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区间震荡仍将是早籼稻期价运行的主线(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4日 08:48  倍特期货

  国内市场:供需格局将继续改善

  图四国内早稻播种面积

图为国内早稻播种面积走势图。(图片来源:农业部种植信息网、粮油信息中心)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根据我国农业部种植信息网的历史数据显示,1997 年后我国稻谷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特别是2001 我国宣布早稻推出保护价收购政策后,国内早稻种植面积出现了大幅减少,2003 年早稻种植面积仅有8385.45 万亩。而04年起国家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受此支撑,国内早稻种植面积逐步回升,在04 年至今的5 年时间里,由于07 年未启动托市收购政策,从而导致早稻种植面积在07 年再度出现减少。根据6 月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测数据,预计2009 年我国早稻种植面积8850 万亩,稻谷总种植面积44625 万亩,较08 年分别提高1.4%和1.2%。

  国内早稻产量与单产情况:

  通过对历年数据统计得出,我国早稻的平均单产为354 吨/亩,而近年来随着科学育种的不断进行,早稻单产有逐步提升迹象。从我国早稻历年的产量变化来看,受到面积大幅减少的影响,国内早稻产量在97 年后同样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从97 年到03 年的短短6 年时间里,早稻产量就从4577.7 万吨下降至2948.4 万吨,下降幅度高达35.6%。随后几年里,在种植面积小幅回升的前提下,早稻产量也出现一定增长,07 年公布的产量为3151.5 万吨,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数据显示,预计08 年国内早稻产量为3158 万吨,09 年则达到3198 万吨,继续呈现稳步回升状态。

  图五中国早稻产量和单产对比

图为中国早稻产量和单产对比图。(图片来源:农业部种植信息网、粮油信息中心)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国内稻谷供需情况:

  在近年来国内稻谷种植面积逐步回升的情况下,由于稻谷消费主要是以口粮为主,消费总体上增幅要小于近年产量增速,从而导致了国内稻谷库存数量不断

  放大。通过市场预测数据显示,08/09 年度我国稻谷期末库存预计为5323.1 万吨,库存消费比上升至28.83%。

  虽然库存消费比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国家政策性收购的干预,国内稻谷价格长期来一直维持稳定上升趋势。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市场这只“无形手”在与国家政策调控这只“有形手”的博弈中处于弱势,政策调控占据了主导低位,从而保证了我国稻谷价格的稳步上涨。

  表二国内稻谷供需平衡表(单位:千吨)

2006/07
2007/08
2008/09
年初库存
40052
36717
45039
产量
181720
186034
191900
进口量
765
950
953
总供给
222537
223701
237892
食用消费
160542
159749
160310
---> 大米
104339
103824
104188
---> 糠麸
56203
55925
56122
饲料消费
3626
3591
3480
工业消费
844
851
825
种用量
7573
7578
7653
损耗量
11418
10847
10825
年度国内消费
184003
182616
183093
出口量
1817
1912
1568
年度总消费
185820
184528
184661
年末库存
36717
39173
53231
年末库存/消费量
19.76%
21.23%
28.83%

  数据来源:易汇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图六中国稻谷产销

图为中国稻谷产销走势图。(图片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第三部分:核心因素的辨析

  对于把握早籼稻走势而言,最关键的就是辨析行情内在的核心因素。正如我们在对半年行情的回顾中所提到:主导因素是从增产压力、库存压力及放储压力等重重阻力下保持较弱走势,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限制,转向对资金流动性;主产区天气情况的真实关注。

  那么,在未来3~4 个月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呢?早籼稻的价格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规律。一般来说,每年早稻上市的7 月份、晚稻上市的10 月为稻谷的供应旺季,价格最低,进入11 月份,稻谷进入消费旺季,现货价格稳步上升,春节左右,稻谷消费进入高峰期,价格也达到年内高点。春节过后价格逐步回落,在四五月份略有反弹,随后一直回落到8、9、10 月份的低价区,如此循环往复。当然,近几年,受国家收储影响,早籼稻价格出现了反季节性变化,因此,这一规律也会有所变化。今年预计出现反季节性行情。

  因资金快速转进到远期合约,而其目前缺乏真实有力的信息支撑。潜在的题材包括天气、种植面积数据的更新等等。但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远期合约对潜在利好已经有所反映。若非市场有爆炸性的题材,否则对远期的合约的推动力仍难以从现货供需关系上进行转换。

  第四部分:观点和操作策略

  综合上述分析,近年来我国稻谷市场很大程度上受政策调控影响,但是从历史角度来考虑,在市场这只“无形手”与国家政策调控这只“有形手”的博弈中,“有形手”所能占据的优势仅仅是短暂的,而市场最终都将回归到“无形手”的控制中。

  总体上来看,新一年度里我国稻谷供需格局将继续改善,而早稻形势同样如此。上年度由于国家临时储备政策的实施使得市场上结转下大量早稻库存,从而使得早稻价格持续受压。另外由于产区加工企业收购热情较低,预计早稻上市后不会出现以往的抢购热潮。即便在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的情况下,早稻价格上方也没有多大想象空间,预计现货价格将会围绕最低收购价附近小幅波动。对于期货市场价格,9 月合约将受到仓单成本价支撑,后期合约仓单成本下降,期价有望出现回落。

  技术上,从郑州早籼稻指数周线图看,指数处于区间2000-2150 整理状态,这一格局预计年内将保持下去。操作上,以区间震荡思路对待。

  图七郑州早籼稻指数周线

图为郑州早籼稻指数周线走势图。(图片来源:倍特期货、文华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成都倍特期货 熊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