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CCTV证券资讯执行总编辑、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声称余额宝是典型的“金融寄生虫”应该取缔的言论,引发了网友的拍砖与热议。必须承认的是,“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力量正在崛起,不断影响着市民的传统理财思路,也给手头钱不多,又期待能获取高收益的市民,提供更为便捷的高收益理财通道。
【现象】
起床头件事情看“余额宝”收益
“起床第一件事情,我不再是洗漱。”南京一家装饰公司的刘浩先生,每天早晨7点15分起床,第一件事情是看放在桌上的手机。“‘余额宝’上面显示出来的赚钱的数字,让我看后一天都精神。”刘浩先生表示,自己把接近20万元准备买车的闲钱,在今年1月份就转入了余额宝,2月24日的收益为32.7元,“最近余额宝的收益下降了,但总比存在银行吃活期利息要好,还是比母亲买的一款181天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好。”
南京一家外贸公司的曹霞女士表示,现在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不少年轻同事都会谈到“余额宝”理财,身边人越来越接受这种方式,自己基本是月光族,因此10万元、5万元起点的银行理财让她遥不可及,“余额宝”让她也学会存钱了,毕竟每存1元钱都会有收益。
【变化】
“余额宝”收益略降仍在6%以上
“低门槛、高收益”成了大批网民对“余额宝”理财的最直观感受。不过,记者注意到,“余额宝”收益开始略降,去年12月上中旬,“余额宝”收益在5%以上,临近年末,特别到了今年1月份,收益则连续跳涨,到了1月上旬,最高冲到了6.76%以上。不过,从2月12日开始,余额宝收益开始下降,从2月13日的七天年化收益6.334%,下降到了6.136%,逼近了年后的低点。
对此,业内人士称,“余额宝”实际就是货币基金,其对应的天弘增利货币基金,收益肯定是变动的。年后大量资金开始寻找新的理财渠道,在春节后市民暂时没有消费,手上有钱想投资的动机下,收益较高流动性较好的“余额宝”成了不少人的首选,和货币基金一样,当某个阶段出现大量申购时,在基金经理不能及时把这部分资金用于投资时,投资收益肯定会下降。业内人士预计,2-3月份余额宝收益整体处于调整状态,5%-6%是一个较合理的水平,每年6月和12月,以及春节前是全年相对收益较高的时候。
【影响】
传统金融机构面临新挑战
南京新街口附近一家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说,现在连70岁的“退休大妈”也在把余额宝收益和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进行对比。一旦看到没有“余额宝”收益高,她们买银行理财产品也会迟疑一下,这在以前没有出现过。业内人士称,传统金融机构面临新挑战,随着资金池快速膨胀,出借资金与金融机构的谈判空间同步增大。这已经开始影响到部分金融机构传统的春季吸储季。由于吸收储蓄资金偏少,确实也影响到了放贷速度。
【提醒】
余额宝收益有波动且不稳定
“其实余额宝的风险不小,收益也不稳定。”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首先,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是T+0转出资金,两三个小时资金就转出来了,一旦出现大额赎回,就会造成收益的下降,出现问题。因此,流动性的问题最值得关注。不过,目前因为规模还在上涨,这方面的问题还未体现。
其次,余额宝等往往只对接一只货币型基金,一旦这只基金出现风吹草动,收益波动就很明显,而银行有200多只基金,有个大的基金池,降低了收益的不确定性,更为稳健。
此外,网络理财因为对接一只货币基金,都是浮动收益,可能今天有7%的收益,到了明天,收益就变成4%了,而银行理财产品不仅投资于协议存款,还投资于票据、国债等等,很稳健,往往都相对固定的预期收益,基本上都能实现,不会下浮。”她指出,这还没有考虑网络理财技术上的安全性问题,银行网银不仅有密码,还有U盾,安全性要高出很多。
【银行】
纷纷推出新产品与余额宝对垒
分析人士称,传统金融机构仍有优势可言,虽说暂时被动了奶酪,只要相关金融机构主动变化,让利于市民,依旧会有不错的优势。记者注意到,不少银行已经行动起来了。
据了解,目前银行已推出对阵余额宝的高流动性产品,如工行的“薪金宝”、货币市场基金“现金宝”,以及在浙江试点的1元起购的“天天益”。还有交通银行推出的“货币基金实时提现”业务,目前可对接交银施罗德、光大保德信和易方达基金[微博]等公司旗下的4只货币基金。浦发银行天添盈1号,预期收益率达4.8%,客户在开放时间内申购实时扣款当天计算收益。
“抱团”期望银监会出面干预
近日,关于“货币基金提前支取银行协议存款不罚息的相关条款未来可能取消”传闻不胫而走。有消息称,这并非个别银行的公开宣示,而是有部分商业银行向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央行[微博])“求援”,希望窗口指导认定这一条款违规。昨天,有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部分银行的总行的确“抱团”向银监会提出意见,希望银监会出面。
