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券商积极备战股指期货 被撤衍生品部或重建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朱绍勇

  对于券商衍生品部门而言,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的最终“破冰”不啻为一剂强心剂,使得这个本来还在生存边缘徘徊的“边缘”部门一下子有了大展拳脚的底气。

  作为金融创新业务的一线部队,券商衍生品部也在新业务即将推出之际被重新寄予厚望。记者从多处获悉,券商对于创新业务的备战工作普遍较为积极,一些券商甚至用于新业务上的资金、设备也已到位,而那些在熊市中一度将此部门解散的券商也纷纷开始筹划重建事宜。

  虽然距离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推出至少还要一段时间,但备战的“发令枪”早在券商之中打响。

  华东某大型券商衍生品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有关股指期货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事实上,有关套利模型、系统平台等软硬件设施我们之间就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最近资金方面也已经到位。另外,虽然我们有专门的融资融券部,但相关的套利我们也可以做,而这方面的准备也基本搞定了。”

  记者了解到,这样的情况目前在业内非常普遍。因为虽说两项创新业务最近才获批,但其推出预期却已有数年的“历史”。“经过多次试运行以及长期的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我们的系统应该说是比较成熟了。”上述负责人表示。

  对于上述券商而言,目前似乎只等最后的发令枪响。不过对于那些在熊市中一度将衍生品部门暂时撤销的券商而言,也并非已经“落于人后”。

  平安证券某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虽然衍生品部门之前已被解散,但相关的软硬件以及前期研究成果均得以保留,而这些均随时可以立即重启,“而相关人员也只是暂时分派到各个部门,如果需要,均可重新召集。”

  与此同时,记者从平安证券、东海证券等券商处获悉,在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获批后,公司均有重新组建衍生品部门的打算。

  用某专家的话说,“股指期货的推出是实质性的创新迈出了脚步”。而某券商衍生品部人士也说,只有拥有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业务,衍生品部门才能真正被称为衍生品部。

  而南京某券商人士表示,虽然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可能影响有限,但对于衍生品部门来说的确会有质的改变。

  “因为初期标的和规模都受到限制。而且套利的收益性也值得怀疑,因为各家券商都在关注着,市场这么多套利者,估计就跟ETF一样,纯套利空间的收益不会很大。”

  “但对从事衍生品的人来说,期指推出后至少能保住饭碗啦。”该人士表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