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行情回顾
马来西亚毛棕榈油、大连棕榈油一月价格走势表
合约 |
开盘 |
最高价 |
最低价 |
收盘价 |
成交量 |
持仓量 |
涨跌 |
马棕油脂 |
2676 |
2720 |
2398 |
2449 |
381000 |
75039 |
-7.52% |
马棕油 04 |
2695 |
2743 |
2393 |
2442 |
148000 |
21074 |
-8.2% |
连棕油脂 |
7281 |
7446 |
6616 |
6641 |
13580000 |
318000 |
-8.42% |
连棕油 1009 |
7300 |
7466 |
6618 |
6646 |
13457000 |
305000 |
-8.66% |
马棕油指数走势
连棕油指数走势
影响1月份油脂行情走势的主要因素是来自政策面收紧货币政策的系统性风险。自1月7日,央行宣布发行600亿元3月期央票开始,商品市场即结束上行趋势,紧接着央行又宣布 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时间之早大大出乎了市场的预料,这加剧了市场上的恐慌情绪,包括油脂在内的商品纷纷跳空低开。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又发布了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CPI12月份同比上涨1.9%,超出市场预期,这引发了市场对国家可能会继续动用第三大货币政策“加息”的担忧。恐慌性情绪进一步加深,整个商品市场自此陷入震荡偏弱的格局。
从棕榈油的基本面来看,由于印度尼西亚将2010年1月份的棕榈油出口关税从零增至3%。这导致了从去年底开始,印尼大量向马来西亚出口毛棕榈油,使得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高于预期,而1月中旬大马公布的出口数据又低于市场预估。因此,尽管有马来西亚油棕榈减产的利好提振,但仍难抵销毛棕榈油库存增加和出口减少的利空预期,马来西亚毛棕榈油1月份总体表现疲弱,跌幅较深。这更拖累了频频受国内政策面打压的大连棕榈油,两者对比,大连棕榈油1月份的跌幅要大于马来西亚毛棕榈油的跌幅。
市场剖析
一、长期供需格局分析
1、全球主要植物油库存消费比(单位:百万吨)
根据美国农业部1月份公布的全球植物油供需数据,计算得出09/10年度植物油的库存消费比为8.43%。从近十个年度来看,该数据仅高于07/08年度的8.09%,与前九个年度库存消费比的平均值9.42%相比,最新预估的09/10年度库存消费比仍属于偏低水平。不过从09/10年度各月预测值的趋势来看,从7月份开始,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各项供需数据计算的库存消费比就有不断调高的趋势。由于美洲大豆丰产的压力,预计库存消费比被再次调高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2009/10年度全球植物油库存消费比各月预测值
时间 |
消费总量 |
期末库存 |
库存消费比 |
2009/10 ( 5 月) |
135.47 |
9.61 |
0.071 |
2009/10 ( 6 月) |
135.77 |
9.42 |
0.069 |
2009/10 ( 7 月) |
135.86 |
9.51 |
0.070 |
2009/2010 (8 月 ) |
135.69 |
9.5 |
0.070 |
2009/2010 (9 月 ) |
135.85 |
9.67 |
0.071 |
2009/2010 ( 10 月) |
134.68 |
10.36 |
0.077 |
2009/2010 ( 11 月) |
135.5 |
11.36 |
0.084 |
2009/2010 ( 12 月) |
135.47 |
11.31 |
0.083 |
2009/2010 ( 1 月) |
135.63 |
11.44 |
0.084 |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良运期货)
