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铝市展望:未来铝价仍面临巨大的下跌风险(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 00:34 首创期货 | ||||||||||||||||||||||||||||||||||||
三、国内铝市场 从2006年下半年国内铝价走势我们可以看到,SHFE三月期铝价格走势明显弱于LME三月期铝价格。中国是铝出口国,原铝生产量明显过剩,这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从2001年开始,中国原铝产量逐月增加,目前月产量已经达到近80万吨的规模。如此大的产量供应无疑会使国内铝价弱于国际铝价。
1、政策风险对国内铝价构成致命威胁 目前中国原铝产量列世界第一,除国内实际生产需要外,很大一部分铝产量是通过出口消化的。最近两年,国家为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抑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对原铝生产行业推出了一系列调控政策,而这其中以关税调整对铝出口影响最为直接。2005年1月1日,取消原铝出口退税8%,并加征5%出口税。2006年11月1日,原铝出口征税由5%调至15%。税率的变化,造成原铝出口贸易利润一下减少了300多美元,由盈利78美元,变为亏损265美元。以目前的比价关系,按照当前15%的税率计算,原铝出口已经不可能盈利。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中国原铝出口将会被极大的被遏制。
相对原铝出口的征税政策,铝半成品及铝材的出口政策却宽松很多。前期铝半成品及铝材的出口一直享受13%的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今年9月,国家公布了新的铝半成品及铝材的出口退税政策,将退税率由13%调整至11%。 其实从2006年开始,因电解铝直接出口受阻,铝半成品及铝材出口成为铝出口的主要渠道。因为由电解铝加工成铝材或铝半成品的加工费用很低,并且还享受较高出口退税政策,所以铝半成品及铝材出口量大幅上升,并有取代原铝直接出口的趋势。现在国家对铝材及铝半成品仍实行11%的出口退税政策,相对于原铝出口税率调整幅度明显偏小,铝材及铝半成品出口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相反,新税率的公布更加坚定了贸易商以铝材和铝半成品出口方式取代电解铝直接出口方式。
尽管这次出口退税调整幅度之小对铝材出口没有产生太大影响,但是调整铝材出口税率表明国家已经开始关注铝材出口问题,后期可能会针对铝半成品和铝材出口制定更加严厉的关税政策。因此我们认为,在2007年铝半成品及铝材出口面临很大的政策风险。一旦后期将铝半成品及铝材出口退税率调低,甚至取消,那将对国内铝产业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国内铝产能过剩的问题将会马上暴露出来。 2、生产利润刺激产量增加在国内表现的更为明显 我们可以大致测算出国内铝厂的生产利润,仅氧化铝价格下跌一项给国内铝厂就带来高达8000元/吨的生产利润。试想,从2004年以来,国内电解铝行业并不不景气,特别是中小铝厂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纷纷倒闭。目前铝生产利润大幅攀升,只要氧化铝原材料供应不出现紧张,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国内电解铝厂将会开足马力生产,产量提升势必会影响铝价走低。
3、铝替代成为新的利多因素 国内铝需求强劲除了铝半成品及铝材出口拉动外,铝产品替代成为需求的主要增长来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正迅速扩张。同时铜价高企是生产成本明显增加,这大大促进了铝对铜替代。特别是在输电线缆及其它应用市场(例如空调的连接管)上,铝正在大量攫取铜的市场份额。这就使得目前国内铝需求量较以往出现了快速的增长。随着铜价的下跌,铝替代铜的增长数量将会减少。可是无论如何,铝替代成为我们唯一担心的可以刺激铝价升高的因素。并且这一因素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为目前的数据和资料显示,具体替代的数量很难找到答案。 总之,除了国内的铝供需情况较国际铝市场更为不利外,国内铝市场面临更大的政策风险。如果国家出台更为严厉的针对铝出口的政策,那将会对国内铝价构成非常大的影响。虽然铝替代的利多因素对铝价形成了一定支撑,但是在情况没有明朗前,依此做多是相当危险的。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2007年国内铝价在供应增加,出口受到抑制的情况下出现下跌。 四、价格预测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2007年全球铝产量可能进入过剩状态,因此国际铝价上涨的基础非常薄弱。在中国,铝市场还面临更大的政策风险。因此后期一旦铝价出现下跌,国内铝价的跌幅将会大于伦敦市场。 未来铝价预测
单位:美元/吨、元/吨,*号为预测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