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1日11:30 新浪财经

  有20年的证券市场研究经验——魏凤春,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现任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兼宏观策略部总经理、博时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已带领博时基金向证监会上报了3只FOF产品。魏凤春接受新浪财经采访,就公募FOF的发展前景、FOF业务布局及存在瓶颈分享其见解。

  魏凤春认为,从某种程度来看,FOF是一场投资革命,需要管理团队进行全方面的投资研究能力提升。其克服了原有的单一资产的投资管理、相对收益的考核指标,更加注重风险与回撤控制,更加注重投资者的理财体验。投资正在从靠天吃饭的草莽时代,转向工业时代的系统化、流程化操作,由组合经理的个人管理转为团队的系统管理势在必行。为此,博时基金设立了具有宏观研究、策略配置、风险管理综合背景的多元资产管理部,专门负责国内市场FOF产品与业务的研发与投资管理。将FOF定位于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资产配置工具。

  业务宣言:基金的“工业化革命”正由FOF开启!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兼宏观策略部总经理、博时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魏凤春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兼宏观策略部总经理、博时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魏凤春

  新浪财经:FOF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对于国内公募FOF还是新事物,请问您如何看FOF发展前景?或改变行业生态?

  魏凤春:FOF出现有时代背景,其一是投资者的需求在变化。近几年单一资产大幅波动,立足于单一资产或市场的投资产品大起大落,不能较好满足投资者求稳的理财需求。当前的理财市场更注重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资产较难做到,我们需要从单一资产的投资转向多资产的综合管理,利用多种资产此消彼长的轮动效应,在降低组合波动的同时获得稳健的投资收益。第二个背景是投资选择更加多元,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已经有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而且通过互联互通,直接投资港股已经实现。在可投资的选择多样化之后,如何帮投资者做好选择或配置,就成为国内资产管理业的一个现实问题。

  从某种程度来看,FOF是一场投资革命,需要管理团队进行全方面的投资研究能力提升。首先FOF更强调团队管理,由原来包打天下的基金经理到现在的团队协作,需要投研团队成员都能独当一面,更好地发挥多资产、多市场研究的优势;其次是标的选择,在市场上选择基金时既要考虑选人,也要考虑选资产,而对资产的选择可能会更重要一些;第三是相比于普通基金,FOF更注重资产的择时配置;最后是要边做边开发,逐渐丰富FOF的配置工具与产品。

  新浪财经:我们在FOF方面做了哪些布局和准备?与其他基金公司相比,我们的优势在哪?

  魏凤春:博时基金早在2014年已着手开发FOF业务,投研团队设计推出了多样化的专户和公募FOF方案。2016年7月,公司意识到以FOF为代表的多元资产管理业务市场前景广阔,及时调整了投研架构,设立了具有宏观研究、策略配置、风险管理综合背景的多元资产管理部,专门负责国内市场FOF产品与业务的研发与投资管理。截至目前,博时基金的多元资产管理部配备了十多名投研人员,平均从业年限在6年以上,其中包括7名博士、5名硕士,是一个涵盖宏观政策、产业经济、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团队。我们FOF产品的资产配置是基于团队开发的三级资产配置系统,该系统覆盖了资产、行业与主题等种多维度,既强调资产的系统性收益,也强调细分资产的结构性收益。风险配置方面主要利用风险平价的思路进行,但这个过程不是纯量化的应用,而是要有主观的评估。从基金标的的筛选方面看,博时基金FOF团队已建立了系统的基金评价体系和基金标的池,在优选基金的基础上,基于风险与收益的匹配为客户获取绝对收益。

  投资正在从靠天吃饭的草莽时代,转向工业时代的系统化、流程化操作,由组合经理的个人管理转为团队的系统管理势在必行。博时多元资产管理团队分宏观策略研究、资产配置、风险配置与风险控制等小组,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以团队的研究与集体决策取代组合经理的个人决策,并将通过制度、流程确保FOF投资的平稳运行。多元资产管理时代,专业的客户服务是财富管理的基本要求。基于此,多元资产管理部专门设立了投资专员一职,努力践行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概括来说,博时FOF团队的特点是强调以绝对收益为目的,建立了团队管理、多元配置、风险优化和专业服务四位一体的投资模式,以此向投资者提供强调风险防控与投资沟通的绝对收益产品。

  新浪财经:能给我们介绍下向证监会报备的FOF产品情况?都用了哪些投资策略?产品定位及设计逻辑是什么?

