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市场风波未平 商品期货振荡寻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9日 08:25  北京中期

  铜:全球消费需求持续下滑

  在美国市场,铜的消费非常疲软。美国房地产价格继续下跌,9月份新房销售均价已经降至21.84万元,在这种背景下,新房销售和新房开工率仍以30%以上的幅度下降。非住宅建筑衰退加大了房地产的疲软。除了房地产外,美国汽车销售持续下降使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利润连续亏损,目前能否度过低迷期或政府如何救助成为主要问题。今年在美国铜消费最好的是电子产品,但目前其生产量增幅也开始下降。

  美国的铜需求越来越疲软,市场寄希望于2009年奥巴马政府的1500亿美元刺激计划会带动美国消费。

  在欧洲,10月份铜和铜产品定单出现大幅下降。因为铜价持续大跌,消费商停止采购转而消费库存,并等铜价前景进一步明朗。因为消费者以完成当前合同为主,线杆生产商表示近几周定单下降幅度达到50%。在欧洲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铜的消费前景仍然悲观。近期欧洲房地产疲态显现,德国房屋许可证增幅开始大幅放缓,西班牙房地产仍处于衰退之中。欧洲汽车销售连续5个月负增长更加大了欧洲铜消费的疲软之势。此外中东地区在新建线缆产能,这也对欧洲的出口造成威胁。

  欧美发达国家的铜需求占全球总需求的三分之二,如果发达国家需求出现放缓,必将影响全球整体铜需求,2009年这种趋势将更为严重,在看下中国情况:

  十一长假后中国铜价持续补跌和连续的跌停令铜的生产和消费企业都无所适从,中国铜现货市场交易冷淡,下游消费出现大量违约的现象,加工商因为库存未保值也损失惨重。中国最新的制造业指数表明中国制造业正陷向衰退,大量行业产能过剩,库存高企。据悉,10月份国内铜加工企业开工率大幅下降,少则减产3到4个百分点,多则下降幅度达到20%。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10月份,全国发电量绝对值同比下降0.82%。这不仅是今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也是自1999年以来出现的首次负增长。衡量电力运行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全社会用电量也出现负增长,10月当月全社会用电量下滑1.44%。目前国内许多地方的制造企业出现停产或半停产,房地产、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增速出现急剧下滑。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逐步呈现,后期基本金属市场低迷的氛围将较长时间内持续。

  从消费行业来看,电线电缆行业是今年表现最好的,但增幅已经较前几年有所放缓。从行业了解的情况,因为房地产表现不佳,建筑用电缆消费放缓。但因国家加大政府投资,进行铁路建设和城市化建设,这部分电缆会增加。从整体情况来看,电缆行业增幅虽有放缓,但仍会维持增长。从家电行业来看,9月份家电行业表现惨淡,主要用铜行业都处于减产之中,空调、冰箱、冷柜产量同比有5%―20%的降幅,出口环境不佳令行业进入冬天。

  综上,由于铜需求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面临严重的需求低迷期,而且需求低迷有望持续延续,2009年将为铜过剩最多的一年,后期铜市仍为偏空操作,逢高沽空为主要操作策略。

  铝:库存持续大增凸显需求低迷 铝价仍有下行压力

  伦敦铝在10月下旬的一波反弹之后,开始了新一轮的下跌走势,截至目前已跌至1900美元以下,国内沪铝相对外盘跌势趋缓,基本处于震荡区间下沿13500之上运行,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美国10月份零售额出现历史最大降幅,因担心失业的消费者在圣诞假期临近之际依然不愿大规模消费,继续减少汽车、家具和电子产品等一系列产品上的支出。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10月份零售额大幅下降2.8%。这是零售额连续第四个月出现下滑。9月份的零售额数据被向下修正为下降1.3%;初步数据为下降1.2%。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美国10月份零售额下降2.4%。10月份2.8%的零售额降幅创下了自1992开始编制该数据以来的最大降幅。此前的最大降幅出现在2001年11月,当时为下降2.65%。零售数据是反映美国消费支出的一项重要指标,而目前却反映出美国人削减开支的方向。消费支出在衡量美国经济活动的主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约占70%的比重。周五的数据显示,10月份汽车和零部件销售额下降5.5%,9月份汽车和零部件销售额下降4.8%。汽车销售占美国零售额的近25%的权重,零售额的低迷加剧也反映了汽车市场的需求不景气的程度,这将对铝需求直接造成打压。

  库存方面,LME铝库存目前已经在160万吨以上运行,不断大增的库存凸显了需求的低迷,SHFE库存也保持在20万吨上下未能消化。中国的原铝库存在过去六周已增加了逾50%,因需求下降,尽管冶炼厂已经因价格低迷而关闭了部分产能。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放缓忧虑已削减了海外及中国国内买家的铝制品订单,中国是铝制品的最大市场。铝库存料进一步增加,因北方各省进入冬季建筑项目需求将下滑,且加工工厂结束今年的出口订单。许多加工工厂尚未保证明年第一季度交割的全部出口订单,由于全球经济衰退。

