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郑糖研究:酒精扩产与政府收储难挡增产压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 01:25 金瑞期货
——2007 年下半年食糖市场分析 2007 年上半年,NYBOT11 号原糖承接去年的下降之势,一路下跌,频创新低。除去年9 月底至11 月份出现宽幅整理行情,并呈现出反弹苗头外,多头几乎毫无招架之力。所不同的是,今年的下降速度要小得多。上半年的下降幅度累计为2.5 美分/磅,仅是去年全年下降幅度的20%。(见图一)。国内市场上,郑州期糖在国家与地方收储政策预期下,与去年9 月至今年3 月出现强劲反弹后,现在大有恢复下降的势头(见图二)。 面对食糖市场熊市,主要生产国扩产酒精、采取收储政策,并没有使食糖市场的熊市得到改观。本报告在分析研究这些措施对食糖市场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基本面变化特征,研究认为产量快速、大量增加将使下半年国内外食糖市场继续保持熊市。国内市场收储计划可能落空,将使郑州食糖市场出现补跌行情。 图一 2006 年5 月—2007 年7 月 NYBOT11 号原糖C3 价格不断创出价格新低
图二 2006 年5 月—2007 年7 月 郑州期糖C3 价格不断创出价格新低
一、食糖过剩形势下的市场选择 2006/07 营销年度,世界食糖产量大幅增加,供应过剩。迫于市场压力,主要生产国一方面扩大酒精生产规模;另一方面不断加大政府调控力度。 1、选择之一 ——扩大酒精生产 燃料酒精是目前国际上受欢迎的汽油替代品。燃料酒精是用粮食类(如玉米、小麦、高粱、木薯等)或糖蜜、植物纤维等作原料,通过生物发酵脱水等技术生产的纯度99.5%以上的无水酒精(亦称无水乙醇),由于含水量低,可与汽油以一定比例混配,用作燃料,故称作燃料酒精,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甘蔗酒精是最重要的燃料酒精。 在甘蔗原料生产过剩的情况下,由于食糖具有能源属性,利用甘蔗原料生产燃料酒精,是很好的抉择。尤其是在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酒精用甘蔗的比例大幅增加,一方面有利于缓解食糖的过剩状况,另一方面,又能有效满足能源的有效需求,这是对于两个市场能实现双赢的选择。但这种市场行为,对缓解食糖市场过剩的状况仍然有限。 2、选择之二 ——加强政府调控 今年上半年国内外食糖市场上,最显著的变化是主要生产国政策调整十分频繁。面对国际市场上食糖的熊市,印度、俄罗斯、中国政府频频出台利好的调控政策。这些利好政策难以阻挡食糖的熊市势头。 1)、印度 2006/07 营销年,印度食糖产量大幅增加。今年9 月份结束的06/07 制糖年印度的食糖产量将从05/06 制糖年的1,930 万吨急剧攀升到接近2,700 万吨的水平。为了削弱国际糖价下跌对糖厂造成的冲击,今年上半年印度政府先后出台了食糖出口运费补贴、收储和放宽食糖出口数量限制在内的一揽子财政援助计划。 2、俄罗斯 过去两年高糖价已导致06/07 制糖年俄罗斯的甜菜糖产量大幅提升,创下了326 万吨的历史新高,可以满足俄罗斯食糖总需求的50%以上。为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估计未来数年俄罗斯还要继续从海外进口相当数量的食糖。2007 年以来大量外国产原糖涌入俄罗斯,冲击了其食糖市场。虽然2005 年10 月份以来俄罗斯原糖进口关税高达140 美元/吨,但俄罗斯现仍在讨论将进口关税提高到250美元/吨。如果政府批准提高原糖的进口关税,决定将从2008 年1 月1 日开始生效,为期5 个月。这促使俄罗斯进口商赶在新的政策实施前加大进口力度。 3、中国 针对06/07 营销年度国内食糖产量大幅增加的状况,国家发改委、广西区政府分别制定了收储计划,3600 元/吨一线启动地方储备收储,3500 元/吨启动国家储备收储。 结论:主要国家加大燃料酒精生产力度,以及采取国家收储、生产国补贴出口、消费国增加进口等措施,这些因素对食糖价格均应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但并没有物化为食糖价格的上升。相反,国际市场食糖价格连创新低,郑州期糖价格反弹后大有恢复下降势头。那么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于市场的,研究其影响机制,将有助于我们对食糖价格后市演化的认识。 