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国际原油维持高位震荡 市场正逐渐步入多事之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 00:54 上海中期

国际原油维持高位震荡市场正逐渐步入多事之夏

  ★一周小结

   国际原油维持高位震荡市场正逐渐步入多事之夏

沪燃油日线走势图。(来源:上海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油市正逐渐步入多事之夏

  三月份以来,NYMEX原油已经围绕61-67美元/桶展开数月震荡,需求保持强劲而供应却存在中断忧虑是支撑油价维持高位的重要因素。近期,一场六十年以来最大的风暴席卷了两大石油主要出口国,再次成为

国际油价上涨的导火索,那么,脆弱的国际油市又将如何面对即将迎来的夏季用油高峰和飓风频发的季节呢?

  首先,夏季是北半球飓风多发季节,一旦发生强飓风则很可能对沿岸的石油设施造成巨大破坏。相信很多投资者仍然会记得2005年的夏季,在一场又一场飓风过后,灾难一次又一次降临,“卡特里娜”甚至破坏了整个美国墨西哥沿岸的石油设施生产,至今仍有部分炼厂的产能未能完全恢复。2006年夏季,出于对飓风的担忧,油价被一波一波推向了80美元的高位。最终,在飓风季节过后,并未发生会对石油设施产生严重破坏的飓风,整个06年下半年,油价基本处于下跌过程中,最低甚至跌至50美元附近,跌幅接近40%。一年又过去了,07年的飓风频发季节又将迎来,由于今年厄尔尼诺现象较往年严重,美国海洋气象局预计今夏北半球发生大级别飓风的概率非常高。一旦出现,必定会在心理上对投资者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推高油价上行。此次,在波斯湾地区发生的“古努”飓风,造成了阿曼石油出口中断三天,并袭击了伊朗南部,已经促使NYMEX原油期货价格冲击67美元上方。由此可以想象,今年夏天,国际油价又将是不平凡的一个夏天。

  其次,欧佩克不愿近期减产的声明一定程度上或许会对国际油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EIA不断要求欧佩克组织增产,但欧佩克官员却明确表示,除非能看到石油消费国的石油库存出现明显下降,否则无需在九月份会议之前召开紧急会议,通过增产来控制价格。假如我们把欧佩克的此番言论理解成今后欧佩克将通过判断国际市场石油是否供需平衡来决定产量的增减,那么,或许在今后国际油市我们会看到非常有趣的一幕。因为近几年来,国际油市的供需实际上总体确实是平衡的,甚至是供略大于需,只是部分地区发生了供需不平衡。而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和美国,中国从近两年开始刚刚实施石油战略储备,初期数量十分有限,美国在经历了近两年的石油价格暴涨后,布什政府于今年年初宣布,计划将战略石油储备的总量从7亿桶扩大至15亿桶。从每周美国能源署公布的原油库存报告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原油库存持续上升的趋势。这就意味着,欧佩克组织今后将通过更加偏向市场化的态度来决定产量的增减,而美国政府不希望动用石油储备,而是希望通过欧佩克实施减产来缓解油价上涨的愿望将会落空。那么在今夏,一旦发生因飓风或者消费需求旺盛导致油价上涨,而美国的原油库存又没有出现明显下降的话,政治力量的博弈或许会对油价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即将迎来的夏季用油高峰将令国际油价易涨难跌。夏季的用油高峰并非仅仅在于美国,甚至应该扩大到整个北半球地区。驾车出游、电力紧张等等,都将增加对原油的需求。夏季也是传统石油消费旺季,至少在近几年中,夏季是当年原油价格出现高点的季节。2005年的70美元,2006年的80美元,那么,2007年呢?

  不管怎么说,上述都是基于历史走势所衍生出来的推论,飓风是否会发生,欧佩克是否会坚持不减产,以及消费高峰到底会给油市带来怎样的影响,都仍属于未知数。不过,从NYMEX原油期货的技术图形上来看,近三个月来看油价持续处于三角形强势整理中,扩大到一年,则极容易左、右肩的“V”型反转,技术的强势预示着后市油价重新冲击历史高点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在一个基本面又极容易出现利多因素配合的季节来临之际,我们并没有太多理由去怀疑今夏的油价仍将再上一台阶,也许最终会如2006年一样虚惊一场,但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                 (执笔 林慧)

  ★CFTC公布的NYMEX市场相关品种期货持仓结构:(截至6月5日)

