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供需出现新变化 为何玉米价对天气异常敏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1日 09:0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供需出现新变化为何玉米价对天气异常敏感

  2007年度,全球玉米供需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决定了本年度CBOT玉米是否延续涨势或者重新跌回到300美分/蒲式耳以下的位置。

  美国农业部预测世界2007/2008玉米总产为7.665亿吨,上年为6.9585亿吨,增幅为10%。这使得世界玉米总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世界总产的增加是因为世界三大玉米产区都在增加产量。

  美国玉米产量去年为2.676亿吨,今年为3.165亿吨,增幅为18.2%。美国玉米产量的大幅增加是因为美国动用轮耕土地来增加玉米产量。2007/2008年度中国玉米产量预计为1.46亿吨,去年为1.43亿吨,增产幅度2%。2007/2008年巴西玉米总产为5000万吨,上年为4950万吨,预计增幅1%。阿根廷玉米产量2007/2008年预计产量2400万吨,上年为2200万吨,预计增幅9%。阿根廷也是全球玉米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之一,最近两年玉米产量保持连续的强劲增长。

  从全球各大玉米产区的生产来看,各产区产量预计都会有一个增长。接下来的问题是:这样的产量是否可以满足全球日益旺盛的玉米需求的增长?不同的答案意味着2007/2008年度CBOT玉米价格走向将大相径庭:如果答案为是,则CBOT玉米将按照正常波动模式;如果答案为否,则CBOT玉米将超级上涨。

  2007/2008年世界玉米消费为7.7084 亿吨,上年为7.2824亿吨,年增幅6%。其中,燃料乙醇玉米需求的增长的速度仍非常惊人,2006/2007年度美国燃料酒精预计消耗玉米为21.50亿蒲式耳,2007/2008年度,预计消耗玉米34亿蒲式耳,预计增幅为58%。

  从全球贸易状况来看,由于产区玉米供需紧张,各产出国纷纷压缩出口近500万吨,将导致国际贸易市场维持紧张局面。

  按照这样的供需两方面的状况,2007/2008年度美国库存与上年持平,为997万吨,上年为987万吨,库存消费比由8.5%下降到8%。

  从全球上的数字罗列来看,2007/2008年全球玉米虽然继续保持紧张局面,但由于各产区纷纷加大玉米的产量,使得玉米的紧张局面尚未达到失衡的局面。目前最大的变数仍是本产季玉米的单产,反映在影响因素上,就是玉米生长关键期的天气,所以我们看到目前的玉米价格对主产区的天气表现得异常敏感。

  从我们的估价模型上来看,以一般供需关系分析,与新产季供需状况相匹配的CBOT价格位于260-370美分/蒲式耳的区间,2007/2008年CBOT玉米价格波动的中轴位于320美分/蒲式耳左右。目前400美分/蒲式耳以上的CBOT玉米价格已经包含了本产季夏秋两季的天气升水,如果后期供需面不再恶化,那么CBOT价格将向320美分/蒲式耳的价格中轴回归。(铁 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