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涨势正在衰竭 当前玉米市场值得思考的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8日 09:2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涨势正在衰竭当前玉米市场值得思考的问题

  铁木

  虽然国际市场上大宗性的农产品在经过回调之后,继续强劲上扬,但玉米的涨势似乎正在衰竭,在过去的一个月中,CBOT大豆几乎上涨了近100美分/蒲式耳,小麦继续刷新十年的新高,而CBOT的玉米仍在380美分/蒲式耳附近徘徊。

  玉米的尴尬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前期对生物能源的热炒使得玉米价格高企,玉米和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严重背离;二是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前所未有的扩展和中国国内饲料需求持续低迷。

  从这两个方面看,由于前期玉米价格和其他品种之间的比价失衡持续了近一年之久,所以纠正起来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同时,中国养殖业的恢复也至少需要一个养殖周期,所以玉米市场所面临的尴尬也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当前玉米市场所面临的问题很多,对于国际市场来讲,最大的问题就是美国玉米单产问题,换句话说,后期国际市场市场会不会展开玉米的天气市的炒作,进而为国内玉米指引一个方向?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任何人都无法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对天气题材炒作的力度是以基本面供需紧张的程度为前提的,从目前CBOT玉米价格的表现来看,至少可以肯定到目前为止,基金对天气的炒作是抱着谨慎的态度的,这与去年的情况正好相反。从笔者跟踪的美国中西部降水状况和美国农业部公布的玉米生长状况来看,美国的玉米生长一切正常。

  国内的情况更复杂一些,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去年国内玉米的产量究竟有多大?主产区农民手里还有多少存粮?贸易商手里有多少库存?贸易商的持货成本是多少?目前国内玉米生长状况如何?国内养殖业何时才能恢复?后期现货价格走向如何等等。

  为此,笔者专门深入东北玉米产区作了一些调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去年国内玉米的增产幅度不小,但今年农民并没有出现卖粮难的问题,因为在收获期间,曾出现贸易商、玉米深加工企业和出口商集中抢购的情形,以至于到目前,农民存粮所剩无几。那么这么多粮食最终都跑哪儿去了?目前贸易商的中间库存占大头。但是,由于抢购的原因,贸易商的持货成本相当高,特别是前期参与抢购的贸易商,以吉林为例,加上仓储成本、资金利息和损耗,持货成本已经接近或超过1500元/吨,而目前的大连平舱价格为1540元/吨左右,贸易商顺不上价,所以只有选择惜售。因此我们看到,虽然贸易商手中存货不少,但贸易流量却迟迟不能活跃。

  后期能为贸易商解套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新产季国内玉米生产出现了问题;二是国内养殖业快速的恢复。但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玉米生长没有出现问题。前期虽然在东北产区一度出现春旱,但这些产区几乎80%的采取了“座水种”技术,后期降水正常,目前东北玉米已经“拉齐垄”,长势喜人。在东北产区调研时,笔者发现很多农户的散养猪圈是空的,散养猪的存栏量仅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50%-70%,询问原因,主要是一些难于防治的疾病导致养殖户迟迟不敢补栏。另外,新产季的小麦已经上市,从价格比来看,用新产小麦替代玉米作为饲料有很大的优势,后期即使猪的存栏量上来了,中原地区的养殖大省今年可能大量地选择小麦来替代玉米。

  贸易商到底能够“挺”多久,后期的8-9月可能是一个大坎,因为那个时候,一边是新玉米即将上市,另一方面,农发行催着还款。笔者对玉米后市价格走势的判断是:先是现货价格因贸易商惜售而小幅走高,但由于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仍保持一个较高的升水,所以现货价格的走高不会刺激期货价格上扬,而到了后期,一旦贸易商“挺”不住割肉的话,那么期货现货价格将联袂暴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