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指期货缺位 券商系期货公司无奈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1日 02:15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陈捷

  对于海通期货的总经理徐凌来说,这又是忙碌的一天。

  “不好意思,我只有二十分钟的时间接受你的采访,待会我们还要开会讨论新设营业部的事情。”面对前来拜访的记者,徐凌也表示无奈。

  2007年重新修订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取消了期货公司新设营业部的诸多限制(例如原本同一城市同一期货公司只可设立一个营业部,以及不允许同时申请两个营业部)而激起了期货公司的快速扩张。据悉,今年前三个季度至少有110家期货营业部拿到了获准筹建的批文,值得注意的是,以海通为代表的券商系期货公司在其中占据了近50家,成为了扩张大军中的主力。

  “扩张的背后,一方面与其财大气粗的券商控股股东密不可分,但另一方面也是在股指期货难以推出的现实面前,所做出的无奈选择。”一位业内人士对此分析道。

  无奈选择

  “当初我们就是为了股指期货而来的。”徐凌毫不讳言海通证券对股指期货的野心。

  2005年10月,海通证券以1700万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黄海期货(后改名为海通期货)56.7%的股权,成为期货公司第一大股东,曾担任海通证券成都营业部老总的徐凌被委派执掌海通期货。

  “收购完期货公司后,我们就着手迎战股指期货的推出,当时投入500多万搭建新的组织架构,另外花了600万左右的钱购买针对股指期货的软硬件设备,”徐凌告诉记者,“黄海期货的基础非常薄弱,在当时的期货公司排名150多位,几近垫底,我们只能在后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然而股指期货迟迟未推,令海通的初始投入打了水漂,海通期货的成交量排名在2006年底并无起色。“我们当时只想着做股指期货,根本没考虑在商品期货业务上的发展,毕竟原本的期货公司在商品上做得就很小。”徐凌坦承。

  残酷的现实让徐凌不得不转换思路,与其坐等股指期货的推出,不如先发展商品期货,为股指期货做练兵的准备。“商品业务上不去,即使不投入支出费用,一年也要亏几百万。”

  可是,以海通期货的基础,在短时期内发展壮大商品业务亟须资金的注入。这时,徐凌感受到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好处,2007年12月,海通证券与另两家股东按原有股权比例增资配股,将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变更为1亿元人民币。

  “今年我们的营业部至少会新增12家,而此前只有一家,”徐凌兴奋地告诉记者,“海通期货要在商品期货做得风生水起,我们已不为股指期货而活!”

  虽然,这也是一个无奈选择的结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