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期货市场存前车之鉴 期指难现逼仓行情

  期指具有股票和期货的双重属性,由于国内期货市场在发展的20年时间里曾多次出现逼仓情况,因此也引发市场猜想期指是否会上演“逼仓”行情。笔者认为,期指虽具有期货市场的特性,但又具有自身特点,且在制度的严格控制下,出现“逼仓”行情的可能性非常小。

  国内几起逼仓案例

  逼仓是指交易一方利用资金优势或仓单优势,主导市场行情向单边运动,导致另一方不断亏损,甚至不得不斩仓的交易行为。一般分为多逼空和空逼多两种形式。逼仓是一种市场操纵行为,严格说是一种违规行为,但监控难度大。

  国债期货是国内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1995年随“327”国债贴息消息明朗及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新债发行量消息公开,全国各地国债期货市场出现向上突破行情。上证所327合约空方主力在封盘失败后蓄意违规,采取大量透支交易,使327合约极短时间内暴跌3.8元,也使当日开仓多头全线爆仓。事后有关方面宣布这个时段交易无效,当事人受到惩罚。

  另外,1997年中商所橡胶市场中的江浙系资金和海南、云南现货保值商形成对垒的局面,以R0708合约为例,当时持仓不断增加至20万手以上,7月底价格曾上涨至12600元/吨,不少会员结算风险显现。7月30日,中商所宣布单方面提高买方保证金,即日起禁止在R708合约上开新仓的决定,同日发文暂停农垦所属金龙和金环仓库的天然胶入库。在临时政策作用下,R708双方争执结束,市场以价格每日20元/吨跌停方式到达最后交易日。

  其它案例还有,1994年的粳米事件;1995年棕榈油事件;1995年的籼米事件;1995年的天津红事件;1996年的胶合板事件;1996年的豆粕事件;1997年的咖啡事件。

  从历次案例分析,多数以多逼空为主,而且基本都发生在小品种上,多头资金通常都是在预期空方难以有足够的现货用于交割而发动的行情。不过统计历次逼仓行情,基本很少有成功案例,不是逼仓失败就是两败俱伤,或者遭受管理层干预。

  相关制度已经很完善

  具体从期指市场来分析,国内期货市场经历了20年的发展,制度方面基本完善。首先,目前远超商品期货的保证金水平使杠杆比例大幅下降,也对投资者资金面提出考验;其次,强制平仓、减仓的制度也将使极端行情得到缓解;还有每户100手的最高持仓更是对集中筹码难以实现;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期指是现金交割,不存在商品期货的实物交割,因而基本不会形成交割风险,也使逼仓的最基本条件难以满足;而且尽管最后交易日的涨跌幅扩大到20%,但由于盘中一般不会做强平处理,因此,最后交割价一定会收敛。

  即便有些机构分析,由于国内股市个股权重比不太均衡,不排除部份势力机构利用资金优势,同时拉升期指和部份权重股票的可能。但是,目前沪深300指数成份股总市值达到16.5万亿,流动市值也达到11万亿,加上国内股市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因此要中长期通过个别权重股操纵指数,几乎不可能。

  综合分析,期指推出时机处于国内期货市场高速发展的阶段,而且也是制度完善的时期,尤其交割制度的限制,因此,期指极难出现“逼仓”行情。 (中证期货 刘 宾)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