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2日09:17 综合

  来源:弥财投资

  基金太多,不知道买哪个、买多少,有专业人士帮忙替你挑选,是不是大好事?别高兴的太早!

  这个周末,引起不少投资者注意第一则新闻就是证监会起草了一则管理意见,拟为公募基金 FOF 的推出铺平政策道路。

  FOF 是 Fund of Funds 的缩写,翻译成基金中的基金,或者叫母基金。对投资者来说,买 FOF 就相当于把钱交给一个投资顾问,让TA帮你投资其他的基金,而不是直接买股票、债券等资产。

  FOF 这个概念并不新,在国外资本市场已经出现、发展40多年,如今在中国越来越流行,成为一种时髦投资产品形态。

  目前国内市场上有不少 FOF 产品,基本上都属于私募类,对应的投资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冲基金)或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VC)。

  这类 FOF 产品有很明显的生存逻辑,就是能为富裕投资者实现分散投资,提供分享知名投资基金成果的服务。

  比如,你手中有500万可投资资产,想配置对冲基金、PE/VC类的投资,但苦于没有门道,或者门槛太高(这些机构接受融资至少都是千万级起),怎么办?

  这时,资产管理公司或者财富管理公司就会提供一些 FOF 给你,100万就能开始投资,你的钱可会被分别投到若干个名牌基金里。这样一来,原本千万、亿万富豪才能享受的投资机会,百万富翁也能尝试。

  但以上这些好处,都是私募 FOF 所拥有的。

  公募 FOF , 顾名思义就是让投资者买一个去投其他基金的基金。证监会文件表示,这种 FOF 的好处是“可进一步分散投资风险、优化资产配置, 降低多样化基金投资门槛, 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选基服务。”

  听上去不错,但这事只要你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基本不太靠谱。原因有四点:

  1.降低被“架空”的门槛

  首先说说这个“分散投资风险、降低多样化基金投资门槛”。私募 FOF 的确有这样的好处,因为单个基金起投门槛高,要同时投多个基金的话,至少也要动用数千万资金。

  但公募基金压根不存在这个问题,市面上大部分公募都可以做到100起投,门槛高一点的1000元也可以起投了,要想同时配置10只基金,万元之内完全可以搞定。所以这样的“降门槛”有多大价值?

  更何况,投资者也根本没必要同时配置那么多只公募基金, 有几只不同策略、标的的好基金就够了,再多也无益,这跟你买股票一般不会选太多个股一样。

  2.不“科学”地优化资产

  其次我们再讲优化资产配置。资产配置听起来简单,其实是最讲究研究基础的——为什么投资这个资产类别,为什么投入这个比例的资金,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学术问题。

  对大众投资者来说,最常见的资产配置理论就是马克韦茨的“现代投资组合”(MPT) 理论,但这个理论是不能直接拿来选公募基金的。因为每只基金历史长短不一样,它们的表现也不足以满足“均值回归”这样的理论要求,所以你按照 MPT 去计算某只公募基金的配比,实际上是不“科学”的。

  当然,资产配置这事儿是种艺术,也有人会研究一套自己的配置理论,并通过这些理论赚不少钱。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你买的 FOF 基金的管理人的水平,离这个级别还差得十万八千里。

  3.看同一份制度,赚不同的钱

  这就引出了第三点,就是公募 FOF 的激励制度。为什么说世界上最牛的投资经理都在对冲基金而不在公募基金?因为除了固定的管理费外,对冲基金会收取高比例的业绩提成,他们为客户赚得越多,自己挣得也越多。

  利益的驱动使私募性质的对冲基金吸引了最优秀的投资人才,包括最优秀的资产配置人才。而公募基金 FOF 呢?在同样的激励制度下,优秀的资产配置人才难道会从天而降,为了广大投资者的福利义务劳动?

  4.用别人的成本,以自己为准

  最后一点,就是公募 FOF 的利益导向。几乎所有发行投资产品的机构,一定是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的。这并不是说它们一定会损害投资者利益,而是一个孰先孰后的问题。

  公募基金公司发行 FOF 的最大利益驱动,一定是为自家公司产品提供资金来源。也就是一个 FOF 一定是优先、主力配置本基金公司的产品,这毋庸置疑。

  而为了一定程度上遏制利益输送,证监会的指导意见里,规定了以下两点:1) FOF 投资自家基金,不能征收双重管理费;2) FOF 投资的基金必须是1亿规模以上、有1年以上历史的基金,避免变相为自家新基金“输血”的情况。

  这些规定的确能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是不能改变这类 FOF 产品的利益驱动本质。当然,也不排除以后会有较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发行公募 FOF 的情况出现,但以现有的监管框架来看,除了券商的集合理财产品之外,发行这类 FOF 的主力还是公募基金公司本身。

  机构在营销公募 FOF 的时候,也许会说这在国外是个多么多么成熟的产品,但从数据来看,公募 FOF 也只是整个公募基金市场的一小部分而已。

  那么近年来推动 FOF 发展的,究竟是什么?

  

  上图是格上理财刊登的公募(共同)基金 FOF 在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的占比,目前大概在11%。这个比例的确是在增长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募 FOF 的最大发行者先锋(Vanguard)基金公司的 FOF , 大部分投资的是指数基金,而指数基金近年来的崛起,也是推动公募 FOF 发展的重要力量。

  按照先锋的模式,投资 ETF 组合,就是投资者获得一个科学配比的 FOF 的最简单的途径。通过追踪指数的基金进行的资产配置,是能最好的拟合 MPT 理论的投资方式,也是费用最低的投资方式。比较可惜的是,目前中国投资者能接触到的指数产品很有限,也不能有效进行全球范围内的配置。

  说了这么多,我也并不是在完全否定国内公募 FOF ,但投资者应该注意,在目前条件下,公募 FOF 不过是一个让你一下子买一篮子基金的营销手段。

  至于是否有多重收费,是否能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是否选择了市场上真正优秀的基金,还需要投资者进行逐一辨识。所以话说回来,如果你完全不知道怎么挑公募基金,那又怎么知道哪只公募 FOF 好呢?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伟

相关阅读

警惕重要股东的清仓式大减持

掌柜的一直说一句俗语:春江水暖鸭先知。上市公司的高管跟股东们最了解真相,他们拒绝进行逆周期增持,相反还在跑路,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熊市离春天还有一段距离。

一年蒸发1500亿,京东怎么了?

一边是京东6.18战斗自嗨的热火,一边却是资本市场漫长的冰河纪。从2015年6月至今,京东的股价遭到腰斩,跌去了一半,已接近发行价,市值蒸发了240亿美 元,约合1500亿人民币。我们不禁要问,京东肿么了?

投资的“国进民退”问题恶化

民间投资不仅仅是趋势性缓慢下滑,而是急剧快速的下滑,其根本原因在于:与国有资本相比,民间投资在市场准入、融资成本、税费负担等方面的阻力和难度较大,“国进民退”有愈演愈烈之势。

银行员工被打的是屁股还是脸?

为什么这些奇葩的培训公司和讲师,劣质高价还能够神一样地存在?根本原因还在于,部分商业银行在员工教育培训上急功近利,热衷于通过洗脑式的培训,来进行所谓的统一思想、提升士气,进而激发潜能、提升业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