二、市场选择难撼熊市 利用甘蔗作为原料生产燃料酒精,对改善食糖市场供需平衡究竟有多大作用?政府的调控政策对国内食糖价格及国际市场价格作用过程及机制及其产生的终极结果如何?研究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于市场的,研究其对价格的影响机制,将有助于我们对食糖价格后市演化的认识。 1、食糖的能源属性 1)、燃料酒精市场前景 面对石油价格处于高水平运行状况,美国、欧盟、中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不断加大燃料酒精生产。国际知名分析机构F.O.Licht 称,2007 年全球燃料酒精产量可能达到创纪录的4980 万立方米。最大的生产国预计是美国,产量将达到2460 万立方米,2006 年为1830 万立方米;其次是巴西,产量将达到1880 万立方米,2006 年为1670 万立方;中国燃料酒精产量估计为160 万立方米,2006 年为130 万立方米。 2)、原料多样化使其对食糖价格支撑作用大打折扣 甘蔗酒精是最重要的燃料酒精。甘蔗酒精的开发应用无疑有利于减缓食糖市场供应过剩状况。以巴西为例,据6 月份巴西国家商品供给公司(Conab)预测,07-08 制糖年巴西的甘蔗总产量可望达到5.28 亿吨,其88.2%即4.682 亿吨甘蔗将用来生产食糖和酒精。其中2.366 亿吨(约占食糖和酒精用蔗总量的50.5%)甘蔗用来生产酒精,2.316 亿吨甘蔗用来生产酒精(约占食糖和酒精用蔗总量的49.5%)。07-08 制糖年巴西的酒精产量可望从06-07 制糖年的176 亿公升上升到201 亿公升,其中含水酒精从06-07 制糖年92 亿公升上升到106 亿公升,无水酒精从84 亿公升上升到94 亿公升。而食糖产量可望从06-07 制糖年的3,000 万吨上升到3,130 万吨。 酒精产量增长远大于食糖产量增长。随着巴西双燃料汽车的数量日益增多,巴西市场对酒精的需求也俞发凸现,因此就需要大量的甘蔗来生产酒精。到2007/08 年,估计在巴西的中南部地区约有53%-54%的甘蔗将用于酒精生产,远远高于上一榨季50.1%的用蔗比例。同时,巴西政府也已经把在当地汽油中混入酒精的比例从此前的23%提高到25%,这就意味着每年需要额外再增加5 亿公升的酒精消费量。 但值得指出的是,燃料酒精的生产原料除了甘蔗外,还具有多种选择。如玉米、小麦、高粱、木薯,以及糖蜜、植物纤维等均可作为燃料酒精原料。同时,选择何种原料来生产燃料酒精,取决于各个国家自然资源状况。巴西土地辽阔,适合种植甘蔗,且其石油资源匮乏,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是其最佳选择。美国主要以玉米作为原料生产酒精。对于我国,每年食糖产量满足需求尚有缺口,多年来年进口量居于100 万吨左右,以甘蔗生产燃料酒精将会受到原料来源限制。 目前,我国燃料酒精原料以玉米为主,同时,木薯和陈化粮也构成部分原料。原料多样化和资源差异使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受到一定制约。因此,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其对食糖价格的支持作用,并不完全随燃料酒精市场的扩大而增加。 3)、基本建设周期对甘蔗作为燃料酒精原料的制约 理论上来讲,由于甘蔗可用于生产燃料酒精,那么食糖价格与原油价格之间就应该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事实上,自2005 年4 月至2006 年2 月,NYBOT11号原糖价格与纽约原油保持了较好的联动态势。在原油价格上升过程中,原糖价格总体上能与原油价格保持大体一致的趋势(见图三),郑州期糖价格于2006 年初上市,也基本能够反应二者之间的关系。但2006 年5 月纽约原油剧烈调整 图三 2004 年8 月—2007 年7 月 NYBOT11 号原糖C3 价格与纽约原油C3 价格比价图