2、马来西亚棕榈油基本面分析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最新一期发布的棕榈油数据利空。2009年12月底棕榈油库存为224万吨,远远高于市场预期的200万吨。而马来西亚月产量的最高纪录创在2008年11月份,为226万吨。不过,造成马来西亚12月份库存高企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尼西亚将2010年1月份的棕榈油出口关税从零增至3%。这导致了从去年底开始,印尼大量向马来西亚出口毛棕榈油,因此导致马来西亚12月的库存高于预期。不过相对于以前年度,因棕榈油重播计划以及厄尔尼诺恶劣天气的影响2009/10年度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产量预期是下降的。
法国巴黎银行表示,由于供应短缺,厄尔尼诺天气造成亚洲部分产区天气干旱,因而2010年棕榈油的价格可能比早先预测高出7.1%。法国巴黎银行表示,预计2010年毛棕榈油平均价格为2,625令吉/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2,450令吉/吨。2010年上半年棕榈油价格可能涨到2,800令吉/吨。苏格兰皇家银行亚洲证券公司同样认为:厄尔尼诺天气可能导致亚洲-太平洋部分地区和澳大利亚天气干旱,从而对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苏格兰皇家银行亚洲证券公司同样上调了棕榈油的价格预估。
由此可见,马来西亚库存高企很有可能只是短期现象,后期如果厄尔尼诺天气逐渐增强对毛棕榈的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将有可能使得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的毛棕榈油价格保持坚挺 。
3、我国植物油供需格局分析
2009 年12 月份我国进口植物油85.51 万吨,同比增加10.65 万吨,环比增加7.89 万吨。其中包括豆油、棕榈油(含硬脂)、菜籽油在内的3 大品种植物油进口量为84.64 万吨,同比增加9.88 万吨;其他小品种植物油进口量0.87 万吨,同比增加0.77 万吨。2009 年全年我国累计进口植物油950.25 万吨,同比增加133.12 万吨,增幅16.3%,是历史进口量的最高水平。其中豆油、棕榈油(含硬脂)、菜籽油3 大品种植物油进口量为930.0 万吨,同比增加116.22万吨,增幅14.28%;其他小品种植物油进口量为20.25 万吨,同比增加16.90 万吨,增幅为504.48%。小品种植物油进口量增加主要受葵花油进口激增拉动,2009 年我国共进口葵花油15.27 万吨,占小品种植物油进口量的75.4%,是去年同期进口量的358 倍。
2010 年1 月份我国植物油进口总量将会下降,主要原因是豆油及菜籽油进口量显著下
降。预计豆油进口量为7 万吨,棕榈油(含硬脂)进口量为49 万吨,菜籽油进口量为1.5 万吨,3 大品种植物油进口总量为56.5 万吨,加上约1 万吨的小品种植物油进口量,2010 年1 月
份植物油进口总量预计为57.5 万吨,环比下降28万吨。根据船期预报,2月份我国豆油、菜籽油到港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有利于缓解我国沿海地区植物油供给偏多的局面。
我国植物油进口情况
单位:万吨
|
2009 |
2008 |
|
|
|
12 月份 |
1-12 月份 |
1-12 月份 |
1-12 月同比变化 |
豆油 |
20.69 |
239.12 |
258.57 |
-7.52% |
棕榈油(不含硬脂) |
44.68 |
511.42 |
464.71 |
10.05% |
棕榈油(含硬脂) |
59.37 |
644.13 |
528.23 |
21.94% |
菜籽油 |
4.58 |
46.75 |
26.98 |
73.28% |
花生油 |
0.08 |
2.08 |
0.59 |
252.54% |
橄榄油 |
0.18 |
1.35 |
1.12 |
20.54% |
葵花油及红花油 |
0.59 |
15.27 |
0.57 |
2578.95% |
亚麻籽油 |
- |
1.28 |
0.78 |
64.10% |
玉米油 |
- |
0.11 |
0.08 |
37.50% |
芝麻油 |
0.02 |
0.16 |
0.21 |
-23.81% |
三大品种植物油合计 |
84.64 |
930.00 |
813.78 |
14.28% |
小品种油合计 |
0.87 |
20.25 |
3.35 |
504.48% |
植物油合计 |
85.51 |
950.25 |
817.13 |
16.29% |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