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F大发展有待银保入场
中国证券报
|
■ 主编手记
从证监会公布的最近一期新基金募集申请情况看,已有约90只公募FOF(基金中基金)的募集申请被受理,业内对借FOF来提升行业规模多有期盼。不过,从目前趋势看,仅由基金公司来发行、管理FOF,笔者认为这还只是在行业内小打小闹。要想推动这一行业跃进式发展,引入长期资金,可能还有待于银行,保险等机构直接入场,以银保渠道作为管理人发行公募FOF。
首先,FOF这一产品的出现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不仅个人投资者有需求,机构也有兴趣。目前市场上公募基金产品已达约4500只,要从中精选出赚钱的基金,难度很大。从海外来看,FOF不仅是个人投资者,还是许多机构的重要投向,比如美国许多教师基金会、公务员退休基金等长期资金,都是FOF的大金主。
其次,公募基金的长期业绩已经证明了,它是普通老百姓(15.990, -0.45, -2.74%)投资理财的最好工具。截至2017年6月末,自开放式基金成立以来,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16.18%,债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7.64%,公募基金累计向持有人分红达1.66万亿元。
但以基金投资者的长期收益来衡量,效果却并不如意。一个原因是选择基金的难度,其次是投资者拿不住,频繁进出,平均持有期短,少于一年的占44%。而银行、保险等机构更为贴近、了解投资者。银行和保险机构可以结合投资者需求,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对公募基金进行二次选择,以基金组合的方式为投资者提供跨生命周期、经济周期的解决方案,多少可以削弱以上两个不利因素。
从可操作性来看,保险公司长期以来是基金的大客户,其对基金的研究投资能力完全可以支撑FOF这类产品。而银行的资管部门近年来也在积极拓展公、私募基金的投研能力。由银保来作为管理人发行FOF,有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
同时,银行、保险等机构还可以发行外部管理人模式的FOF,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第三方投顾行业的兴盛。
当然,这一切都还需要有相关法规的安排。据悉,相关部门也在建议推动,通过功能监管,允许机构投资者申请大类资产配置牌照并发行相关产品。笔者认为,这将为基金业引入真正稳定的长期资金,并从根本上改变基金业的一些短视行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热门推荐

30位上市公司大佬返校,浙大系资本市场“隐形军团”有多强?
- 2025-02-25
- 08:48
- 媒体速报

分歧后,市场选的依然是它们
- 2025-02-25
- 18:10
- 格隆汇APP
中新健康|贵州通报16家涉贿医药企业
- 2025-02-24
- 18:23
- 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