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指期货缓行背后:避免助力热钱出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3日 00:33  中国经济时报

  国际金融动荡后势难料 在华外资抽身迹象明显

  本报记者 曲瑞雪

  9月18日晚,中央部委“三箭齐发”救市,19日A股惊现大盘指数涨停奇观。欣喜之余,多方人士仍对后市表示忧虑:如果随后没有持续的重大利好措施跟进,此次暴涨很可能只是短期反弹,昙花一现而已。

  监管层希望股市止跌企稳的决心是显见的,那么如何出拳才能维护救市成果呢?这成为上周末市场最大的猜想。本报记者了解到,市场中“股指期货是‘救市王牌’”“融资融券箭在弦上”的呼声再次高涨,似乎一推出做空机制,中国股市从此就真的不会再有暴涨暴跌,中国股民从此就安稳了。

  殊不知,还有人比中国股民更渴望股指期货。

  一位服务于外资投行的经理人在与本报记者谈话中反复提及,“他们”(外资)最期待的就是中国推出股指期货。据该人士分析,融资融券还在次之,因为杠杆比例比较小,融资融券不如股指期货赚钱快。

  “而中国监管层迟迟不肯推出,一是因为技术准备上确实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另一个原因就是外资太急切了,监管层怕出事。”这位经理人表示。

  “将助力热钱撤离”

  美国金融市场风雨飘摇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近期在华外资撤出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9月中旬,摩根士丹利突然发布“看空中国楼市”言论,随后其计划出售所持有上海多处物业的消息便曝出。此举迅速引发了上海高端物业大跌,震惊了房地产业界。

  外资不计成本的抛售同时发生在证券市场。同花顺Topview周报指出,从上证指数及银行板块的周K线来看,上周市场最大的空头无疑是QFII,虽然A股价格已跌至极低水平,但QFII受困于后院起火,无奈之下只得以“地板”价大幅割肉A股。

  深受金融海啸冲击的外资金融大鳄此刻“甩卖”在华资产意图显见:国际金融市场人人自危,大摩等“后院起火”,为求自保而纷纷甩卖海外资产套现,以应对危机,避免成为下一个“雷曼”。“至于其配合发布‘看空中国楼市’报告的伎俩,他们已经多次使用,真假尚难辨别。”市场人士对大摩等屡次自相矛盾的“投资报告”显然不满。

  专家指出,QFII离场A股说明外资已经将规模巨大的在华资产列上甩卖表。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最近撰文警告,强调必须警惕热钱套现撤出的远期风险。

  “国际上次贷危机正在继续深化,在收入锐减的情况下,如果海外机构投资者、外资企业等为了弥补总部损失而大举出售在华资产,把资金调回母国,人民币汇率将受到沉重的向下压力。国际游资认为中国大陆汇率和资产市场收益到顶而套现带来的压力以及热钱出现大规模回流,可能给中国金融秩序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梅新育称。

  热钱抽身很可能拖垮中国经济,而股指期货将会为热钱迅速出逃提供便利。

  “在没有做空机制之前,任何人想在股市里赚钱都会比较麻烦,从建仓到抛售会增加很大的成本。而通过做空赚钱的效率最高。此时正值外资“后院起火”,股指期货的快速赚钱效应对其意义更为重大。”昨日,宏源证券结构融资部总经理宋鸿兵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

  他认为,在国际金融局势稳定、形势明朗之前,中国一定不能推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

  “如果我们的市场有做空工具,外资在撤离时绝不会是‘割肉’离场这么简单。他们是玩金融衍生品的高手,抛售股票的同时,会在期货市场上大肆做空A股。对其而言,股市割肉的损失,与通过股指期货的杠杆放大后的收益不可同日而语,挣到钱后外资出逃会更加迅速。”宋鸿兵说,股指期货本来就不是救市工具,当前局势下推出更会让中国经济遭受重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