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近期国内外小麦市场行情背离的基本面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 00:49 北京中期

近期国内外小麦市场行情背离的基本面分析

  最近,国内外小麦市场演绎的极端行情使人迷惑,与外盘受减产提振,价格节节攀升不同,内盘总是受到新麦集中上市的季节性压力以及政策托市影响。小麦的国际化程度还远远不够。

  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中,供应忧虑和天气因素成为市场关注方向。在最新公布的USDA供需报告中,小麦的数据利多,出口预期的增加以及产量、库存的下调都令美麦创出11年来的新高。

  USDA:世界小麦供需数据 单位:百万吨

时间

期初库存

产量

进口量

饲料消费

消费总量

出口量

期末库存

2006年3月

149.63

616.77

107.00

113.36

623.77

110.31

142.62

2006年4月

150.19

619.25

107.06

113.04

626.30

110.91

143.14

2006年5月

143.73

600.47

107.83

106.54

616.07

108.66

128.13

2006年6月

143.99

599.83

108.72

106.06

615.59

108.61

128.24

2006年7月

145.04

605.21

110.13

107.78

617.05

109.81

133.20

2006年8月

145.69

598.00

110.43

104.68

615.27

110.11

128.42

2006年9月

146.07

596.10

111.63

104.28

615.79

110.71

126.38

2006年10月

147.23

585.14

110.70

102.98

613.07

108.96

119.30

2006年11月

147.07

586.81

110.18

104.18

615.05

109.11

118.83

2006年12月

147.37

588.56

110.38

104.28

615.20

109.43

120.74

2007年1月

147.42

590.75

109.75

105.28

616.35

108.88

121.83

2007年2月

146.93

592.03

109.78

107.23

618.16

109.04

120.80

2007 年 3 月

147.46

593.11

109.12

108.03

619.34

108.02

121.23

2007 年 4 月

147.88

594.50

108.88

108.78

621.17

108.28

121.21

2007 年 5 月

120.36

616.87

107.29

105.99

623.87

110.29

113.36

2007年6月

121.95

610.15

104.94

104.18

620.07

107.42

112.03

  USDA将美国冬麦产量预估由5月份的16.16亿蒲式耳下调至16.1亿,并调降了全球07/08年度小麦生产最终库存。

  报告下调了2007/2008年度美冬小麦的产量为16.10亿蒲,低于分析师平均预估的16.40亿蒲,上月为16.16亿蒲。出口强劲是库存下调的重要原因,2007/2008年度出口增加2500万蒲,2007/2008年度美小麦出口10亿蒲,高于5月预估的9.75亿蒲。美麦库下调至4.43亿蒲,5月为4.69亿。同时2007/2008年度全球冬小麦的年末库存预估为1.12亿吨,为30年低点,5月的预估为1.134亿吨。

  2007/08年度全球小麦结转库存削减为1.12亿吨,为30年来最低水平,另外,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地区小麦受旱严重导致减产。乌克兰境内大部地区仍维持干旱气候模式,澳洲西部小麦产区仍维持干旱,但在未来2周小麦生长需要差不多0.5-2英寸降雨,西部地区小麦产量占澳洲小麦总产量的40%;澳洲东部小麦产区近期降雨显著,预计未来6-10日仍有降雨出现,有利于缓解旱情。但减产影响目前仍是推动小麦期价上涨的主基调。

  国内市场

  今年中国小麦已经进入收获季节,总产量、单产量都渐趋明朗,除山东由于旱情而有较大幅度减产外,其余各省由于播种面积增加而部分抵消了减产的影响,预计总产与去年持平或略有减少。截至6 月初,西南地区和淮河麦区的小麦收获已经基本结束,华北北部收割进展顺利,预计在6 月中旬可全部结束。从收获情况看,今年小麦质量同比降低,但是亩穗数同比增长,因此在播种面积同比略将的情况下,全年冬麦产量仍同比提高了29 万吨,至9960 万吨。在春麦生育状况基本正常的情况下,预计小麦总产为10500 万吨,同比增长53 万吨。与市场前期所预计的情况相比,现实的产量有所提高,因此对市场走势形成一定利空影响。另外,今年的小麦托市收购价与去年持平,但低于目前的现货收购价,对市场并未形成利多支持。

  今年小麦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情况就是玉米与小麦的替代关系问题。由于生物题材在世界范围内的热效应,致使玉米价格屡创新高。正常情况下,在我国玉米与小麦的比价过去几年中,一直在1.2比1水平左右,而自2006下半年则变化为0.89至0.95比1的水平,目前玉米小麦价格倒挂现象,使很多饲料企业开始寻求转向用小麦作为饲料原料,尤其是在价差扩大的山东、广东等省,替代比例达到10%到15%,但在主产省东北三省未受此影响。

