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鲶鱼效应扩大 监管补位需为创新留空间

2014年03月05日 13:35  通信信息报 

  记者 周静

  网络经济一向是两会热议话题,而在今年,互联网金融热潮席卷全国,得到了全国上下前所未有的关注,围绕着互联网金融的是是非非已经成为热议话题,在金融业内业外引起广泛讨论,尤其是近来关于“余额宝”是非纷争更是激起一片口水战。在今年两会上,互联网金融引起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广泛关注,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提案建议层出不穷。

  互联网金融两会提案成热点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近日提交的《关于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提案》指出,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国内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突现,由于虚拟的互联网金融交易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且交易对象不明确、交易过程透明度低,导致互联网金融风险传播速度更快、波及范围更大,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互联网金融存在监管缺失。要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明确监管主体,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实施交叉性监管,完善监管规则。互联网金融要鼓励创新与发展,完善和规范监管。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谢卫的提案直指类余额宝产品的问题。他在力呈互联网金融发展暗藏的风险时举例称,余额宝初始宣传基本忽视了货币基金的风险特征,而直接将收益冠以活期储蓄的若干倍。对这一违背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的违规行为,监管当局开始迟迟没有做出反应,给市场预期带来了困扰。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行长周小川3月4日谈及会不会取缔余额宝话题时表示,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算新事物,应该说过去的政策、监管、调控各方面不能完全适应,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过去,人们可能很能想象有一天自己会把钱投给互联网,而现在,以“余额宝”为首的各类“宝宝”,却在短时间内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将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2013是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的一年,2014这样的热潮仍将继续。

  是“吸血鬼”还是创新成果

  关注互联网金融的人们肯定知道,近来关于“余额宝”的口水战。在央视评论员钮文新发表余额宝“吸血鬼”、造成“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上涨”的评论之后,一场关于余额宝存废之争的论战也就此展开,一些观点认为余额宝是“吸血鬼”、“寄生虫”、“危害实体经济”,而另一些观点则认为,“如果说余额宝是‘吸血’的寄生虫,现在主要吸取的是银行这一暴利行业的血。”事实上,这些观点的背后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的利益、文化之争”。余额宝的反对力量大多来自银行和国企,而其支持力量则来自于基金公司和普通用户。传统金融机构对余额宝有这么深的成见,原因显而易见,因为余额宝冲击到了他们的固有利益。

  根据新浪微博对余额宝支持率的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网友超过99%的人都选择了支持余额宝。虽然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有奶就是娘”,但支持余额宝的声浪以压倒性的优势在网友中获得胜利,或许也应该值得唱衰余额宝的人们的反思。余额宝之所以能得到普通用户的支持,原因在于人们长久以来都不能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如此高的收益,也正是传统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对普通用户的“吝啬”,才促使了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的出现。

  不仅是普通用户,相关金融专家也站在了余额宝的支持一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余额宝推高市场利率应取缔的言论是不对的,“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目前能有6%这么高的收益,也是银行在议价过程中愿意给出这么高的协议存款利率,因为银行愿意要这个钱。”也观点认为,“余额宝对利率市场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整个金融业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很强的倒逼作用”。

  监管与创新都不能少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论战依然在持续中,谁也不能对余额宝下死结论,真正能够验证余额宝作用的只有时间,但不可否认,互联网金融需要监管的力量。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客户证件号码、手机号码、银行卡等隐私信息被泄露;有用户支付宝账户一夜之间被盗刷;P2P网络借贷平台“跑路”倒闭,更有甚者,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已成为洗钱等非法活动的中转平台。这类事件的出现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但这也表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已迫在眉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也尤为重要。

  当前,互联网金融正游离于金融监管的范畴之外,目前尚未有法律明晰各部门的权责,造成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真空,也正是如此,使得互联网金融一度出现野蛮生长的状况。但监管并不是取缔,监管是为了使互联网金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不是使其套上缰绳后,失去用武之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认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应坚持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并重。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课题,它没有在欧美国家盛行反而出现在我国,是由我国自身金融特征所导致,因此不管是对监管部门还是相关企业,都没有前人的先列可借鉴,都需要不断加强学习,通过管理部门与企业的对话、沟通、调研,寻找一条真正属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道路,不要闭门造车,要开放心态,去拥抱属于互联网金融的春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血色昆明:29条生命的最后一个夜晚
  • 体育CBA马布里31分阿联27分 北京主场胜广东
  • 娱乐张国立:我们拍《纸牌屋》肯定通不过审查
  • 财经北师大教授:楼市调控应转为防范房价下跌
  • 科技热播韩剧《星你》捧红社交应用LINE
  • 博客目击姚明突破记者重围(图) 两会博客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委员提议公务员加薪挨万人骂工资4000
  • 江濡山:掂量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分量
  • 张庭宾:不要害怕人民币快速贬值
  • 叶檀:从“厉股份”到“厉混合”
  • 李迅雷:茨涅兹周期暗示房价将下跌
  • 张捷:余额宝兴起与体制漏洞
  • 龚蕾:除比特币外还有哪几种虚拟货币
  • 江濡山:郭广昌的想法太天真
  • 唐任伍:2014年两会老百姓期待什么
  • 管清友:傅成玉先生的两大任务
  • 西向东:吸大麻记兼谈合法非法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