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 钢铁市场带来一丝暖意(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5日 08:43  西南期货

  四、政策措施

  (一)调整部分产品的进出口税率。

  继续坚持控制“两高一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政策导向下,认真落实提高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措施,适时适当提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钢材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确保及时足额退税。

  (二)实施公平贸易政策。

  研究国产钢材和进口钢材公平税负政策,制订具体措施,为国内钢铁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加大技术进步及技术改造投入。

  在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专项资金,以贷款贴息形式支持钢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不包括节能技术改造)、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推动钢铁产业技术进步,调整品种结构,提升钢材质量。加大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支持力度,鼓励、引导钢铁企业积极推进节能技术改造。

  (四)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财政奖励力度,支持钢铁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妥善解决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严格实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问责制,比照《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规定,对未完成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任务的地区暂停项目的核准和审批。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向国土资源、金融、环保、工商、质检等部门通报淘汰落后企业名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限期淘汰的落后装备实施严格监管,防止擅自扩容改造或异地转移。对擅自扩容改造或异地转移落后装备的,金融机构不提供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办理用地手续。

  (五)完善企业重组政策。

  制定鼓励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妥善解决富余人员安置、企业资产划转、债务核定与处置、财税利益分配等问题,对大型企业跨省(区、市)重组后的改扩建等项目优先予以核准。落实好鼓励钢铁企业重组的税收政策。适时研究制定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条例。

  (六)适时修订钢铁产业政策。

  调整更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修订完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一是提高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以及炼铁、炼钢淘汰落后标准;二是修改国内钢铁产业集中度指标的考核范围和比重;三是增加节能减排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排放、二氧化硫排放、烟粉尘排放、可燃气体回收利用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环保指标;四是明确资源配置的具体要求,储量5000万吨以上铁矿资源,优先依法配置给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五是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准入门槛。

  (七)提高建筑工程用钢标准。

  尽快完善建筑领域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结合提高抗震标准,研究出台扩大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商业设施等建筑物钢结构使用比例的规定,修改提高地震多发地区建筑物、重点工程、建筑物基础工程等用钢标准及设计规范。

  (八)实现钢铁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完善装备、汽车、造船、家电等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带动钢铁产品消费和产业升级。加强钢铁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适应和促进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鼓励和支持钢铁企业与相关领域用钢企业开展合作,实现协调发展。

  (九)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融资政策。

  加大对钢铁重点骨干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对符合环保、土地法律法规以及投资管理规定的项目,以及实施并购、重组、走出去、技术进步的企业,在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以及银行贷款、吸收私募股权投资等方面给予支持。防范大型骨干企业资金断链风险,必要时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对违法违规建设、越权审批的项目和产能落后企业,继续实施融资限制等措施。

  (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完善信贷、外汇、财税、人员出入境等政策措施。提高境外资源开发企业准入条件。支持符合准入条件的重点骨干企业到境外开展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合作和对外并购。进一步加强境外资产的经营管理,切实防范和化解境外资产风险。扩大冶金设备出口信贷规模,带动设备物资出口。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支持钢铁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稳定高端产品出口份额。充分利用境外矿产资源权益投资专项资金、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和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探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十一)建立产业信息披露制度。

  建立部门联合发布信息制度,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及项目核准、生产销售库存、产能利用、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污染排放、银行贷款情况等信息,切实加强信息共享,为企业投资决策、银行贷款、土地预审等提供信息指导。

  (十二)发挥行业协(商)会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企业联合对外谈判,由钢铁协会组织用矿企业统一对外谈判,建立新的双赢定价机制。由钢铁协会会同相关商会协调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反补贴、反倾销诉讼,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行业协(商)会要及时反映行业问题和企业诉求,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引导企业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五、规划实施

  各地区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订具体落实方案,确保取得实效。各省(区、市)要将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分工,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明确政策措施的实施范围和执行期限,并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有关部门要认真开展实施《规划》的中后期后评价工作,及时提出评价意见。

  必和必拓与新日铁就09年焦煤基准价格达成一致

  据花旗集团昨日表示,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公司与日本新日铁公司日前已就09年焦煤基准价格达成一致,价格初步定为115~125美元/吨,与2008年300美元/吨的价格相比,同比下降62%。

  此次一致意见的达成是由必和必拓与日本三菱公司合资组建的必和必拓三菱联盟(BHPMitsubishiAlliance)促成的,花旗集团分析师AlanHeap和AlexTonks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必和必拓三菱联盟是全球最大的钢材原材料出口商。

