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南下H股料水涨船高 看好流动性好折价高港股

2015年03月31日 03:1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微博 收藏本文     

  部分机构青睐流动性好、折价高的港股

  □本报记者 张枕河

  中国证监会[微博]上周五公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沪港通交易指引》,该指引明确公募基金无须通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机制,可以直接募集资金通过“沪港通”机制投资香港股票。30日,港股全线上涨,恒指收涨1.51%至24855.12点,创两个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当日“港股通”净买入额也创出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此项新政完善了开通4个多月的“沪港通”机制,尤其是将给一直较为清淡的南向“港股通”交易带来较大提振。一些中资中小盘股以及高折价H股由于估值低、前景佳等原因可能受到投资者青睐,年内有望出台的“深港通”或促使更多资金流入港股市场。

  “北水”有望加速南下

  分析人士指出,新政利于提高南向交易的交投量,更多内地资金有望投资港股。据统计,“沪港通”自开通以来,北向交易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已使用约41%;而南向交易总额度2500亿元人民币,已使用额度只有约12%,差异明显。

  一位基金公司投资经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内地基金公司今后可以直接募集新基金去投资港股,不需再通过QDII机制。至于在新规施行前已获核准或注册的基金,应根据基金合同约定情况,采取不同程序参与“沪港通”。截至去年底,内地公募基金资产合计达48607亿元人民币,按此增速,至3月底有望突破5万亿元人民币。而内地整个金融行业的QDII获批额度,总计约820.4亿美元,若当中有10%投资港股的QDII额度,透过“港股通”投资港股,其使用额度将会大幅提升。

  齐鲁国际指出,内地缺乏参与南向交易的热情,因为受制于种种因素,主要可归纳为两大原因:一是个人投资者的50万元资金投资门槛;二是缺乏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之前仅仅是允许募集发行针对沪港通的指数ETF产品。由于A股大盘表现近期远胜港股,“港股通”标的若局限于大盘股市场难以掀起投资热潮。此次新规让内地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直接参与进“港股通”,还有助于分流、疏导内地源源不绝涌入A股的资金。而随着A/H价差近期不断拉大,H股的估值优势正逐步显现。纵使散户对此不一定认同,对投资风格相对多元化和理性的公募基金来说,至少提供了一个选择。

  汇丰银行分析师预计,内地放行公募基金参与“港股通”交易有望为H股带来约1300亿元人民币的增量资金,在公募基金即将入市的提振下,预计南下的散户参与度也将大幅增加。光大国际也指出,“港股通”此前受冷落的主要原因是内地散户对“港股通”兴趣偏低,而较重视价值投资的内地股票基金,却受到QDII额度等限制,不能参与“港股通”买港股,在新政作用下这种情况将逐渐改善。德意志银行预计,此次内地基金涉及该政策的资金规模总额将达到1.3万亿人民币,其中活跃基金规模将达8000亿人民币。

  高折价H股吸引力大

  业内对于港股中可能受惠于此政策以及之后“深港通”涉及的板块预期较为明确,其中高折价的H股以及中资中小盘股成为各大机构集中推荐的热点。

  汇丰银行建议,买进两地上市中大幅折价且流动性较佳的H股,如金融、工业、航空、材料等板块。目前H股对A股创2009年以来最大折价。以恒指AH溢价指数计算,上周五为135点较去年7月时的低位89点,涨幅超过50%,可见H股被明显低估。汇丰同时也认为,内地券商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也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光大国际则强调,公募基金预计会投资较大市值股票,更注重价值投资。这类基金可来港投资较A股折价较大的H股以及内地无法买到的优质蓝筹股,如腾讯、中移动等,还有一些跨国企业。此外,可能受惠于“一带一路”的板块和个股近期也值得投资者关注。

  德银在最新研报中表示,“深港通”一旦在今年落地,料将扩大投资名单至小型H股,其属于内地投资者较喜爱的“新经济概念股”。德银分析师表示,H股将是近期最为受惠的板块,投资者可留意四个投资主题:首先是A、H股之中,折让较大的H股;第二是“沪港通”中具有独特性的H股;第三是恒生综合指数中的新经济概念H股、小型指数股份;第四是港股中受惠内地货币财政政策以及楼市放松措施的股票。H股对A股仍有大约44%的折让,预计“港股通”南下投资额会增加,助力H股上涨,令AH股差价收窄。

  中资板块或受青睐

  业内人士目前对港股中涉及中资的许多板块都较为看好。时富证券联席董事邓建初指出,预计港股大市近几日可能有所回调,其后会在24200到24800点之间徘徊。他预计,内地基金来港买股的对象,会以内地保险、电力、科技股为主,香港本地股份较难获垂青。还有分析人士表示,内地30日将二套房个贷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将二手房营业税免征期限由5年变为2年等措施利好港股中的内地房产板块。

  齐鲁国际认为,内地公募基金纵使获准透过“沪港通”投资港股,仍会秉承一贯以来的投资风格,不会突然出现急剧的改变,尤其会倾向参与自己比较熟识的板块和上市公司。基于以上逻辑,预期他们对中资股的兴趣明显大于对恒生指数大盘蓝筹股。国企指数和红筹指数应该会受益,跑赢恒指。板块方面,今年以来A股的旅游、科技网络、传媒、农林牧渔等板块表现靓丽,收益率远超上证综指,该机构预计,相关概念的港股或会受内地公募青睐。

  六福金融指出,目前低估值的中资股无疑更能规避风险以及获取更稳定的回报,颇具吸引力。此外,部分优质高息股也值得关注。

  在市场普遍较为看好该政策前景之时,也有专家呼吁投资者保持相对冷静。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灏认为,市场有可能过分看好此政策的影响。

文章关键词: 基金H股沪港通

相关专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国安部副部长马建被曝有6名情妇2私生子
  • 体育中国赛丁俊晖5-1 今年首度突围第一轮
  • 娱乐曝某歌手耍大牌惹洪导发飙:不换歌换人!
  • 财经房贷新政被疑“泄密”:地产股提前飙涨
  • 科技窝窝团上市迷局:未确定还是真没戏?
  • 博客日本赏樱攻略:大阪超震撼美食广告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有种“女神”叫别人学校的体育老师(图)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钮文新:房地产需要解决还利于民问题
  • 齐俊杰:房价还能涨到哪里去?
  • 叶檀:个性财政部长围魏救赵
  • 傅蔚冈:取消楼市限购不必遮遮掩掩
  • 朱大鸣:大救市政策发出房价暴涨信号
  • 徽湖:2015年再不买房就晚了
  • 董登新:A股狂欢筑泡沫 疯牛无垃圾
  • 马光远:救市组合拳不会让房价暴涨
  • 徐斌:A股已具备大牛市的所有要素
  • 冉学东:货币大放水的时代已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