  同样,在国外,小麦用作饲料也是一些国家的习惯做法。在国内外小麦价差逐渐扩大的情况下,我国小麦出口形势应当有所作为。下面就分析一下小麦的进出口情况。

  从进口看,主要看进口结构,1996年以前我国进口小麦单纯追求弥补国内数量不足的问题,进口品种多为价格便宜的软质小麦。近年来国内年度供给量,包括生产量和库存量,基本能够满足需求,进口品种主要为国内生产不足的优质小麦,主要有加拿大硬质红春麦、澳大利亚硬质白麦、美国硬红冬麦和美国软红冬麦等。虽然我国小麦进口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但是进口来源国却是相对稳定的,基本上只集中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阿根廷等国家。

  从出口市场分布来看:我国2006年出口的小麦绝大部分销往菲律宾,2006年1-8月份我国对菲律宾共出口38.3万吨小麦,占同期小麦出口总量的84.3%,其余出口目的国包括韩国、越南、印尼等,而且出口小麦绝大多数由大连海关报关,主要原因是是这些小麦均为黑龙江的陈化小麦。而菲律宾使用我国小麦主要用途是作为饲料。出口地为东南亚国家,这是近年来我国再次批量出口制粉小麦,在今年我国小麦产量大幅增加情况下,出口量有望大幅增长,出口小麦结构有望改变,并且会有更多的制粉小麦出口到国外。

  中国历年小麦进出口量统计(1993-2007)

   近期国内外小麦市场行情背离的基本面分析

中国历年小麦进出口量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上图为我国小麦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的进出口情况,1997年以前小麦一直是我国进口粮食的主要品种,自2002年起我国已经逐步走向小麦净出口国行列。其间,我国对于农产品进出口政策有较多改变:

  中国从1996年起就对小麦进口实行配额管理。

  从2002年4月份开始,玉米、小麦和大米实行出口零税率政策,提高了我国粮食品种的出口竞争力。小麦进出口增加,则与品种有关系,以较低价格向韩国等周边国家出口饲料用麦陈麦(主要是春小麦),从美国等国家进口优质硬粒小麦。

  根据中美达成的协议,中国加入WTO,中国将在五年内将农产品关税减至14.5%-15%,开放小麦等农产品进口,实施“关税比例配额制”。到2006年,小麦配额应从200万吨增加到930万吨,私营部门最初应为10%。中国政府力主在世界贸易谈判中保留关税配额。

  2007年1月起我国开始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制度。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是中国唯一获得政府授权出口小麦的公司。

  我国2006年下半年曾经为较高的小麦预期节余库存而担忧,因此为了鼓励饲料小麦出口,中国一度降低了出口价格,从06前中期的每吨105 美元下降到了每吨95美元(FOB)但这个价格仍然不足以能够和东欧国家,如乌克兰,生产的廉价小麦进行竞争。而现在,欧洲粮仓乌克兰小麦减产的消息一度促使了CBOT等小麦期货价格大涨,而我国小麦受到的影响较小,致使内外价差拉大,或可成为出口饲用小麦的机会。

  但曾有关市场人士指出,中国不会变成小麦的出口国。中国小麦的年产量在8500万吨~1亿吨不等,最好时年产量会达到1亿2千万吨,而需求一直保持在我们把这些剩余的小麦出口到国外,有利于保护国内小麦价格,保护农民利益。出口中国生产的剩余多余的品种,进口中国不能生产的品种,保证满足国内需求。

  从粮油信息中心6月预估数据来看预测2007 年全国小麦产量为10500 万吨,较上月预测10183 万吨提高,也略高于上年的10447 万吨,增幅0.3%。小麦的年度总消费量预计为10125 万吨,同比减少27万吨,降幅0.2%。出口量预计为150万吨,同比减少50 万吨。预测2007/08 年度国内小麦结余量为435 万吨,较上年度的355 万吨增长80万吨。

  总之,我国小麦仍处于一个自给自足的发展阶段,尽管加入WTO,要求加入世界贸易体系,但我国小麦目前并不依赖国外市场。而对于小麦出口,主要是将陈麦出口到东亚一些国家,作为饲料使用。我国小麦尚未开拓欧美市场的原因是由于中国小麦品种繁多、种植分散、品质不稳定,相对于国际市场要求的,我国小麦品质较差主要在于面筋强度:如果用来烘烤面包,面筋含量相对而言太低,烘烤出来的面包体积小、质地差;但是如果按照软质麦的品质要求,蛋白质含量又相对过高,不适宜制作饼干和糕点。虽然近年来不断出现新品种,但稳定性并不强,因此,对于我国小麦出口也造成了影响。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到,世界小麦减产推高国外小麦期价,中国小麦虽然局部也可能会有减产困扰,但新麦上市形成的压力、政策性收购对于现货的影响等,均构成小麦价格上行的压力。而我国小麦进出口的特点与数量,也从侧面说明了世界小麦情况与国内小麦联动不强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小麦还未真正融入世界市场之中。因此,我国小麦虽然也会受到国际市场影响,但最主要仍要受制于国内基本面情况,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

北京中期 杨莉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