类别

总计

基金持仓

投机持仓

多头

空头

套利

多头

空头

多头

空头

2 号取暖油

22,697

40,546

23,390

25,842

114,884

136,996

30,425

25,469

天然气

773,909

76,788

94,171

277,133

359,091

372,578

60,897

30,027

轻原油

1,423,761

180,566

125,651

264,951

897,214

947,336

81,030

85,823

增减

2 号取暖油

-1,196

5,549

-3,769

-1,465

-5,056

4,335

-224

-297

天然气

17,429

6,355

2,595

12,197

344

3,918

-1,467

-1,281

轻原油

35,171

99

-19,572

4,928

19,048

36,470

11,096

13,345

占总持仓百分比

2 号取暖油

100

19.2

11.0

12.2

54.3

64.7

14.4

12.0

天然气

100

9.9

12.2

35.8

46.4

48.1

7.9

3.9

轻原油

100

12.7

8.8

18.6

63.0

66.5

5.7

6.0

交易商个数

2 号取暖油

142

40

27

31

62

66

122

107

天然气

217

57

69

67

80

69

184

165

轻原油

315

91

89

138

93

98

266

274

  ★OPEC一揽子油价走势图

   国际原油维持高位震荡市场正逐渐步入多事之夏

OPEC一揽子油价走势图。(来源:上海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相关油品一周价格

6月4日

6月5日

6月6日

6月7日

6月8日

纽约 WTI原油7月

66.21$/桶

65.61$/桶

65.96$/桶

66.93$/桶

64.76$/桶

 新加坡高硫180cst

347.45$/吨

351.10$/吨

354.25$/吨

355.70$/吨

358.05$/吨

上海燃料油期货 0709

3308¥/吨

3369¥/吨

3390¥/吨

3396¥/吨

3356¥/吨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其它相关库存数据

  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原油及原油产品库存数据对照表: (单位:百万桶)

总库存量

较前周变化

MA5

分析师预计

变化%

MA5%

趋势

原油

342345

112

1339.4

120

0.03%

0.40%

增加

战略储备

690270

282

191.4

0.04%

0.03%

增加

汽油

201537

3510

1687.6

1500

1.77%

0.86%

增加

取暖油

34251

-45

-110.4

-0.13%

-0.29%

减少

馏分油

122279

1864

1029

800

1.55%

0.86%

增加

  ★上海期交所燃料油库存

  日期:2007年6月1日                      单位:吨

交割商品:燃料油

6 月 8 日

单位:吨

地区

仓库

上周库存

本周库存

库存增减

可用库容量

小计

期货

小计

期货

小计

期货

上周

本周

增减

中油湛江

4000

4000

4000

4000

0

0

291500

291500

0

南沙油库

19700

4700

19700

2600

0

-2100

15000

17100

2100

中燃珠海

9850

0

9850

0

0

0

9850

9850

0

西基油库

6775

3700

8144

700

1369

-3000

25850

28850

3000

合 计

40325

12400

41694

7300

1369

-5100

342200

347300

5100

  ★世界各主要港口燃料油价格行情(6月7日)

油品名称

规格

港口

价格

燃料油

3.5% S

西北欧 FOB

299.000

美元 / 吨

燃料油

1% S

西北欧 FOB

328.500

美元 / 吨

燃料油

3.5% S

阿姆斯特丹 - 鹿特丹 - 安特卫普 FOB

321.500

美元 / 吨

燃料油

1% S

阿姆斯特丹 - 鹿特丹 - 安特卫普 FOB

311.000

美元 / 吨

燃料油

3.5% S

地中海 FOB

313.000

美元 / 吨

燃料油

1% S

地中海 FOB

348.500

美元 / 吨

燃料油

180CST

阿拉伯湾 FOB

342.970

美元 / 吨

燃料油

380CST

阿拉伯湾 FOB

331.720

美元 / 吨

燃料油

180CST 3.5% S

新加坡 FOB

355.700

美元 / 吨

燃料油

380CST 3.5%S

新加坡 FOB

344.450

美元 / 吨

燃料油

0.7%S

美国湾 FOB

56.500

美元 / 桶

燃料油

1%S

美国湾 FOB

55.000

美元 / 桶

燃料油

2%S

纽约港 FOB

51.475

美元 / 桶

燃料油

2.2%S

纽约港 FOB

51.375

美元 / 桶

燃料油

3% S

纽约港 FOB

51.125

美元 / 桶

  ★新闻采集

  1、OPEC需看到石油库存持续减少才会决定减产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秘书长巴德里周二表示,OPEC需要看到消费国的石油库存持续下降,之後才会决定增产。

  “如果来自不同组织和国家的数据让我们相信,石油库存减少,市场处于供应短缺状态,OPEC当然会作出反应。”巴德里在路透全球能源峰会上表示。

  “但是这种减少趋势必须已经持续一段时期。”