据了解,银行协议存款目前是货基投资的主要资产,通常情况下,投资者若提前支取协议存款,最多只能获取同期存款利率,但基金从银行提前支取协议存款,却仍然享受约定的利率水平,利率损失由银行承担,这一“特权”一般作为“补充条款”呈现在货基与银行协议中,并获得证监会[微博]和银监会认可。过去很长时间,货币基金在协议存款中有“提前支取不罚息”的特权,但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余额宝等理财账户通过对接货基,大量分流活期存款,引发银行不满,银行已通过各种渠道向监管层反映这种不公平。
-调查
九成网友反对取缔余额宝
在新浪科技发起的“论战余额宝”调查中,目前有89.7%的用户反对钮文新的观点,认为不应该取缔余额宝。同时,有93.2%的用户表示,如果自己有闲散资金,会选择将其放在余额宝等类似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中。
-评论
面对余额宝们
自省远比指责更重要
无论是交水电煤气费,还是转账还信用卡账单,抑或是颇为丰厚的资金账单,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异军突起,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收益,还有对传统银行业务实实在在的冲击。在随之而起的种种争论乃至抨击声中,一个日益被公众广泛接纳的观点是:面对余额宝们,传统银行业的自省远比指责更重要。
其实,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冲击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去年至今,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宝字号”货币基金理财产品,在金融市场上快速崛起,大量社会存款因此“搬了家”。据最新数据统计,今年1月份货币基金规模达9532.42亿元,环比增幅高达27%,与之相对的,1月份人民币存款却减少了9402亿元,同比少增2.05万亿元。
面对这样的局面,比“是非”更重要的问题是:传统银行雄霸数十年的江山,为何如此轻易地遭遇“丢城失地”?诸多缘由耐人寻味,更促人深省。银行既是金融性行业,也是服务性行业,服务的对象就是普通民众和众多企业,谁家利率高、谁家服务好,客户自然愿意选择谁。面对余额宝们远高于银行活期利率的收益率,从心动到行动是最正常的选择。更何况,这样诱人的收益率还搭配了亲民的投资门槛和便捷的投资方式。与之相对的则是传统银行冗长的业务办理时间、不合理的霸王条款和名目繁多的服务收费。如此观之,与其说是余额宝在侵袭传统银行业务的领地,不如说是公众“用脚投票”作出自己的选择。
不论是运作机制、服务理念,还是产品设计,余额宝们不仅让社会公众“眼前一亮”,更该让传统银行业“猛地一惊”。如果继续固步自封,继续高高在上,只能丢失更多的阵地和人心。
当然,人们不会期待余额宝们完全取代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来源,归根结底还是传统银行。虽然发展迅猛,但与前者庞大的体量相比,仍然只能算是小微金融。重要的是,余额宝们从观念和机制上给传统银行上了一课。如果这样的“搅局者”真的能倒逼传统银行改革创新乃至利率的市场化,这对中国的金融体系和广大民众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大好事。
新华视点
-分析
余额宝发挥了鲶鱼效应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郭田勇[微博]教授认为,余额宝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鲶鱼效应,改变不合理的融资制度效果正在初显,对于公众,余额宝使公众得到了本来就应该得到的东西,如果银行利率市场化,余额宝的套利空间也就消失了。从社会层面来看,让百姓福利得到了提升;从金融变革层面来看,使金融业的竞争更加剧烈。一方面,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制度建设和风险控制能力要加强。
-网民热议
“余额宝”给普通百姓
提供了多赚利息的渠道
余额宝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央视评论员提议取缔余额宝,让大批用户“胆战心惊”。而已经在使用余额宝的消费者,却大呼难以理解。
网友mywaywatch提出,余额宝的尝试,只是替最广大的民众讨回原本属于自己的部分利益,如今也许因余额宝动了传统金融业的“奶酪”,因此成了利益集团的“眼中钉”。
余额宝的使用者、南京市民陈女士,也对钮文新的说法觉得很奇怪,“虽然我投的钱不多,但好不容易天天看着比银行活期多得多的利息,每天3.18元、3.19元,这样一个月下来也有一百元了,出去做个头发,吃点点心,感觉挺好的。”记者黄阳阳杨静李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