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8日08:46 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 (记者 崔启斌 许晨辉)由于业务开展滞缓,仅成立一年多的凯瑞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瑞德基金”)被母公司凯瑞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瑞德控股”)以1元的价格甩卖。业内人士认为,在私募基金监管趋严的情况下,接盘方是否有投研能力至关重要。

  昨日,凯瑞德控股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整体经营发展的需要和子公司业务开展滞缓的实际,公司已于去年12月2日将子公司凯瑞德基金100%股权以人民币1元的价格转让给深圳市泓盛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盛信达”)。鉴于公司出售该子公司股权产生311.88万元的股权收益,公司于5月13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对上述股权转让事宜进行补充审批并予以公告。

  所谓“1元转让股权”,是指转让方以1元的价格向受让方转让股权。这种现象多发于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之间,而且经常出现在标的企业净资产为负的情况下。资料显示,凯瑞德基金于2014年11月成立,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母公司凯瑞德控股全新的业务领域,直至股权转让日,凯瑞德基金只是开展了规模较小的投资咨询服务业务,根据与客户签订的投资咨询服务协议收取约定比例的投资咨询服务费。

  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凯瑞德基金在基金业协会的备案资料显示,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尚未成立一只基金产品,该公司员工人数也仅有5人,董事长王柱并未获得基金从业资格。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注册资本虽高达3000万元,但实缴资本却为零元。成立一年多的凯瑞德基金并未展开实际业务,由此凯瑞德基金的利润也出现了亏损。凯瑞德基金最近一期的主要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资产总额285.6万元,负债总额597.48万元,净资产、营业利润、净利润均为-311.58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当年凯瑞德基金的成立也曾被母公司寄予过厚望,但如今却事与愿违。据了解,近年来凯瑞德控股面临业务上“内外交困”的局面。据媒体报道,自2006年上市之后,凯瑞德控股的经营状况便每况愈下,由此尝试转型,从2014年开始涉足基金领域,当年便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凯瑞德基金,本以为可以进一步丰富公司的盈利模式,不成想仅一年多时间,便1元贱卖了凯瑞德基金。

  对此,北京一位资深券商分析师指出,“1元转让股权”的实质就是名义金额转让,很多国有企业都热衷于以1元的价格受让净资产为负的股权。但“1元转让股权”也会产生税务风险,绝大多数情况下,“1元转让股权”都被税务机关视为转让价格明显偏低且不具有合理理由,进而遭遇税收合规性审查。在沪上一位私募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看来,凯瑞德控股可能是想利用此次交易,把凯瑞德基金以1元转让的方式剥离出上市公司体系之外,以便利用私募牌照募集资金,进行资本运作。不过,随着私募基金监管趋严,接盘方投研能力也至关重要。资料显示,接盘方泓盛信达主营业务与凯瑞德基金相近,其经营范围包括受托资产管理,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等业务。

责任编辑:戴明 SF006

相关阅读

ڸ˽ṹì

ǽйõʶҪתṹԵìܡνCPIܷӳй̸ͨͨͲ̸ֻǼҵ̸ֻͳҵ̸ֻҵƷ̸ϰյ

ӷ

ڵϰͶҪעʲô

ģȽľҪѡԽܼԽԽãԽ׹ͨϢʹٳɽסһϣϰ÷dzɹġϰݺ˵˵⣬취ЩڵסDz᲻ġ

ٻ

׶ؽΪİ?

ΪʲУйµĹб׼չͿеĽ⣬Ϊһ׶ӵԼС׶ҵ翴ٶ׶ؽڳǵĵλ׶Ƶļҽڴ˳Ʒг

һҪ

2016ĴĪǶͶ˼ԴòݶڣӵϰԾͤѾӰȶPPT㵽ϰڵʽһPPTʲôҵأƹIJ治ǿЦϰ˹ƻ֮һҪ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