  魏凤春:博时上报了三只FOF产品,分别是博时金福安稳健配置混合FOF、博时金福全稳健策略FOF、博时智多宝积极策略FOF。我们的FOF产品主要面向追求长期稳健收益、有投资风险认识的投资者。

  新浪财经:对于公募FOF有内外部之争,双重收费的质疑,您怎么看?

  魏凤春:根据国外市场的运行经验,FOF的投资标的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标的是指数基金、ETF等被动管理型基金产品,它们具有的优势就是对资产的跟踪能力好,交易成本较低。比如,股票ETF的年管理费率一般为0.5%左右,而一般的主动型股票基金是1.5%,而且ETF交易免印花税,做配置起来更方便,这些特点使它很适合作为FOF的配置工具。第二类标的是主动管理型基金,配置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好处是能找到一些创造超额回报的投资经理,缺点是持有成本以及交易费用较高,但是国内靠调研确实能发现一批优秀的基金经理,这取决于FOF管理人的挑选眼力。第三类标的是私募基金,这与MOM业务有一定的重叠或者相似。

  无论配置哪种基金标的,实际上都存在“双重收费”的问题,但“双重收费”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无论是哪一个层次的管理人,只要他们对组合资产的增值付出了主观努力,都应该获取相应的报酬。比如,我们帮投资者挑选到了最好的基金经理,实现了更好的投资收益,我们对FOF的管理当然也要有回报。现实当中的“双重收费”问题,主要是针对公司内部FOF来提出的,即如果这只FOF投资于公司内部的基金,那么这家公司既作为FOF的管理人,也作为底层基金的管理人,是否应该获得两份管理报酬?从国外的实践看,内部FOF还是应避免“双重收费”,一是投资人确实担忧你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二是从FOF管理人的角度看,免掉投资于公司内部的基金的FOF管理费用,既能消除投资者对利益输送的担忧,也能促进公司旗下产品的销售,也是一种与投资者双赢的制度安排。

  新浪财经:量化与AI在我们的公募FOF中如何应用的?

  魏凤春:我认为FOF是一个“中西医”结合的过程,单纯的做量化或者单纯做宏观都是不够的,而应以主动管理为主、量化为辅,投研团队的研究、认识与经验是第一位的,量化的研判体系可以作为辅助,但不能代替主观的判断与决策。博时FOF团队有12个人,其中8名同事是有量化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在运用量化模型监控市场、优化资产配置与进行风险管理,但主要的输入变量如资产的预期风险与收益等,则还是需要从基本面开始做起,这就是我们团队量化在投资管理中的应用模式。

  新浪财经:公募FOF的核心是什么?针对公募FOF未来发展,还面临哪些瓶颈和问题需要突破与解决?

  魏凤春:公募FOF的核心定位相对清晰,即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资产配置工具。现在大部分公墓产品更倾向于看重相对收益,但是对于FOF来说,绝对收益应当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这甚至可以看做是公募基金革命性的变化。

  同时,在达到FOF绝对收益目标的过程中,风险管理十分重要。博时FOF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事前、事中和事后三级管理。事前尽可能把投资规则流程化,风险的控制纪律放在首位;事中主要进行过程监控,观察指标;事后在法规和流程允许的范围内汇报投资思路,包括与投资者的数据与服务对接。

  新浪财经:关于公募FOF,您还有哪些期许?

  魏凤春:FOF拉开了投资革命的序幕,其克服了原有的单一资产的投资管理、相对收益的考核指标,更加注重风险与回撤控制,更加注重投资者的理财体验,但对于FOF的实际效果还需等时间进一步验证,希望国内的资产管理业界能够顺势努力,把FOF这一新兴产品与业务做大做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