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旁落公募基金亟待破茧重生

  ⊙记者 王彭 ○编辑 长弓

  公募基金业自诞生至今,经历了野蛮生长、监管规范、经济红利和政策放松的蜿蜒曲折的发展历程。然而,在行业资产规模即将迈入10万亿元大关之时,公募基金在“内忧外困”下,正逐渐丧失A股市场上的“话语权”。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当前低利率和大资管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多年来享受的制度红利逐渐消失,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成为行业共同面临的困惑。不过,针对公募基金发展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监管层在今年上半年连续颁布多项新规,开展了一场先破后立、正本清源的重建新秩序行动。与此同时,不少昔日“奔私”的大佬也带着多年在私募历练积累的经验,重投公募怀抱。

  可以预见,伴随行业准则的更加规范,以及多元化股东结构、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公募基金在逐渐走出瓶颈期后,必将迎来更加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

  公募话语权逐年丢失

  “88魔咒”是A股市场上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即当偏股型基金仓位达到88%时,市场往往会迎来调整。“88魔咒”曾经见证了公募基金对A股市场的巨大影响力,但近几年来,随着公募基金在A股市场流通市值占比的走低,这一说法已很少被人提及。

  来自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9.5万亿元,与2007年底的2.43万亿元相比,增长近3倍。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公募基金总体资产规模高歌猛进的同时,权益类资产却在逐年“缩水”。

  天弘基金肖志刚表示,根据对公募基金主动权益类产品的资产配置统计,2017年全行业主动配置了1.15万亿元股票,相较于2007年底的2.18万亿元缩水了1万亿元。这意味着,在银行资产规模增长4倍,保险、信托、租赁等非银机构资产规模增长10倍以上的背景下,权益类公募资产规模却萎缩了一半。

  近年来,偏股型基金规模的增长明显落后于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扩张速度。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A股的流通市值已达到39万亿元,而各类公募基金持有的A股市值为1.62万亿元,占流通A股市值的比例仅为4.11%。

  事实上,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比自2007年达到峰值的25.7%后,便逐年下降。中国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公募基金所持市值的占比下滑至19.8% ,到2010年这一比例降至10%以下,2015年更是仅为4.2%。

  与此同时,基金专户和私募基金则从无到有,所持A股市值的占比逐年攀升。到2015年,基金专户、私募基金和证券机构持有A股市值占总市值的比例分别达到2.5%、1%和1.2%。

  另外,保险资金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在2005年到2012年期间,保险产品所持A股市值占比从1.1%上升至4.1%,达到近几年最高值。2014年和2015年这一比例分别回落至3.5%、2.9%。从持有股票市值的总量来看,保险产品加保险自有资金在2015年所持A股市值总额为1.39万亿元,而公募基金为1.83万亿元,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小。

  虽然目前我国公募基金产品总数已经突破4000只,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保险、银行、私募、信托等各路机构的夹击之下,基金产品的爆发式增长并没有阻挡其话语权旁落的趋势。

  白酒龙头贵州茅台十大流通股东的演变,正是公募基金话语权逐步丧失的典型写照。有券商发布研报称,2010年有6只公募基金进入茅台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2012年茅台十大流通股东中公募基金仅占据两席,到了2017年,茅台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已无公募基金的身影。

  “进一步将前十大股东分类汇总分析,不难发现,除了参与救市的‘国家队’,大股东持股和保险持股基本维持稳定。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在公募基金占比逐步下降的同时,外资占比正稳步提升。”该研报继续指出。

  在业内人士看来,最近几年公募基金在A股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已逐渐由市场主导者变成参与者,“其他机构的博弈特点”成为当前基金投资决策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此前做投资时会关注基金的平均仓位,但目前市场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金持股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已降至5%以下,对市场所起的作用被夸大了。”沪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内外交困”制约行业发展

  回顾近2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公募基金曾经叱咤A股江湖的主导地位的得来实属不易。

  “从沪深股票市场建立至1998年,指数大起大落,投机炒作盛行,联手坐庄、操纵股价现象屡见不鲜。个人投资者占90%以上,盲目跟风,追涨杀跌。唯一的投资分析是看哪只股票里面有庄家。”华夏基金前总经理范勇宏在《基金长青》一书中这样描述。

  第一代基金经理在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时均提到,刚诞生不久的基金在投机盛行的市场中并不受欢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基金不仅被庄家抵制,还受到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冷遇,有的上市公司当时甚至喊出“防火、防盗、防基金”的口号。

  直到“5·19”行情爆发,作为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倡导者的公募基金才逐渐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并最终掌握了A股市场的话语权。“随着市场大环境改善,投资者发现基金持有的股票不需要做庄其表现也很好,慢慢开始信任基金的选股能力,接受基金的长期投资理念。”南方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投研负责人表示。

  然而,在如今低利率和大资管时代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多年来享受的制度红利已逐渐消失。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低利率和大资管时代的背景下,各类层出不穷的替代产品抢占了部分公募基金的发展空间。当前,除公募基金之外,居民主要投资渠道还包括阳光私募、投资型保险、银行理财产品、私募股权、信托计划、券商集合理财等。由于监管规则的差异,部分替代品比公募基金更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

