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玉米现货市场需求受挫 气候影响后期品质堪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10:22 长城伟业

  朱丽娟

  一、饲料市场恢复缓慢,疫情压力再现

  近期国内养殖效益有所回升,局部地区仔猪供应量相比增加,部分地区饲料企业销量出现了增长态势。总体来看,国内养殖行业恢复缓慢。在生猪市场,从仔猪到出栏大概需要3—4个月时间,由此可以推算饲料市场的旺季将出现在第三季度。养殖业饲料消费需求占玉米消费总量的比重很大,玉米能否继续上涨还得看饲料需求增长的速度。此外,近期各地疫情不断,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养殖市场产生影响。

  二、贸易商面临还贷,清库压力渐增

  近期玉米市场流动存量少,但玉米库存充足,贸易商仍在待价而沽。今年农民手中余粮很少,大约在5%左右,玉米基本上集中在现货商手中,大概有10%—20%,与往年不同的是,由于今年农民受粮价高企影响卖粮高峰期延迟,造成现货商收购成本明显增加,持有成本提高。一直对后市看好的贸易商在近期玉米深加工被叫停的情况下,难以将手中存量玉米出手,从而造成玉米存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吉林部分贸易商手中的玉米持仓成本已达1500元/吨,与大连港标准玉米1550元/吨的平舱价相比,已出现了明显倒挂。在北方港口,目前营口港内现货玉米成本价在1410元/吨左右,而销区广东地区的价格在1520元/吨左右,发货到广东的运费大约为100元/吨,几乎没有利润,因此贸易商多将粮食留港,等待南方价格的上涨。不过,8月—9月将是贸易商承受的最后期限,迫于还贷压力,贸易商只能忍痛清库,顺价销售,届时,其心态、出库数量及节奏将直接影响市场,一旦集中供应展开,供应压力将击破玉米的上涨势头。

  三、深加工利润降低,企业面临调整

  由于玉米成本上涨,而淀粉及淀粉糖等终端产品价格未能相应上涨,深加工企业整体利润下降、开工不足。今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几项政策已经对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现在深加工产业面临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下游产品(主要是淀粉)价格持续偏弱、生产污染问题难以解决等诸多问题,也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整合治理。因此,在目前情况下,玉米深加工企业面临洗牌,调整其生产经营战略。

  四、生长期天气多变,后期品质堪忧

  近期,我国玉米主产区气温明显偏高,降水同比略少,使一度有所缓解的旱情再次抬头,对新玉米的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6月份以来,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区均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结果导致辽宁1300多万亩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这对玉米的拔节较为不利,并可能影响到玉米的后期品质。整体来看,预计后期市场供应将依然充足,但品质可能会有所下降,有量无质将使后期期现市场价格分歧加大。

  综上所述,供需方面的利空压力仍在压制近期市场,而从玉米生长情况看,在短期内,干旱天气将制约玉米市场的下跌空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