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基金:搭车基金打新还需理性

2014年02月12日 13:42  新闻晨报 

  中欧基金

  新年伊始,“打新”一直是最热门话题之一。在新规影响下,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成为本场打新“狂欢”的主力军。好买基金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已有198只公募基金产品参与打新。

  欧先生观察了近一个月来的股基打新情况,发现借道基金打新并非易事,不少新股中签较多的基金收益率反而不高。

  分析下来,影响打新对基金业绩贡献的原因主要包括:首先,基金规模越大,新股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会越低,打新的贡献率也越小;其次,大量套利资金会摊薄基金打新的收益;再次,如果基金始终用部分资金滚动打新,资金利用效率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最后,基金一般不会将资金完全用于打新,有部分资金会用于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以增强收益,而一旦投资亏损,二级市场上的损失将影响打新收益。

  目前担当打新主力是偏股型基金和保本基金,打新收益只是基金业绩的一种补充,基金自身的选股能力、择时能力及资产配置能力仍是其收益来源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考虑是否投资这些基金时,投资者要关注基金本身的类型和投资人的管理能力等多种因素,再来作出整体的投资决策。

  对于有意投资打新基金的投资者,欧先生有三点建议:其一,紧盯中签基金保障投资效率,中签率决定着打新收益,中签率越大收益越大;其二、优选中小规模基金避免收益稀释,尤其是规模20亿元以下的基金;其三,偏股型基金的申购赎回费一般在2%左右,投资者还要考虑基金的交易成本,衡量未来预期收益是否值得高成本的投入。

  整体而言,今年A股出现趋势性机会的概率有限,市场将依旧表现为结构性行情,基金业绩表现难免分化。随着新股上市越来越多,打新收益的边际效应或将递减。欧先生建议投资者在选择“打新”基金时,综合考虑基金规模、投资策略、过往业绩和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等多重因素,方可稳操胜券。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美媒:中国领导人提出重组解放军要求
  • 体育冬奥会-庞清佟健短节目第4 视频
  • 娱乐田朴珺自曝被王石评价马脸骡子命(图)
  • 财经投行中国找人潜规则:先问父母做什么
  • 科技富士康与谷歌在机器人领域开展合作
  • 博客唐师曾:80年代末“扫黄”行动(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硕士民工市场求职自降身价只求月薪3000
  • 朱大鸣:地价暴涨会不会刺激房价奔腾
  • 张庭宾:美元债是中国企业的金绞索?
  • 陈绍霞:土地增值税乱象探因及对策
  • 姚树洁:东莞性都是社会裂化惹的祸
  • 叶檀:东莞的迷茫
  • 慕白:朱长虹冒险背后的政治冒进
  • 罗毅:影子银行众生相
  • 张炎夏:部长生气了 我该怎么办
  • 连平:不动产投资意愿回落
  • 岁寒知松柏:东莞的青楼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