  一位离开公募多年的前明星基金经理表示,很多散户越来越认可保险或者银行理财。近两年,不少散户通过投资型保险或者银行理财被吸引到资管里面,而这些资管产品再去投资公募基金,公募基金投资从散户为主变成机构投资者为主的趋势明显。

  “公募追求相对收益的行业定位与投资者偏好确定性收益的投资需求相背离,这是私募、银行理财、保险理财、信托等壮大的主要原因。而后者之所以能够实现确定性收益,或缘于制度套利,或缘于资金池轮动,这些做法都被公募严格禁止。”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分析称。

  刘亦千进一步表示,国内证券市场熊长牛短,导致公募基金未能彰显制度优势,如严格控制底仓、控制杠杆、严格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等。他认为,伴随资产管理行业不断多元化,公募行业将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挑战。

  此外,近年来公募基金人才流失加剧,公司高管、核心投研人员流动性加大,对公司运营和产品业绩的稳定性产生冲击,也侵蚀着投资者对基金业的信心。尤其是在多位公募大佬纷纷“奔私”之后,公募基金行业从业超过十年的基金经理已经屈指可数。

  “在市场不振、监管力度不减的情况下,基金公司依然以短期业绩排名为考核内容,导致许多基金经理倍感‘压力山大’,加大了人才流动性。”沪上一家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坦言。

  对此,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作了总结。他指出,随着泛资管时代的来临,基金业的牌照红利将逐步消失,其藩篱不断受到内外因素的冲击。就内部而言,表现为产品缺乏差异化、渠道缺乏控制力、人才流失愈演愈烈。就外部而言,表现为竞争对手不断增加,蚕食着基金公司的份额。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成为公募行业共同面临的困惑。

  新一轮制度红利有待释放

  古语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随着话语权旁落和市场影响力降低,公募基金不得不修正原有“游戏规则”,以适应新的身份。

  “市场主流资金多元化格局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对公募基金而言,意味着痛苦的转型。”一位合资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事实上,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近年来公募基金在募集、投资、管理、销售等多个环节的确暴露出种种问题,如委外基金野蛮增长、迷你基金数量骤增、基金销售环节投资者教育缺失,以及分级、保本、定增等“爆款产品”风险积聚等,均令基金越来越偏离其发展的“主赛道”。

  于是,在今年上半年,“纠偏”成为公募基金行业的主旋律,监管层先后出台了多项新规,在公募基金领域开展了一场先破后立、正本清源的重建新秩序行动。

  昔日被视为基金公司冲规模利器的产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监管压力。在分析人士看来,监管层的意图是引导基金公司回归本源,更加重视投研核心能力的建设。在外部环境的倒逼之下,基金行业不得不更加注重风险防范,回到资管行业的“主赛道”上来。

  “公募基金的本质属性是投资人承担基金风险,但也获取基金收益,管理人按照合同约定勤勉尽职、专业运作,托管人按照合同约定有效保管监督资产。”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胡立峰表示,目前看来,出台的许多政策都旨在强化公募定位。

  在行业生态格局重塑的同时,数位昔日“奔私”的大佬带着多年在私募历练积累的经验,开始重新投身公募大军。

  2016年6月28日,华夏基金前固定收益总监杨爱斌联手上海华石投资发起设立的鹏扬基金获批,成为首家“私转公”基金公司。今年3月3日,由富国基金前投资总监陈继武担任董事长的凯石基金顺利拿到“准生证”。6月2日,前公募大佬莫泰山领衔的博道基金也拿到了公募基金业务牌照。此外,还有多家拟申请设立公募基金的大型私募在排队候批。

  “奔私”大佬的回归,折射出公募基金业的制度建设正逐步完善。修订后的基金法不仅放开了基金从业人员证券投资的限制,更允许专业人士持有基金公司股权,这为“奔私”大佬创新公募基金公司激励机制和治理结构打开了大门,方便他们将私募行业重视人才和激励的优势移植到公募。

  回首过去,不断积累的制度红利正是公募基金实现大发展的重要推手。自1998年诞生起,公募基金依靠先进的制度优势,披荆斩棘,攻城略地,在A股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2007年以后,公募权益资产规模持续萎缩,市场影响力式微,制度优势、人才优势也逐渐丧失。

  如今,公募行业累积的新一轮制度红利开始逐步显现。监管新规的多箭齐发令整个公募基金行业处于更加严格的监管之下,治理与运行将更加透明。携带私募行业优秀基因的人才和公司回归公募,势必对现有那些国有股话语权独大、公司治理僵化的基金公司造成冲击,倒逼其股东作出改变。

  而更加规范的行业准则,以及多元化股东结构、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最终将提升公募基金行业的内在竞争力,进而在竞争激烈的大资管行业占据更大的份额。可以预见,公募基金在逐渐走出瓶颈期后,必将迎来更加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