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04日08:13 新浪综合

这可能是目前最先进的买基金方式,新浪基金小秘书只能帮您到这里啦。新浪基金实盘大赛,牛人带你选基,一键跟投,“何时买何时卖”统统不用愁!高手投万元60天赚941元,快来跟投,快来挑战高手!【我要参赛

  文章来源:ETF和分级圈

  《分级基金管理指引》已经于5月1日开始实施了,实施前圈主接受各种采访,认为新规对分级基金主要有三个大的影响:1、规模流失;2、流动性萎缩;3、分级基金内部收益分配失衡。

  实际上,分级基金的规模萎缩不是从5月2日突然开始的,其实从今年2月底到3月底的时候,我们通过日常的监测就发现市场对分级门槛新规有了提前反应,五个星期市场整体流失了70多亿元的规模,这个情况在去年熔断以后到今年以来的分级市场里是比较少见的,因为熔断以后市场筑底之后就缓慢地向上爬升,分级基金的规模在这个过程中也缓慢地上涨着。

  但是4月份以后由于雄安大计的发布和美国与叙利亚和朝鲜关系的紧张,带来了不少房地产、一带一路、国防、军工等分级基金申购的机会,缓解了分级基金规模流失的情况。4月的最后两周,分级基金又回到了惯性流出阶段,两周流出大约38亿元。分级基金规模流失的同时,活跃度也是逐步下降的。

  我们在分级基金的季报里找到一些数据,比如医药B在去年四季度的日均成交额是8200万元,到今年一季度就变成了5000万元,食品B在去年四季度的日均成交额是1700万元,到今年一季度就变成了1100万元。

  不光分级B是这样,分级A也是这样。医药A是非常大非常受欢迎的分级A交易品种,去年四季度的日均成交额是6700万元,今年一季度是3100万元。食品A去年四季度的日均成交额是520万元,今年一季度为410万元。从这些数据里,大家就可以看到分级基金整体规模和流动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今天是门槛新规实施的第二天,我们再看一下最近几天分级基金的流动性,主要看看分级B。从节前最后一天到节后门槛新规实施的第一天,成交额有个断崖式的下跌,今天又比昨天整体有所萎缩

  除了对规模和流动性有影响之外,分级基金的门槛新规还对子份额的收益分配机制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分级A会侵蚀分级B的收益上。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主要是因为分级A和分级B的投资者结构不同,分级A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分级B以散户为主。30万元门槛的新规主要是针对散户的,当散户没有达到开户条件或者达到了开户条件但没有去开户的时候,就只能卖出分级B而无法再买入分级B,分级B需求不足,就会导致分级B的卖盘比买盘重,导致母基金整体折价。

  大多数1:1的股票分级基金都存在一个等式就是:A价格+B价格=2倍母基金净值。当B的需求不够,这个等式左边就会小于右边,就叫母基金折价。套利者此时就会入场,买入分级A和分级B来合并赎回。分级A的主要持有人是机构,机构并没有被限制住,而此时新增了一块因为折价套利带来的A的额外需求,A的价格就会抬升,这种情况一旦持续下去,分级A的价格就会不断被套利盘买入抬升。

  一季度里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食品A和食品B,国泰食品的母基金一季度净值增长大约10%,而食品A上涨了15.11%,食品B反而跌了3.7%。分级母基金涨的肉都不同程度地长到分级A身上了。 看表格,食品B净值涨了22.35%,价格却跌了3.7%,找谁说理去!

  图表1:2017年一季度食品A、食品B的表现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分级A的内在价值除了配对转换价值(就是买入A+B合并这件事)之外,还有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所以分级新规仅为分级基金提供了配对转换价值方面的支撑,分级A还受债市波动和期权价值影响,可能也会有价格上的波动。

  分级A对分级B收益的侵蚀不是永远持续下去的,回顾2016年,前三季度因为债市走好,分级A随之水涨船高,进入全面溢价时代,分级B一样被压制得凄惨无比,然而到了四季度,分级A因为债市的调整出现了下跌的情况,分级B在行情一般甚至指数下跌的情况下全面收复失地。还是举食品A和食品B的例子给大家看。

  图表2:2016年四季度食品A、食品B的表现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食品母基金净值去年四季度只增长了4.4%,食品B净值仅增长9.42%,但是食品B的价格就能大涨29.43%。为什么能有大幅超越净值的表现呢?就因为食品A之前涨过了头,把食品B的折价扩得太大,一旦反弹,就能收回不少失地。最适合食品B的内心独白应该是: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

  因此,今年分级A在配对转换价值的支撑下或许会有不错的表现,但是一旦支撑因素发生改变,或者股市好转,母基金全面溢价时代来临,分级B收复失地的机会也会来临。

  我们把不同资金量和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出来以下几类:具备开户条件且风险偏好高的、具备开户条件但是风险偏好低的、不具备开户条件但风险偏好高的、不具备开户条件但是风险偏好低的。我们对不同情况的投资者进行一下分析。

  对于具备开户条件且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可以持有看好行业的分级母基金或同时持有A+B的形式,来避免分级A侵蚀分级B收益的情况发生,但要注意母基金本身的波动是否在承受范围内;风险承受能力再高一点的投资者,当分级B折价到达历史最高点附近时,也可单独持有B,相当于具备了一定的安全边际,但是还是需要冒一定的风险,一方面是指数波动的风险,另一方面是折价可能继续扩大的风险。不具备开户条件但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可以从场内或场外申购分级母基金来进行行业投资,不分拆母基金份额或者买入子份额,是不用开户的。具备开户条件但是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可以买买分级A,不过分级A也有波动,也要看是否能够承受。不具备开户条件且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可能在分级基金领域就没有特别好的参与机会了。

  无论是B份额及母基金,都是属于高风险资产,要有着坚定看好的信念才买,有点犹豫宁可错过也不要乱入哦。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

责任编辑:杨雪 SF114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