  此前铝产品出口大幅下滑,此前政府在8月份对出口征收15%的关税。中国现货铝价格自7月初以来下滑了25%,自9月末以来下滑10%以上至目前每吨13500元左右,因国内需求疲软以及国际价格低迷,国际铝价已自7月创下的纪录高点下滑43%至每吨1,900美元上下。但近期财政部公布出口退税调整范围,其中涉及铝行业的调整为非合金铝制矩形板、片及带等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1%上调至13%。国家出台退税政策给铝价带来短期的利好刺激。

  综合供需基本面考虑,铝价后期仍保持一定的下行压力,因库存仍旧天量打压后市,铝需求大户汽车行业的状况依旧令人担忧,国内外工业生产的数据持续低迷,虽之前有部分铝厂减产,但力度有限,国内出口退税的刺激也只能昙花一现,铝价仍将维持震荡下行走势,重点关注13500 表现。

  锌:利好刺激反弹过后 锌价持续横盘整理

  有关锌市方面,锌价在前几日表现相对其他基本金属强势,因之前频有利好刺激,因锌价低位压力,国内两大锌冶炼厂珠冶和葫芦岛先后大幅减产提振锌价,而同时国内推出巨额内需刺激计划以基础建设为首要任务也对市场信心有较大的鼓舞,导致了锌价一度出现连续反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9.68,比9月份回落1.47点,比去年同期回落6.06点。该指数自2003年以来首次跌破100。值高于100为景气空间,低于100则为不景气空间。这也表明房地产市场低迷的状况仍在加剧。全国城镇储户最新问卷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未来三个月打算买房的居民人数占比分别比上季和上年同期下降一点八个和二点八个百分点,创调查以来的新低。

  财政部公布取消了镀锌窄带钢出口关税。我国出口镀锌板带占较大比例的是镀锌宽带钢(宽≥600毫米),1-9月出口镀锌板带累计总量为234.9万吨,镀锌宽带钢1-9月出口累计量达到225.8万吨,占96%;而此次取消出口关税的镀锌窄带钢,其1-9月出口量累计为9.1万吨,仅占总出口量的4%,因此对于镀锌板带出口影响不会非常大。

  由于锌下游消费的主要领域镀锌和镀锌合金的需求疲软,今年全年我国锌的消费增幅仅为4%,相较以往几年10%以上的增幅,增速明显放缓。目前,国内现货锌运行在9000元/吨左右,锌价已经跌穿了成本线,由于自今年起到明年有70-80万吨的产能已经建成未能投产,短期内锌价难以有较大反弹。而减产利好以及基建对供需影响将在较长时间内才能逐步显现,后期锌价依旧以横盘整理为主。

  天然橡胶:

  随着原油的不断下跌,与其相关性很强的天然橡胶价格也一蹶不振,同样面临着全球经济下滑导致的需求减少的窘境。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汽车业所遭受的重创,面对这场25年以来最严重的汽车市场危机,通用汽车宣布,其第三财季净亏损25亿美元,同时,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正在寻求获得500亿美元的联邦贷款。而丰田汽车上周也将获利预估下调超过50%。可怕的是这场危机对于汽车业的影响还在进一步加深,仍未见底。

  金融危机导致了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缺的局面,而避险情绪的升温令低利率的日元和美元收益匪浅,美元指数不断走强,目前已接近90关口附近。而美元兑日元汇率更是一度升至1:91.04。这对于东南亚主产区以美元报价和以日元报价的东京期胶来说无疑是个双重打击。

  虽然中国政府近期宣布的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需求预期,致使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期价普遍出现反弹的走势。但这毕竟是一个长期计划,而且也难以转变全球疲弱的经济形势。面对不断下滑的胶价,东南亚主产国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已经同意在2009年减产总计21.5万吨,旨在支撑橡胶价格。方法主要是砍伐老树并种植新树,因为橡胶树的生长周期大概在5-7年。但这一方法或很难提震胶价,老树可能对产量只产生极小的影响。

  此外,昨日财政部发布了最新通知,明确了3770项提高退税率的商品的具体范围,将轮胎等部分橡胶制品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9%。但这一利好在沪胶上仅表现为期价的冲高回落。因为快速恶化的国际汽车产业,需求正在大幅走低。所以出口退税率的调高将对胶价支撑有限。加之仍处于不断寻底过程中的原油价格,预计沪胶期价近期仍将以弱势区间振荡为主,以等待市场进一步的明确指引。需要注意的是,胶价近期对于原油以及股市和汇市的变动较为敏感。目前沪胶主力903下方支撑位分别在12500元和11800元附近,上方阻力在14000元一线。

北京中期 李哲 吴峥峥 陈越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