  由于全球经济衰退,下游建筑行业与汽车制造业的用钢需求疲软,亚洲和欧洲的钢铁企业都大幅削减了产量。120美元/吨的焦煤基准价格对于焦煤供应商来说,仍然是一个“有利可图”的价位,AlanHeap和AlexTonks表示:“从长期来看,焦煤行业仍然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行业。”

  必和必拓公司发言人RubanYogarajah和新日铁公司发言人MasatoSuzuki都拒绝对此发表任何评论。

  铁矿石谈判中方战术大改 “以量换价”分化三巨头

  借助买方市场的优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开始组织国内钢厂以铁矿石需求“总量”为谈判砝码,分化矿山生产商。

  在昨天举行的第七届钢材市场和贸易国际研讨会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今年谈判将改变以往宝钢只以自己的需求量来谈价格的方式,而是以全国钢厂一年的铁矿石进口需求量为谈判砝码来与三大矿山巨头谈判,谁先满足中方的条件,谁就优先获得定量的矿石合同。

  单尚华同时表示,今年铁矿石长期合同价的谈判结果应和钢价的走势同步,并且以2007年的水平为基点,一定要在当时的价格基础上往下降。

  以往的铁矿石谈判,中方的谈判代表宝钢只是以自己的铁矿石进口需求量为基础在与三大矿山企业谈判,谈出的价格其他钢厂要跟随。而今年中方的谈判代表还是宝钢,但宝钢掌握的“砝码”则多了很多。

  “今年国家已经授权中钢协对外统一协调谈判,目前,中钢协已经把全国主要钢厂今年的铁矿石需求量汇总出来交给宝钢进行谈判,每个企业都不能对外分别谈,即使是谈量也不行。”单尚华表示,“所以三大矿山巨头谁先满足中方的条件,我们就先跟谁谈定,这也包括了总量的分配。”

  单尚华所指的“中方的条件”,主要是指铁矿石定价要与钢材价格的状况同步,“要考虑钢厂合理的成本和合理的利润,同时也要兼顾国内矿山的成本,保证他们开矿的积极性。”单尚华告诉记者,与钢材价格同步,并不是说钢价目前已经回到了1994年水平,矿价就也要回到1994年,毕竟目前铁矿石的开采成本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不过,今年的铁矿石价格首先应该回到2007年时的基点上来谈,“去年的行业形势过于混乱和特殊,2007年以前的市场才是比较理性的,因此至少要在2007年的价格基础上往下谈。”

  国内一家钢铁巨头的总经理则对记者透露,目前中方希望今年的铁矿石价格下降40%左右,不过矿山企业对这一降幅仍不能接受,不过,现在钢厂进口长期合同矿已经不在执行去年定下的高价,而是在去年合同价的基础上有了20%~30%的折让。

  由于目前钢材市场和铁矿石市场仍处于低迷中,三大矿山公司都希望等待市场恢复后再进行实质性的价格谈判,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更是明确表示,今年不会再达成首发价格,将观望两家澳大利亚公司的谈判结果再作决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也指出,今年摆在钢铁企业面前最大的经营风险就是原料采购成本能否与钢材销售价格相适应。“今年铁矿石供大于求是肯定的,如果有钱绝对不会买不到铁矿石,钢铁企业应该不要担心,而是应注意避免去年超量进口铁矿石的风险。”

  中钢协提交报告要求提高钢材产品出口退税

  面对行业寒冬,中钢协在上周五召开的部分常务理事单位生产经营座谈会上,向会员企业提出了限产保价、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建议,同时称已将提高钢材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报告递交到有关部委。

  中钢协预计,今年我国粗钢产量不会超过4.6亿吨,粗钢表观消费量4.3亿吨。

  单尚华表示,我国急需调整钢材出口政策,由于欧元、英镑、卢布、澳元、韩元等货币兑美元贬值,导致人民币升值,使以美元计价的我国产品出口削弱了应有的竞争力。据悉,中钢协有关调整出口退税的报告已递交到有关部委。此外,中钢协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反倾销调查等手段,抑制进口冲击。

  中钢协还要求企业坚持产品合理价位原则、价格可比性原则和优质优价原则;坚决反对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产品,要坚持低于制造成本不生产;钢铁生产企业与贸易企业要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

  西南期货 贾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