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九月合约大豆-豆粕价差套利季节性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 00:37 新浪财经

九月合约大豆-豆粕价差套利季节性分析

  一、套利的基本原理

  所谓套利,是指期货市场参与者利用不同月份、不同市场、不同商品之间的差价,同时买入和卖出两张不同类的期货合约以从中获取风险利润的交易行为。它是期货投机的特殊方式,它丰富和发展了期货投机的内容,并使期货投机不仅仅局限于期货合约绝对价格的水平变化,更多地转向期货合约相对价格的水平变化。

  跨品种套利,是指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期货合约价格差异进行套利的一种投资方式,它通过买入某种商品某一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同时卖出另一相互关联商品相同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然后在有利时机将这两个合约进行对冲平仓而获利。由于其获利不是基于单个商品合约价格的上涨和下跌的绝对值,而是基于不同品种合约之间价差的扩大和缩小的相对值,因此,相对其他投资方式,跨品种套利具有同等收益下风险较低的特征。

  对于大豆和豆粕这两种商品来说,由于豆粕是大豆加工后的主要产品之一,因此,其价格和大豆价格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涨同跌的趋势非常明显。然而另一方面,豆粕价格除了受到大豆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外,还受到饲料养殖状况、替代品(如其它油籽粕、鱼粉和肉骨粉)的价格、以及大豆加工的另一主要产品——豆油的价格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常常会造成豆粕与大豆价格间价差的波动,为我们进行大豆与豆粕间的跨品种套利提供机会。

  二、大豆豆粕理论价差分析

  大豆与豆粕在价格走势上有许多共性,目前衡量其间关联性及价格关系是否合理主要通过大豆压榨生产过程中的利润值来衡量。

  1、在国内一般生产条件下,国产大豆1吨可以生产0.16吨豆油和0.785吨豆粕。因此,国产大豆压榨利润值计算公式为:

  大豆价格+压榨利润=豆油价格×0.16+豆粕价格×0.785 -加工费

  2、根据进口大豆1吨可以生产出0.18吨豆油和0.775吨豆粕,则可以得出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值的计算公式为:

  大豆进口价格+压榨利润=豆油价格×0.18+豆粕价格×0.775-加工费

  3、通常意义上而言,大豆与豆粕、豆油之间存在着的一个定性的关系即:

  100%大豆=18%豆油+79%豆粕+3%损耗

  豆油价格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大豆和豆粕的价差越高,压榨商的加工利润越低,当普遍的压榨利润低于零的时候,没有成本优势的压榨企业会减少压榨量甚至停产,豆粕产量降低,价格提高,大豆和豆粕的价差向正常范围回归。

  由于目前上市的大豆合约的交割标的物为国产大豆。压榨关系的存在,使得大豆与豆粕、豆油之间有相对固定的关系,成熟市场有许多资金参与大豆提油套利和反提油套利,这种关系更为稳健。然而,通过价差分析,我们发现季节性因素对于价差也有显著的影响。

  三、季节周期性走势:

  下面是历年九月连豆与豆粕的价差走势图:

   九月合约大豆-豆粕价差套利季节性分析

九月合约连豆、豆粕价差季节性走势图。(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从图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出:

  1、历年九月合约连豆和豆粕价差波动范围主要围绕在250—750元/吨之间波动。价值中枢与当年的基本面情况相关!比如今年由于豆油价格的高企,导致压榨利润增高,厂家增加压榨量,致使豆粕上市量大增,价格低靡。连豆和豆粕价差扩大!

  2、高点时间方面:2003年的价差高点出现在4月中旬,为750元/吨;2004年的价差高点出现在6月中旬,为680元/吨;2005年的价差高点出现在5月下旬,为510元/吨;2006年的价差高点出现在5月下旬,为410元/吨。而直到目前为止2007年的价差高点出现在6月上旬,为670元/吨。

  低点时间方面: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出,低点都是出现在邻近交割时。而且2004年、2005年、2006年三年的低点都是在250元/吨左右。

  从上面数据可以知:九月合约连豆-豆粕价差高点都出现在第二季度(4月中旬—6月中旬)。随后价格将逐渐回落,直到交割。而且其中04年、05年、06年的低点都是在250元/吨左右!

  四、季节性走势原因分析:

  1、第一季度一般来说大豆与豆粕的价差在全年的分布处于全年较低的水平,因为这一段时间正好处于国产大豆上市后的集中供给期,大豆价格相对较低。而豆粕价格则由于春节前后处于豆油消费旺季,各压榨厂大豆压榨量较大造成豆粕供应量增加以及春节前后,即将集中出栏畜禽对豆粕需求的增加等综合因素影响而导致当年价格中枢或高或低。但综合而言这两个因素导致价差在全年的分布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3、第二季度,大豆与豆粕的价差一般会有所增加,因为此时国产大豆集中供给的压力已有所减弱,随着消费的日趋旺盛,大豆价格逐渐走高,而豆粕则在畜禽大规模出栏后的需求下降和油厂开工率提高造成的供应增加的双重压力下,价格的上涨压力较大;导致价差继续小幅增高,并且达到高位。

  4、第三季度,随着畜禽补栏后对豆粕消费的逐渐增加,豆粕价格开始上涨,而此时大豆由于消费旺季已经过去,价格步入调整,导致大豆和豆粕的价差逐渐回落。

  5、第四季度,水产养殖的结束和“国庆”、“中秋”两节前部分畜禽的出栏,使得豆粕消费自高峰开始下降,再加上豆油需求的逐步旺盛所导致的油厂开工率的增加,豆粕价格开始大幅回落,因此,尽管收获季节的到来,使得大豆价格面临这新豆上市的压力,但大豆与豆粕的价差一般会有所增加。

 

中瑞金融信息研究中心 无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