后,于2007 年1 月重拾上升势头,且持续到2007 年7 月份以来,原糖价格并没有继续与原油价格保持同步。纽约原油C3 价格从2007 年1 月51.70 美分/磅反弹到7 月初73.00 美分/磅一线的过程中,NYBOT11 号原糖价格一直不断创出新低,或保持低位震荡。这就与理论上的判断发生冲突。众所周知,当原油价格回归到一个较低的价位水平之际,就会对糖市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尽管油价已经从去年夏季的高价位回落到目前的区间内运行,仍然还是处于相对高于前几年的价位水平,高位油价上升难以对糖价起到带动作用。 这种现象说明,自2005 年4 月至2006 年2 月原糖价格总体上与原油价格之所以能够保持同步,是投资者基于理论上的分析认为,由于甘蔗可以作为燃料酒精原料,在原油价格上升过程中,有理由认为食糖价格也应该上升,从而推动食糖价格与原油价格保持同步上升。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商如果考虑到二者的正相关关系,能够利用足够多的甘蔗生产燃料酒精,使食糖供需平衡状态与原油供需平衡状态保持同步变化,那么纽约原油2006 年2 月开始剧烈调整,于2007 年1月重拾上升势头,且持续到2007 年7 月份以来,食糖价格仍然会与原油价格保持比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而事实是2007 年1 月以来,二者并没有继续保持步调一致。这说明自2005 年4 月至2006 年2 月,虽然食糖价格与原油价格总体保持一致的上升,但市场上并没有足够多的甘蔗用于生产食糖,使食糖供需平衡状态与原油供需平衡保持一致变化,此间食糖价格的上升并没有得到食糖基本面变化的支持。 燃料酒精项目基本建设周期是食糖供需平衡状态与原油供需平衡保持一致变化的重要原因。燃料酒精厂基本建设周期一般为三年。2005 年4 月至2006 年2 月原油价格上升所提供的时间,并不足以满足燃料酒精厂建设的时间要求,从而导致此间难以有足够的甘蔗用于生产燃料酒精,达到改善食糖市场供需平衡状态目标。这样,导致食糖的能源属性对食糖价格的支持作用也大打折扣。2006年2 月以来,食糖价格难以与能源价格同样保持高位震荡的态势。 2、政府调控对市场的作用过程及结果 与去年相比,国内市场上,食糖储备政策仍然是市场上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只是今年的储备政策是收储,而不是抛储,二者调控市场的方向完全相反。 1)、收储政策 (1)、国家收储政策 3 月初,在2007 年中国糖业协会产销形势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通报了国家对食糖市场的宏观调控意见。当时认为,根据全国糖业协会对全国产糖量1120万吨的预计,作出了消费量在1090 万吨的预计,产大于需30 万吨。加上40 万吨的古巴糖,40-50 万吨的进口糖,食糖产销形势比较严峻。提出了要保持国内食糖市场基本平衡,避免价格过度下跌,第一项措施:收储,古巴糖全部入库; 第二项:国产糖也部分收储,以广西价格3500 元/吨为国家收储价;第三:进口从严;第四:糖精继续限产限销;第五:主产区要负起责任,要保证农民糖料款的及时兑付;第六:加强全国食糖的管理。一旦出现价格下跌,国家的收储就会启动。 (2)、地方收储政策 2007 年1 月底,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2006/2007 年榨季第一次工作会议决定启动地方食糖收储计划(第一期)。收储时间为第一期收储从2007 年1 月25 日至2007 年2 月28 日。收储数量为第一期40 万吨。收储价格为:以市场一级白砂糖现货价格低于3600 元/吨为收储价格启动价位;当市场一级白砂糖现货价格低于收储价位时,按3600 元/吨收储;当市场糖现货价高于收储价位时收储暂停。 该计划下达后,收储计划尚未实施,糖价即合理回升且平稳运行。至5 月底,面对食糖价格下将态势,广西地方政府在该区食糖销售已完成任务58%的情况下,为引导市场糖价平稳运行,增强商家和用糖企业采购信心,促进销售,实现榨季工作预期目标,再次强调实施地方食糖储备是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本榨季开榨之初既定的政策,只要市场一级白砂糖糖价低于3600 元/吨时,立即启动收储。 2)、收储政策对市场的作用 (1)、市场价格位于收储价格之上时的作用 当市场价格位于收储价格之上时,无论国家收储政策,还是地方收储政策,对市场的支持均是心理上的。它增强了市场多头的信心。市场价格会形成高于供需平衡状态所决定的价格之上的价格泡沫。因为此时虽然出台了收储政策,但并没有实施,对改善市场供需平衡状态没有实质作用。事实上,去年9 月至今年3,在外盘糖价不断下降的过程中,郑州期糖保持了较好的反弹上升态势。同时,生产比较集中的区位特征,使大型生产商在政策引导下保持惜售心理,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价格,这进一步强化了收储政策对市场形成的心理作用,放大了收储政策形成的市场泡沫。 