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有优势 普通投资者如何挑选打新基金

2014年01月08日 13:41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白岩

  11月30日,证监会[微博]召开临时发布会,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宣告暂停已久的新股发行即将重启,市场对于打新的热情也再度被点燃。

  历史上打新往往可以带来不错的收益,但普通投资者想分享打新的收益,其难度不小。

  首先,普通投资者申购新股的中签率较低。新股配售有网上和网下两种形式:网上配售主要由普通投资者参与,中签率较低;网下配售的中签率相对较高,但参与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普通投资者参与较为困难。证券业协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以下称《规范》)规定,网下配售比例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60%~70%,只有当网上配售的有效认购倍数在50倍以上时,才会进行一定比例的回拨。可见,普通投资者在申购中签率上没有优势。

  其次,普通投资者申购资格受限。从上交所[微博]、深交所[微博]发布的相关配套文件来看,新股发行遵循市值配售原则。即投资者申购的新股数量与T-2日持有的股票市值相挂钩。其中上交所规定,每10000元市值可申购一个申购单位的新股,一个申购单位为1000股;深交所则以5000元为限确定可申购的申购单位数量,每个申购单位也相应下降为500股。此外,《规范》规定,参与的新股发行的个人投资者,应具备至少五年投资经验。这些规定体现了管理层希望引导投资者理性对待新股发行的意图,但客观上限制了不少普通投资者参与新股发行。

  在这一情况下,选择能够参与打新的基金可令普通投资者规避上述劣势或限制,分享新股发行的收益。一方面,公募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可有效避免个人投资者所受的限制。另一方面,公募基金参与新股申购的中签概率更大。《意见》和《规范》均规定,网下配售的股票中至少40%应优先向以公开募集方式设立的证券投资基金和由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配售,这使得公募基金的中签概率更大。

  那么哪些基金适合普通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呢。

  根据统计,在往年的打新中,债券型基金可谓打新的主力军,打新市场约20%的份额,都被债券型基金占据。不过此次《规范》中限定,债券型基金在内的三类产品不能参与打新,而新股不少于40%的份额将向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配售,这客观上大幅提高了其他基金中签率。在这些基金中,新发的混合型基金和部分保本型基金值得投资者关注。

  混合型基金不受股票型、债券型基金的仓位限制,资产配置比例更为自由,其中又以灵活配置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较为突出,可将大部分资产用于打新。2013年末成立的安信鑫发优选和国泰淘新灵活配置,分别是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参与打新的代表性产品。二者理论上都能将最多95%的资产用于打新。较之股票型基金由于60%底仓限制,至多只能将35%的资产用于打新,混合型基金的优势尽显。而两类混合型基金于2013年底扎堆募集、成立,与新股发行重启的节奏十分配合,其对于打新的参与意图和热情可见一斑,在债券型基金不能参与打新的情况下,这些新发的混合型基金有望成为打新的新主力。

  除混合型基金外,部分保本型基金也值得关注。由于部分保本型基金仅限制成立之初的各类资产比例,允许此后根据情况对股票、债券比例灵活调整,能起到和混合型基金类似的效果。如华润元大保本,理论上其也可使用最多95%的资产进行打新,较之混合型基金毫不逊色。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股发行重启,打新的收益未必如以往丰厚。

  首先,新股上市首日的涨跌幅限制较以往更为严格。此次上交所、深交所对新股上市首日,开盘价较发行价涨跌幅、盘中临时停牌等内容,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新股上市首日的价格被限制在了发行价64%到144%的区间内。往年频现的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60%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打新的收益。

  其次,此次新股发行较往年更为密集。根据已知信息,下周将有18家公司集中上市,今年一月份将有不少于50家公司上市。新股的密集发行,将使得打新基金难以应对:每支新股发行均进行参与,会减少单只新股的申购资金,收益也较为平庸;集中申购某几支新股,一旦所申购新股表现不佳时,基金业绩又将受损。参与打新并非稳赚不赔,存在亏损的风险。统计2010年至2012年,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比例分别为8.60%、28.52%和24.67%,明显呈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打新基金收益。

  再次,此次规则增加了中签难度。《意见》指出,网下投资者报价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预先剔除申购总量中报价最高的部分,剔除的申购量不得低于申购总量的10%。两只新股新宝股份我武生物,剔除量50%左右,竞争可谓惨烈。这增加了博弈的难度,也增加了中签的随机性。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全国上半年通报查处12名女官员(图)
  • 体育世界杯-意大利2-1英格兰 英队医离奇受伤
  • 娱乐黄奕发律师函正式提离婚:曾多次遭家暴
  • 财经人民日报四问楼市:不会出现断崖式暴跌
  • 科技工信部推新规治理iMessage垃圾短信
  • 博客今天我们该如何做父亲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恶搞“葫芦娃”毕业照走红(组图)
  • 刘姝威:房价降下去 股指升起来
  • 沙黾农:股市将从底部跃升
  • 叶檀:中国大妈买金输给了美联储
  • 时寒冰:IPO重启下的股市困局
  • 方泉:“微刺激”出吃饭行情
  • 陈思进:驳任志强“房价拐点未到论”
  • 陶冬:联储声明寻先机 美选举现变数
  • 冉学东:“闭上眼睛”打新股
  • 王海滨:从常识看中国财富转移时刻
  • 天天说钱:“中国式投资”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