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二季度豆粕成为市场聚焦的明星品种之后, 10月新豆集中上市使得市场炒作焦点由干旱天气转换为季度性供应压力,三季度豆类市场先扬后抑,强弱迅速转换。油脂方面,出口不佳和产量激增导致9月份马棕油库存接近250万吨,与此同时另一产量大国印尼库存也居高不下,全球棕榈油短期库存高企已成不争的事实。受棕油基本面恶化所累,油脂一路下挫一个月吞噬三个月涨幅。国庆假期后市场的一轮杀跌结束后,油脂先于豆粕企稳,是否意味着四季度行情将就此反转?
笔者认为豆类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犹存,整体豆类市场仍将承压,较为确定的是油粕比价将回归,投资者可关注买油抛粕操作。
一、季节性供应压力压制整体豆类市场
2012年10月11日晚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最新月度供需报告对豆类市场利空。其中,美国12/13年大豆收获面积预计7570万英亩,较9月预估上调110万英亩。大豆单产预估37.8蒲式耳/英亩,较上月预估的35.3蒲式耳上调2.5蒲式耳,较去年预估下调4.1蒲式耳。由于收获面积和单产的调高,美国12/13年大豆产量预估为28.60亿蒲式耳,上月预估为26.34亿蒲式耳,上调2。26亿蒲式耳。南美方面,10月中旬南部与阿根廷雨水较充足,降雨将改善干旱,市场对南美丰产预期进一步加深。随着新豆逐步上市,四季度豆类价格将整体承压。
二、四季度油脂需求旺季,油厂挺价意愿强
11月和12月为中国元旦、春节的备货期,需求量约占全年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因消费旺季来临,从历史价格走势来看,四季度一般是油脂价格上行阶段。
而冬季对豆油的需求强于棕榈油,尤其自2011年以来,国家加大对散油市场的监管力度,食用油掺兑因此受限。作为豆油的重要掺兑油脂,棕榈油消费需求大减,部分企业棕油需求量下降20-30%之多,这部分减少的需求必将转移到豆油及菜油上,而因为饮食习惯的问题,豆油是主流需求油脂。今年的中秋、国庆双节需求因为马盘棕榈油拖累,并未走出油厂期待的行情。
今年7月初国家质检局发布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食用植物油检验监管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政府对进口食用油质检力度将进一步趋紧。相关制度一旦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棕榈油的进口,这也将对油脂后期的成本起到支撑作用。
9月至12月,中国大豆进口量较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据船期统计,9月预计进口大豆到港量在420万吨左右,10月预计到港300万吨左右,11月预计到港350万吨,12月预计到港接近400万吨, 9至12月预计我国共进口大豆1470万吨,而2011年9月至12月中国进口大豆1906万吨,同比减少436万吨,幅度为-22.88%。在供应紧张的背景下,油脂在需求旺季较易成为挺价对象。
近期,由于油粕现货价格下滑迅速,各地大豆压榨企业又恢复至亏损临界点,豆粕下游需求将逐步走淡,在四季度从成本及供应角度考虑,油脂易涨难跌。所以针对本年度最后的机会,油厂挺价意愿将比年内任何时候更为强烈。
三、全球央行放水,大宗商品长期趋势看涨
9月份以来,继欧洲开启购债计划、美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后,世界各国央行不断开闸放水。在美联储推出QE3之后,日本央行也不甘示弱,于9月19日出人意料地进一步大举放松货币政策。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当天决定,将资产购买计划的规模从70万亿日元扩大至80万亿日元,并将该计划的有效期延长6个月至2013年底。更有甚者,巴西央行于10月10日将指标利率水平进一步下调至7.25%,这已是该国连续第10次下调利率。新一轮货币宽松浪潮已经席卷全球主要经济体。
全球市场都在等待按兵不动的中国,回顾7月份以来的中国货币政策,尽管市场降准预期强烈,但央行迟迟未动,而是频繁使用逆回购调节流动性。在四季度资金吃紧的情况下,不排除央行会采取相关政策。在此背景下,整体商品市场长期趋势看涨,且一旦国内也推出相关政策大宗商品存在反弹需求。因与原油具备高度相关性,加上仓单融资质押等因素影响,油脂被赋予了更多的金融属性,在反弹过程中将领涨相关品种的。
四、油脂存在超跌反弹需求,棕榈油何时企稳是关键
出口不佳和产量激增导致9月份马棕油库存接近250万吨,与此同时另一产量大国印尼库存也居高不下,全球棕榈油短期库存高企已成不争的事实,受棕油基本面恶化所累,油脂一路下挫一个月吞噬三个月涨幅。近期虽从技术上来看触底反弹,但棕油市场仍存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马来西亚政府为从印尼夺回市场占有率,称将从2013年1月1日起调降毛棕榈油出口税。另一方面,四季度仍是棕油产量增长高峰期,根据10月10日MPOB公布的数据,9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达到200万吨,同比增加7%,比5年均值增加了22%。
自9月初以来,相比豆粕及大豆的回调幅度,油脂下跌更为惨烈,直接回到6月初上涨的起点,从技术方面也存在超跌反弹需求。如果棕油一旦企稳,上行空间将极有可能被迅速打开。
五、总结及操作建议:
全球央行放水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长期趋势看涨。油脂因被赋予了更多的金融属性,在反弹过程中将领涨相关品种。从成本及供应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四季度豆粕下游需求将逐步走淡,而来自油厂的挺价意愿也将比年内任何时候更为强烈,油脂易涨难跌。技术分析上看,也存在超跌反弹需求,如豆类品种全面启动,豆油将领涨相关品种。
综上所述,今年一路下行的油粕比价四季度有望回归。建议投资者可以参与买油抛粕套利。
平安期货 丁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