由于国家贸易政策对食糖保护程度较高,国内市场利好有可能形成上升行情,但由于国内外市场是相通的,国内收储对食糖价格的利好作用仍然受到国际市场行情变化的制约。即国内外食糖价格背离是有限度的。当国内外食糖价格背离到一定程度时,国内市场利好因素的作用并不一定表现为价格的上升,而是表现为国内外比价的上升(见图四)。事实是,3 月份以后,虽然收储政策没有改变,但郑州期糖并不能继续维持反弹势头,而是恢复与外盘保持同步下降的态势。 一国收储政策改善的主要是本国市场状况,对国际市场的改善程度较小,改变不了国际市场预期,及熊市势头。最终,在外盘持续下降状态下,国内市场会恢复与外盘保持同步下降的势头,收储利好只是起到推迟市场过剩矛盾的爆发时间,减缓下降速度。 图四 2006 年5 月—2007 年7 月 郑州期糖与NYBOT11 号原糖C3 价格比价图
(2)、收储价格来临时的作用 收储价格来临时,如果实施收储政策,那么食糖价格能否维持在收储价格之上,以及维持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收储政策改变市场供需平衡的程度,以及外盘价格继续下降的幅度及时间。关于3500 元/吨的收储政策在以前的多次会议上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已作了表态确认。但坦率的说一次30 万吨的收储难以改变市场的中长期供求关系。国家的收储政策等于给销区经销商一颗定心丸,这也是国家给销区中间商画出的底线,但是能不能产生效果,还要看终端消费,换句话说,如果这30 万吨收上去后,糖厂普遍感觉到库存压力减轻了,那么糖市的主动权将在糖厂手里,糖厂手里的货松一松紧一紧将对价格产生影响;如果这30 万吨收上去后,糖厂感觉库存压力依然很大,那么糖市的主动权将在终端消费者手里。 那时候,糖价可能会继续下跌,届时国家可能会继续收储,因为新榨季来临,如果新糖老糖一起上,糖价会下跌更快。对于广西地方收储,其对市场的作用效果与国家收储产生的效果一样。 目前问题的焦点是国家和广西地方政府收储计划能否顺利实施。5 月23 日,广西区政府已决定启动区政府收储计划。从有关方面获悉,截止7 月11 日广西地方收储仅在广西糖网065 交货期接收了食糖12935 吨,全部为广西糖。前期有传闻云南糖厂和糖商会在广西糖网大量卖糖,从交收结果看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收储量与原计划相差很大。6 月28 日,现货糖价跌穿3500 元/吨,但并未见国家采取收储行动。目前来看,收储计划的实施,有些雷声大,雨点小。这种情况下,郑州期糖价格将会出现补跌行情。这是对收储政策未能实施的正常反映。 结论: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受到原料多样化、资源差异和酒精厂基本建设周期的制约,它对食糖价格形成的支撑作用是有限的、有条件的。国家收储政策对食糖价格的支持面临能否有效实施及其实施效果的困扰,利多不能兑现,将导致郑州期糖价格出现补跌性下降行情。 三、供需平衡是决定市场的永恒力量 事实上,造成国际糖价下跌的原因非常明了,就是全球出现大量供应过剩的局面所致,特别是由于印度和巴西等一些主要甘蔗产区的产量明显提高,使得全球糖产量激增。糖价对大量过剩的局面做出反映需要一个过程,而现在的价格水平稍显滞后了,眼下市场上最需要的就是在短期内能够在天气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全球的食糖产量有所下降,让市场重新回到供需平衡的状态来。国内市场面临同样的产销压力。 1、国际市场供应压力持续增加 不可否认,2006/07 年榨季的甘蔗产量将明显高于本榨季初所预计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印度的产量将会大幅增加。根据目前的预计,06/07 榨季全球的蔗糖产量将达到1.301 亿吨,高于前期预计的1.244 亿吨,也比上一榨季生产的1.092亿吨的水平要高。其中,非洲地区的产量为920 万吨,约占总量的7%;中美洲和北美洲的产量共为1500 万吨,约占总量的12%;南美洲的产量为4020 万吨,约占总量的31%;亚洲地区的产量为6040 万吨,约占总量的46%;大洋洲地区的产量为530 万吨,约占总量的4%;据此数据,亚洲和南美洲两地区的产量就达到1 亿多吨,占全球蔗糖总量的大部分。 全球糖产量预测表 单位:原糖,1000 吨
世界各国甜菜糖产量预测表 单位:1000 吨
