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国内需求速度加快 支持棉价进一步上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2日 00:55 瑞达期货

国内需求速度加快支持棉价进一步上涨

  郑棉自7月中上旬国储“抛棉”后便展开调整,一方面由于前期涨幅过大而进行技术性修正;一方面“顺应”国储调控棉价行动,说明政策调控的重要性与作用。

  笔者认为,短期而言,棉价处于整理,而中长期而言,棉价仍将继续震荡走高。

  近期郑棉主力801合约呈现区间整理走势,围绕15000元/吨的整数关口震荡,7月16日最高曾达15475元/吨,7月20日最低到达14810元/吨。目前期价在14800附近有比较强的支撑,期价也靠近了30日均线位置,预计后期充分整理后将在30日均线的支撑下,重新展开上涨。

  郑棉期价从5月份连续上涨2个多月,幅度超过1千元/吨,在短期价格涨幅过大的情况下,国储的抛棉行动抑制了棉价的上涨热情,使得郑棉期价展开调整。但由于现货棉花价格仍小幅度持续上涨,所以,郑棉期价也难以大幅度下跌调整。笔者预计在“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情况下,郑棉期价将继续维持区间整理,待充分整理后选择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大。

  一、现货持续走高,支持郑棉期价

  棉纺厂库存减少导致当前棉花价格疯狂上涨。为了维持生产正常运营纺企只能顺价采购,但为了经营准备增加进口棉比重。

  截至6月末,国内43%的企业已没有棉花库存,较5月增加了10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个百分点。存棉企业中,1000吨以下的零星库存企业有所减少,1000-5000吨以上的中等库存企业增多,5000吨以上的高库存企业基本未变,这反映出6月企业销售的一些特点:低库存企业销售相对积极,部分已经清理完剩余库存;中高库存企业惜售严重,销售缓慢;另有一部分企业通过吸收各地零散存棉,扩大了存棉量,跻身中等规模企业行列。

  调查结果显示,存棉企业中,高达84%全部存储地产棉,其余地产棉、新疆棉、外棉均有存储,11%企业外棉存储比例超过50%,5%的企业新疆棉存储超过50%。由于地产棉的性价比优于新疆棉以及滑准税下的外棉,在市场上越来越呈现出“物以稀为贵”,因此棉企也乐于存储。

  棉纺企业备库上的不合理以及目前“大众性”的抢购也导致目前现货棉花价格的持续上涨。

   国内需求速度加快支持棉价进一步上涨

国内328棉价格走势图。(来源:瑞达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二、国内需求旺盛,棉花产需缺口存在

  预计2007/08年度的消费量1050万吨,同比增幅有限。产量方面比较乐观,预计达到750万吨,更有预测显示产量将达780万吨。产量激增主要来源于对新疆数量的预测,即至少250到280万吨。假如期初库存保持不变,当前产需缺口约300万吨。中国棉花的缺口将进一步拉大,到2010年,棉花供求缺口将在1700万吨左右,或许将有七成左右的棉花靠进口解决。棉花供求缺口将是中国纺织行业今后长期面对的主要矛盾。

  印度可能是弥补中国的缺口第一选择。据悉,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今年10月将组织代表团前往印度古吉拉特邦拜访。

  1、纱产量增速保持平稳

  今年以来,尽管受到生产成本增加、纺织品出口不利等因素的影响,但是我国纺织生产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纱产量增速比较稳定。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7年6月,全国纺纱产量为183.4万吨,环比增长11.8%,同比增长19.4%。今年上半年累计纱产量927.3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9.51%。 2006棉花年度(2006年9月-2007年6月)累计纺纱1564.37万吨,较上年度同期增长20.5%。

  2、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恢复到去年水平

  6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继续上升速度再次加快,增长幅度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但是由于受到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汇率升高、外贸环境不明、国际竞争加剧等多种因素影响,今年前半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波动较大,1-6月累计出口增幅小于去年同期,预计今年全年出口增幅将有所减缓。据海关统计,2007年6月份,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161.97亿美元,较上月增长23.06%,较去年同期增长24.45%。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45.87亿美元,同比增长5.11%,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6.09亿美元,2007年1-6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735.47亿美元,同比增长17.46%,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252.3亿美元,同比增长9.94%,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483.18亿美元,同比增长21.82%,同比增长34.2%。

  三、国家轮换部分储备棉投放市场平抑棉价

  针对近期国内棉花市场资源偏紧,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为保持价格平稳,国务院有关部门决定,从7月16日起以公开竞卖方式轮换部分国家储备棉投放市场,轮出数量暂定为30万吨。其中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现存的1995-1997年度储备棉18万吨,竞卖底价为11000元/吨,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2001年度、2003年度储备棉12万吨,竞卖底价为13000元/吨。

  据统计,截至7月24日,国家储备棉总共销售91022吨,成交总额接近12.6亿。截至7月24日国储棉竞卖进入第七天,连续四天出现下跌的成交均价终于有所反弹。24日,近万吨国储棉顺利卖出,成交均价为13734元/吨,较周一上涨123元/吨。这是自7月18日以来,国储棉拍卖均价首次上涨。国储棉第七天的竞卖于24日19时20分结束,预拍的10464.105吨储备棉全部售罄。成交最高价为14340元/吨;加权平均价为13734元/吨,较前日上涨123元/吨;平均等级为4.26级,较前日提高0.01级。有分析师表示,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国内库存吃紧。

  国家储备棉轮出对棉价的影响只是短暂的,长期而言,棉价的涨跌仍取决于总体的供求关系。

  四、国内外棉的技术走势分析

  (郑棉日线图)

   国内需求速度加快支持棉价进一步上涨

郑棉日线走势图。(来源:瑞达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郑棉指数已经突破从2006年2月份见高点以来构造的一个大下降三角型形态,后市上涨空间已经打开。目前有技术性调整迹象,目前位于14700——15350元/吨之间震荡。理论上预计可上涨至16000元/吨。投资者可于区间下沿(接近14700元/吨)做中长线买入。

  当前全球棉花供需基本平衡偏紧,因此棉价维持在相对均衡的区域内震荡上涨。由于棉花产量相对稳定,而未来需求的持续增长将使得总体库存进一步减少。特别是国内需求速度加快,这将支持棉价的进一步上涨。

  瑞达期货  肖永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