  2、《方案》揭示将适时出台燃油税

  国务院6月4日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为达到目标,将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开征环境税。

  征收燃油税已是热议了十多年的老话题。征收燃油税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取消养路费而改征燃油税将实现多用多缴原则,体现社会公平,并有利于推行国家的能源节约政策。

  过去多年,燃油税一直难以推行的根本原因在于:能源紧张度不高,中央和地方利益难以统一,不同决策部门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统一,征税环节难以确定,税控手段不完善等。

  但是,伴随着近年来我国GDP的高速增长,节能降耗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费改税”政策将不得不打破坚冰,其推出时机将为时不远。

  开征燃油税将直接导致公路运输业成本的大幅上升,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向大宗基础原材料企业、制造业、房地产、农业等行业传导,从而提高相关产业的生产成本。

  开征燃油税将加速经济型小汽车进入家庭的进程,从而有可能会推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3、中国发展燃料乙醇要以非粮为主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暨“钓鱼台峰会”上,国务院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特别强调指出:中国发展燃料乙醇应重点推进“非粮”原料,推进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的产业化发展。国务院文件中明确规定,要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和出口。所以中国发展燃料乙醇,粮食不是方向。

  石元春院士认为,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首先,美国的人均耕地是0.59公顷,中国只有0.11公顷,我们耕地极其缺乏,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其次,2005年美国人均拥有粮食1213公斤,中国只有318公斤,只是美国的四分之一;第三,2005年中国经进口使用油籽2604万吨,食糖是103万吨。针对这个国情我们提出的原则是中国燃料乙醇不争粮地,才可以持续发展。中国燃料乙醇的发展,就是要“试之粮,发之非粮”。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副司长熊必琳指出,为陈化粮问题,国家在十五期间批准建设了4个燃料乙醇生产试点项目: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河南天冠燃料集团和安徽丰原燃料酒精股份有限公司。至2005年底,这4家企业规划建设的102万吨燃料乙醇产能全部达产。按照八部委的部署和要求,102万吨按10%的添加,建成了1020万吨的混配乙醇汽油的能力。但是,从去年开始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国内,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粮食涨价的问题。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乙醇存在与人争粮问题,现在玉米价格已经涨到了一吨七十几了。为此,6月7日国务院召开的可再生能源会议要求,中国在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的同时,必须要遵循的三个不得,即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环境生态保护,坚持科学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 

  中国今后发展的原料基本上就是,薯类即木薯、红薯,红高粱。我们甘薯每年种植面积700万公顷,中国是第一大甘薯种植国,甘薯总产1.5亿吨,占世界总产86%。每公顷产薯干20吨,转化为乙醇3到5吨。木薯种植面积44万公顷,公顷产乙醇3到5吨,而且薯类具有年2500到4000万吨的乙醇生产能力。甜高粱公顷产鲜茎60到80吨,含糖17到21%,可转化乙醇4到6吨。优点就是用种少,产量高,农田管理简单,需水量只有甘蔗的三分之一。生育期4到6个月,可一年到二到三茬。如果能种植1000万公顷,可年产出乙醇4000到6000万吨。 

  熊必琳说,从长远看,植物纤维有望成为乙醇生产的战略资源。我国纤维素乙醇研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纤维素乙醇研究与国际水平差距不大,加快纤维素乙醇产业化,对根本解决能源和环境的制约,真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繁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同时,拥有60年生物酶制剂研发历史的诺维信公司率先开发出以玉米秸秆等农作物剩余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转化技术。酶制剂是一种高效专一的催化剂,可加速化学反应,是生产乙醇的关键技术。由诺维信公司研发的新型酶制剂能将植物中的纤维素分解成可发酵糖并进一步转化为乙醇,其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将带来燃料乙醇生产原料和转化技术的根本性变革,开启中国“第二代燃料乙醇-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的新纪元,既实现了变废为宝,又可大大降低环境污染,缓解能源危机。

  小知识:什么是燃料乙醇 

  乙醇汽油是以玉米、小麦、薯类等含淀粉质植物及糖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脱水和变性处理之后,作为品质改善剂与汽油混配而成,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 

  国家发改委提出,针对国际原油供应趋紧和价位偏高,以及我国油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状况,发展可再生车用燃料潜力很大,市场前景广阔。选择推广乙醇汽油的理由是: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在我国完全适用;符合我国能源替代战略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改善了油品的性能和质量,技术上成熟安全可靠;环保效益显著,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酮类、苯系物等)排放浓度明显减少;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增长点,促进了农业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实现农副产品的增值与转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体现循环经济思路的新型产业。

  (正文结束)

   上海中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