另外,全球甜菜糖产量预计将从上一榨季的3850 万吨降至今年的3670 万吨,产量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欧盟实行糖业改革后其甜菜糖的产量有所减少,不过,这部分减少的产量可以从俄罗斯、乌克兰和中国方面所增加的产量中得到一些弥补。 2006/07 年全球糖产量的大幅增加导致产糖国面临着很大的过剩压力,国际市场的糖价也陷入了一场危机之中,而那种希望所有过剩的甘蔗产量能够被增长的酒精消费量所消耗掉的想法已经证明是根本不现实的。由于大量食糖过剩,印度和巴西已经开始为抢占中东等地的食糖出口市场而进行激烈竞争,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尽管目前还未出现把食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到国际市场上的情况,不过在增产压力下这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局面了。至少市场方面还对2007/08 年榨季仍抱有一丝希望,希望今后的天气情况将会转而有利于食糖出口国。 世界各国甘蔗糖产量预测表 单位:1000 吨
据目前的预计数据显示,07/08 年全球的蔗糖产量将再增加700-800 万吨,而甜菜糖的产量则将减少200-300 万吨,尽管这些数据显示07/08 年的食糖过剩量将没有今年的数量那么多,但是,即便是一些甘蔗主产区因不利的天气影响而导致食糖减产,甚至低于消费量的水平,但是由于06/07 年结转下来充足数量的库存糖,国际糖价将无法走出熊市。从食糖市场供求变化特征来看,产量的变化幅度及频度远大于消费,仅从产量的剧烈上升来看,就可以认为世界食糖将继续运行在熊市中。 2、国内市场产量增长预期较强 国内市场上,目前,除云南仍在生产外,全国其它食糖产区已结束榨糖。预计云南6 月下旬收榨,届时2006/07 榨季食糖生产将全部结束。预计全国食糖产量将突破1180 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远高于2005/06 榨季881.5 万吨。其中2006/07 榨季广西因种植面积扩大明显,甘蔗产量达到5900 多万吨,食糖产量将超过700 万吨,创历史新高。截至6 月末,2005/06 榨季销糖656.9 万吨,产销率为74.5%;2006/07 榨季销糖892.73 万吨,产销率为74.4%。虽然二者销糖率大体一致,但2005/06 榨季7—9 月需要销售的食糖量为224.6 万吨,2005/06 榨季7—9 月需要销售的食糖量为287.27 万吨。2006/07 榨季截至6 月末的销量减去2005/06 榨季1-6 月份竞卖的国储糖64.4 万吨,则2006/07 榨季7—9 月面临的销售压力与去年相同。 这种情况下,国内食糖生产者销售仍然承担着较大压力,其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处于熊市。今年7 月份,从中国糖业协会对商业流通企业、食糖终端消费企业在销售、采购和库存方面的情况调查来看,本制糖期由于糖价基本处于由高位向低位逐步回落的过程,因此商业流通企业普遍反映今年的现货难做,但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保留住客户又不得不做,虽然从销量和现货贸易来看,各企业今年的销量与去年基本持平甚至略增,但盈利状况却处于微利或略亏状态。目前销区商业库存薄弱,部分商家甚至是零库存,商家经营积极性不高。本制糖期国内食糖营销模式和采购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大型制糖企业越来越多的采用了直销模式,而食糖终端消费企业也越来越多的采用了到产区直接采购的模式。从中国糖协对相关企业的抽样调查分析,在年消费食糖3-5 万吨以上的大型食糖终端消费企业中,在本制糖期约有60%的食糖是通过到产区直接采购的,约有40%的食糖通过商业流通企业采购。同时,预计2007/08 榨季糖料面积继续增加,食糖产量可能突破1300 万吨。这种产量增长势头也加强了生产者销售的心理压力。近期国家及地方原定收储政策难以实现,使市场多头希望落空,这种状态将使郑州期糖价格出现补跌行情。 结论:目前国内外食糖市场下降的压力,根本来源是巴西、印度、泰国、中国等国家产量大幅增加,市场供过于求。而且这种势头在2007/08 榨季将并无很大改观。主要生产国扩大酒精产量的措施的作用,受酒精厂基本建设周期的制约。收储、贸易政策调整的作用,只能起到推迟价格下降的时间,且是区域性的。预期下半年国内外食糖价格将继续面临压力。尤其是国内收储政策落实的进度缓慢,更加加大了郑州期糖市场下降的压力。 金瑞期货 王宏友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