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A股又闻股指期货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0日 17:34  东方早报

  东方早报理财一周报记者/王乐平

  脆弱的A股市场在救市刺激下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暴涨,同时也传来了股指期货择机推出的声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姜洋18日表示,监管层将根据股票现货市场变化和股指期货模拟交易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完善股指期货上市的准备工作,更加稳妥地推进期货市场创新。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在全球的蔓延警示中国,金融创新必须适度,必须与市场的接受程度和投资者的接受能力相协调,与监管能力相适应。姜洋表示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新兴市场的兴起,特别是面临大宗商品和金融资产的剧烈波动,越来越多的产业企业、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机构利用期市配置资产和管理风险,使期市的发展与创新达到前所未有的阶段,也使市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深刻变化,影响力大大增强。

  “政府终于开始有所行动了。”市场一片惊呼。但是依旧有不少机构表示,如此利好还是难以让脆弱的A股市场从目前的“泥潭”中彻底地摆脱出来,大盘很可能在短期利好的刺激下,经历短暂的上涨后最终向1500点的“深渊”跌去,而要让A股彻底地发生扭转,证监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的推出才是维护市场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则显得更加重要。

  “必须拥有定价权”

  “我们必须拥有定价权。”上海一家期货公司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总向记者表示,推出股指期货已变成当务之急。他表示,当推出国内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筹备工作进行得紧锣密鼓之时,境外便开始暗流涌动。国内一直没有股指期货,这将严重影响国家对A股指数的“定价权”,影响国内的经济安全。

  事实上,一直以来不少境外交易所对中国A股市场这块香醇硕大的奶酪已是虎视眈眈。

  据了解,当2003年12月8日,香港交易所推出H股股指期货以后,2004年10月19日,以中国H股指数为标的的指数期货便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出现了。而当2005年5月23日,香港交易所推出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期货及期权时,次年的9月5日,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便在新加坡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标的指数从H股到N股再到A股,境外机构步步逼近,目标直指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价权。

  “前车之鉴”的警示

  中国并不是第一个被成熟资本市场盯上的国家。1986年,当时的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不顾日本反对,抢先推出Nikkei225 股指期货,对日本的股票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试图以大阪50股票期货合约相抗衡失败后,1988年日本终于在本土也推出了Nikkei225股指期货,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交量始终落后于新加坡。

  1997年,新加坡交易所如法炮制,“抢跑”台湾市场,率先推出了MSCI台湾指数期货,与一年后推出的台湾证券交易所加权股指期货相比,其占尽了“先发优势”。2005年6月底,新加坡交易所又将MSCI台指公开喊价交易制度改为电子交易,并延长了交易时间。许多台湾投资者在台湾股市与期市收市之后,进入新加坡市场进行操作。产生的价格信号对第二天台湾股指期货及股市开盘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台湾股市与期市变成了新加坡市场的“影子市场”。正是由于新加坡市场这种宽松的交易与监管制度以及国际化的投资者参与,台湾地区期指市场定价功能长期受制于新加坡市场。

  监管的困境

  当一个市场在本土金融监管系统之外, 但又对本土市场有显著影响时, 其安全隐患是显而易见的。股指期货在境外市场上市,本土市场金融监管制度和法规就显得对其无约束力。一旦境外市场发生不利的突发事件, 或者存在操纵市场的行为,进而将引起本土市场价格剧烈波动, 这无疑会给本土金融市场稳定性带来冲击, 给监管带来不利影响。

  当境外率先推出股指期货的情况下, 本土监管当局将陷入一种两难境地。如果允许本国投资者进行境外股指期货交易, 由于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则很可能将国内股票市场的定价中心转移到境外期货市场上。如果严格限制本国投资者参与境外股指期货交易,而境外投资者可以在两个市场间自由交易,对冲风险,进行套保或套利,这样国内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将处于不平等地位, 监管当局也无法有效管理本国的股票市场。

  日本、台湾地区在新加坡推出股指期货之初,都限制本国和该地区投资者参与交易,然而,一年以后,均不得不放开限制,却陷入被动,监管部门丧失控制权。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还只是在一定程度内进行开放。面对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的推出,中国国内投资者尚不被允许参与交易。但限得了一时,限得了一世么?这又将活跃另外一个市场,那就是“地下黑市”,“地下黑市”的产生又将给我们的监管层带来无尽的烦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