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换个角度看余额宝风波
□皮海洲
“两会”召开,关于“取缔余额宝”的争论也就可以落下帷幕了。3月4日,出席“两会”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明确表示肯定不会取缔余额宝等金融产品;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表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这样的结果其实是在意料之中的。虽然此前有央视评论员发起了“取缔余额宝”的争论,但很明显的是,“取缔余额宝”遭到专家学者与相关评论人士的猛烈抨击。实际上,这场争论的结果早就有了分晓。
其实,这场争论与“国家利益”无关。虽然央视评论员表示自己是站在国家宏观经济立场上,是代表国家利益。但实际上,在和平建设年代,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家利益是与老百姓利益相对立的,甚至把老百姓的利益视为是“种鸦片”。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政府积极主张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央视评论员却把“钱生钱”称为是“食利者阶层”,这样的言论甚至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格格不入。也正因如此,由“取缔余额宝”而引发的这场“余额宝风波”显得过于平淡甚至平庸,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东西。
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待“余额宝风波”,把它当成一个企业企划案来看待,无疑是非常精彩与成功的,堪称是“史上最成功的企划”,足以让中国企业界最成功的企划人都自愧不如。这次的“余额宝风波”是对余额宝的最好宣传,没有哪一家企业的策划能够达到如此理想的效果。
“余额宝风波”的效果堪称空前绝后。其一,它调动了整个中国几乎所有媒体。不论是互联网媒体,还是纸媒,或是电视电台,几乎全部都参与到了这场“余额宝风波”讨论中来,成了余额宝的宣传工具。其二,它调动了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金融学家以及财经评论专家的参与。“余额宝风波”不仅牵动着8100万余额宝用户的心跳,也吸引着广大网民们的眼球,更让中国经济金融界的专家学者纷纷站出来,直接为余额宝辩护。其三,把“两会”变成了余额宝的宣传窗口。不仅记者们追逐着余额宝的相关话题,不仅周小川、潘功胜、易纲等央行高官表态不会取缔余额宝,更重要的是这个话题甚至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里。虽然政府工作报告没有点余额宝的名,只是表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但经过“余额宝风波”之后,互联网金融与余额宝已是密不可分。
如此轰动效应,同样有三点至关重要。一是选时精准。选在“两会”前夕,因此这场“风波”很容易吹到“两会”上去。二是选点或选题准确。毕竟余额宝不仅代表了老百姓利益,触动了传统银行业的利益,而且余额宝又是互联网金融的代表,站在互联网金融的最前列。因此,容易引发利益各方在观点上的冲突。三是央视评论员的言论恰到好处。“取缔余额宝”的言论看起来很外行,但从炒作的角度来看,拿捏却是非常精准的。因为该言论涉及到众多人的利益特别是老百姓利益,涉及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涉及到金融业改革,所以参与者必然众多。因此,从炒作角度,“取缔余额宝”的言论是非常有分寸的。事实表明,这场风波确实起到了进一步宣传余额宝,提高余额宝知名度的效果。
尽管“余额宝风波”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企划案例,但无心插柳柳成荫,“余额宝风波”超越了所有企业的企划案例。经过“余额宝风波”,更多的国人知道了余额宝,也会有更多的国人使用余额宝。因此,“余额宝风波”将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它必将推动余额宝及中国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向前发展。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