亚对这个他们的最大客户的石油出口量已经降到了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分析人士称,除非西非的石油生产商降价,否则中国不太可能从尼日利亚进口更过的高质量原油。相反,波斯湾的一些生产商已经将他们的石油运送到中国,因为他们低价低质的石油对中国的炼油厂更加合适。

  沙特石油部长长阿里•纳伊米(Ali al-Naimi)在周一的发言中,对他的国家不会被美国扩大的石油产量所影响表示出信心:“更多的公司和国家去争抢能源这块馅饼,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馅饼正在不断变大,我们能分到足够的份额”。

  然而目前,分析师表示,美国新发现的丰富的原油可能不能对市场上新一轮的原油价格暴涨起到缓冲作用。英国巴莱克银行在周三的报告中表示,美国原油产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他生产商产量的下降。但是中东的紧张局势,如伊朗核问题等仍会推高油价。

  上海中期 李宙雷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独家策划:全国H7N9确诊地图(实时更新)
  • 体育英超-阿圭罗绝杀曼城客场2-1曼联 视频
  • 娱乐疑似海天涉淫女星曝光 3天赚60万
  • 财经3月经济数据今日公布 CPI或回落至2.5%
  • 科技WinXP明年今日将正式谢幕
  • 博客柴静:叔侄被冤强奸始末 萌版彭丽媛(图)
  • 读书解密惊心动魄间谍战:中统特务实录
  • 教育北上广毕业生买不起房没户口去留两难
  • 育儿部分双独家庭放弃二胎:申请手续繁琐
  • 金岩石:驱动房价上涨的力量是什么
  • 罗天昊:中国首先应造福谁
  • 姚树洁:撒切尔铁在何处
  • 徐斌:农业效率提升是城镇化第一前提
  • 章玉贵:博鳌论坛的使命与亚洲政经新坐标
  • 张明:塞浦路斯危机如何收场
  • 王东京:指导价是多此一举
  • 吴木銮:香港如何公布疫情信息
  • 杨涛:如何避免农村金融机构脱农
  • 洪平凡:中国利率市场化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