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8日15:10 新浪财经

  2016年注定是体育大年,这个火热的夏季NBA总决赛频频上演“天王山之战”,欧洲杯上欧罗巴豪强争夺战激情上演,里约即将呈上全球瞩目的桑巴奥运,为广大的体育迷带来了分量十足的饕餮大餐。

  火热的体育大宴也点燃了投资圈的热情,多家产业巨头斥巨资布局体育产业,如BAT、万达、苏宁、乐视等近年来的投资并购动作频频。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报道称,王健林支持创立一项赛事、与欧足协的冠军杯展开竞争的计划,推动欧洲各大联赛和俱乐部加入这个将重新划分足球运动顶层权力结构和财富的新赛事。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迄今已经完成了对英格兰、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10家海外俱乐部的并购,其中8家实现控股。近几年来,中资企业不断上演“帽子戏法”,耗资数十亿美元收购一个个欧洲足球俱乐部和体育公司的股权。

  苏宁:中国企业并购欧洲足球豪门第一单

  6月6日,苏宁体育产业集团以约2.7亿欧元的总对价,通过认购新股及收购老股的方式,获得国际米兰俱乐部约70%的股份,成为蓝黑军团的第一大股东。交易完成后,埃里克?托希尔旗下的ISC仍持有约30%的股份。这是中国企业并购欧洲足球豪门的第一单,首次成为国际足球豪门俱乐部的控股股东。

  百度:米兰德比中国造

  以技术基因见长的百度几乎在每一场其他巨头你追我赶的风口中都很淡然,尤其在文化体育领域的布局,显得很保守和后知后觉。7月15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环球财经连线》节目援引路透社的报道称,百度集团将以4.37亿美元收购AC米兰。  

  恒大:亚洲足球第一股

  许家印手握目前中国最成功的足球俱乐部广州恒大,4年里,恒大足球的股权价值足足翻了24倍,2015年11月6日,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在新三板正式挂牌上市。恒大淘宝成为“亚洲足球第一股”,是亚洲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足球俱乐部。

  结语:8000亿撞上“体育大年”

  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体育经济,在GDP中的比例越高,说明这个国家经济越健康。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一直是支柱型产业。在美国,体育产业年产值4410亿美元,约占GDP的3%,全球球迷超过16亿人,中国球迷就超过3亿。目前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0.6%。按照中国体育产业2万亿元的市场空间计算,足球产业市场想象空间在8000亿元以上。

  我们没有首富那么阔绰,买不起俱乐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百姓之友”的公募基金分得一杯羹。目前的体育主题不多,推荐招商体育文化休闲股票(001628)富国中证体育产业指数分级(161030),风险偏好者还可选择投资体育B(150308)分级基金。

  本文参考投资界《欧洲杯激情背后的中国资本脚法:8000亿的足球撞上体育大年 虽然没有球王但我们有钱!》原文作者:王珑娟,有删改。

责任编辑:张伟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的五大体制成本

我们考虑成本,不单单要考虑生产成本,不单单是狭义的完备市场体制下的交易成本,更重要的是我们这种转型期国家伴随的体制成本,运行的制度成本,这个成本对我们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投资独撑经济大局稳中有忧

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将继续成为下半年稳增长主力。而民间投资能否摆脱持续下行困境而有所起色,关键要看基建投资力度是否足够大,是否能够重新唤起各方对经济前景预期。

急病旅客为何地面求医难?

备受舆论关注的旅客机上突发急病事件,或许更多折射出中产阶级的不安全感:终日忧虑的看病难延续到了自己的远距离出行,即便是选择了最贵的民航,哪怕坐在头等舱里,也不能放心,更无法像在家里拨打急救电话自己掌握生命。

中国经济失速的风险不大

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的精神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失速和硬着陆的风险较校但是不可否认,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内供给侧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仍不容乐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