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方世圣:放开涨跌停 股指期货尽快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6日 12:02  东方早报

  我觉得做期货最重要就是要遵守纪律,看得准没什么了不起的,你能够遵守纪律,能够适时止损才是一个正确的投资方式。因为期货跟股票不一样,不能有侥幸心理。

  我们常讲,‘屋顶不卖,地板不买’,你不要尝试抓反转抢反弹,没有人那么厉害的。我常讲宁可少赚点也不要亏掉,风险越大的投资,交易的时候越要用保守的心态。像吃鱼一样,去头去尾吃中间。”

  ——方世圣

  东方早报理财一周报记者/林奇

  东证期货副总经理方世圣,中国大陆期货公司中首位来自台湾地区的高管。

  三年前,他放弃了台湾的百万年薪,投身于上海期市;现在,拿着每月“够吃饭”的工资,在上海期货市场打拼,只因为他相信“这是一个机会!”

  “大约在2003年,我在台湾的一个做服装制衣的客户同我说,要同大陆的企业做棉花原料生意,让我帮他关注一下当地的价格。当我向当地企业询问价格时,才发现原来在五年前大陆的现货定价已经开始参照期货价格,在期货价格的基础上升贴水报价。”方世圣回忆道。

  此后,方世圣便一直通过网络关注大陆的期货定价。

  “你看到过商品的交割仓库吗?我也是近几年才有机会看到交割库的!”当方世圣谈到商品交易时,来上海的想法情不自禁冒了出来。“我1994年正式在台湾从事期货交易,做豆子、铜、铝等,可是我从来也不知道我每天做的这些商品到底长什么样。是不是很讽刺?直到我到上海工作后,也就是干期货干了十年之后,才有机会看到商品长啥样,交割库到底怎样。”

  “有一次去日照出差,那里正好有一个大豆的交割仓库,我才知道(交割库)原来是个很大的桶,建在海边,由船运来交割入库;出库时,只要桶下的开关一开,交割的大豆就能‘哗哗哗’地流出来!”方世圣形象地比划着。

  或许就是因为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大陆商品期货市场所独有的魅力,擦出了方世圣投奔上海期货市场的“火花”。

  我来上海“赌”前途

  理财一周报:您曾经说过上海市场非常大,自己跳到了一个大池子里,什么原因使您下定决心辞掉高薪工作来上海闯荡?

  方世圣:我个人觉得一个好的金融服务业,肯定是建立在一个好的实体产业的基础上的。如果实体产业不好的话,金融业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台湾地区的实体产业也很发达,但是由于一些政治上的问题,促使台湾地区的产业是在逐渐萎缩的。而且台湾地区的产业太过偏向单一的电子产业。内地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以后,实体经济不断蓬勃发展,但相对来讲,金融服务业算是比较粗放的原始森林,我就是看准这样一个机会,来赌一把自己的前途。没想到运气也比较好,来了之后这几年金融市场快速发展。

  理财一周报:对于您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监管部门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方世圣:这个是没有的。我自己也是安分守己的,只做我专业的东西,其他的没什么。

  理财一周报:您觉得上海的期货市场跟其他地方比有什么特点?东正期货和东方证券是什么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