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买财富CEO杨文斌:影子银行拐点显现

2013年06月25日 17:36  新浪财经 微博

  好买财富CEO 杨文斌[微博]

  最近发生的流动性紧缩对金融行业有很大的影响,可能会超过我们的预期。

  今年4月,我在福布斯中文杂志上就写过一篇文章《影子银行拐点初现》,重点提到现在政府已经开始对影子银行采取措施,但是那时候措施还不太明显。我在文章最后提到整顿影子银行“或许不会有那么长的时间窗口,相关监管部门应痛下决心,用足够的勇气去主动挑破泡沫,对历史负责。”

  我们最近看到的动向是,相关部门、央行甚至更高的决策层正在主动挑破泡沫,短期金融市场会产生动荡,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对于中长期金融以及经济发展一定是好的。

  现象——空前绝后的“钱荒”

  上周金融市场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一些是十分罕见的,比如:银行之间的结算出现违约,非常少见;隔夜拆借利率市场出现飙升,局部瞬间达到过30%;股票市场大幅跳水。你可能也已经收到一些银行的短信,昨天我收到兴业银行的短信,一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居然达到了6%左右,这些现象都不太正常,也证明了市场上资金面异常紧张的情况。此外,一些货币基金也出现了大规模赎回的现象,尤其是很多货币基金的B类份额,即机构投资的部分出现的赎回要远远大于普通投资者投资的A类份额的赎回情况。整个现象来看,就是“钱荒”,导致市场上利率飙升、收益率上升、局部的违约。

  原因——政府主动挑破泡沫

  除了一些季节性的常规原因(临近季度末、大量理财产品到期等)之外,更关键的是当届政府正在主动地、提早地降低杠杆,释放风险。从金融角度来看,美国在2008年开始降杠杆,通过长达5年的时间,其杠杆已经降到2005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欧洲方面,虽然调整速度较慢,但这两年也在逐步降杠杆,不降杠杆的就可能出现类似于希腊这样的情况。而中国这两年其实一直在加杠杆,增加货币投放,比如2008年的“4万亿”。加杠杆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流动性泛滥,各种资产出现泡沫,经济结构难以调整,因为始终有流动性为各类资产和投资做支持。实体经济越来越差,而金融类资产越搞越大,差距加大并越来越疯狂。而现在,中国加杠杆的路已经到了一个拐点,货币再投放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和边际效应已经大不如从前。从风险角度看,加杠杆带来的后遗症却越来越明显。

  李总理或者说现届政府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看得很透,杠杆不能再加了,而且要像美国一样,反过来降杠杆。提早挤破泡沫,让资金回归实业,把地方政府自身、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杠杆比率降下来是明智的。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新一届领导应该不会从走前一届政府的老路,而是先把前一届政府留下的问题显现出来,先重点整治目前经济中的货币泡沫、结构性等顽疾。我个人认为,主动挤破泡沫,出现短期阵痛,付出些经济低迷的代价是值得的,等度过这段经济周期,未来才可能会走上较好的发展道路。

  影响——短期波动持续、中期看好

  近期市场上观点很多,比较混乱,但有一点基本是共识,那就是短期的流动性危机没有结束,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持续多久,影响多深,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首先,风险最大的是一些期限错配的产品会出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些金融机构近几年发行了大量的期限错配的产品,比如, 1-6个月的产品,但实际却通过期限错配投资到1-2年期的产品里。市场上一些信托公司和部分第三方理财机构,都发行过季度期限的产品,这些产品很多都被投入到市场上中长期的理财产品中。这类产品可能首当其冲地会在这轮流动性危机中出现风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好买财富始终没有发行或代销这类产品的原因。虽然发行这些产品很好赚钱,比如发现半年期的产品,给到客户6%左右的收益,通过期限错配,转而投入到1-2年期收益10%左右的产品中,在这之间,能够轻而易举地赚到4%左右的利差。有同事就一直问我,这么好赚钱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做,那是因为我们就是在等这一天,在等市场流动性的风险出现,在等影子银行的拐点,而且这个拐点是一定会到来的。我们要对客人的真实利益负责,客人并不专业,我们要对产品把关,不能唯利是图。

  而现在,影子银行拐点的第一波动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刚才提到的期限错配的产品,虽然不能确定其是否一定会出现风险,但相比较其他产品,可能发生风险的概率更大,尤其是在资金面持续紧张的情况下。对于这样的产品,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投资者在3个月到期后想退出、赎回资金,但起资金实际行已经被锁定在1-2年期的理财产品中,不能退出,出现爆仓。即使项目本身没有出现问题,但流动性错配还是会导致产品不能兑付。

  据我所知,部分信托公司有500亿元甚至更大的资金池,我也不知道其他第三方有多少资金池项目,但发得越多,面临问题越大。所以我们说,期限错配的产品就像“庞氏骗局”,在没有问题的时候一片歌舞升平,投资者不会赎回,或者有新资金不断进入,期限错配可以维持下去;而一旦出现流动性收缩,新资金跟不上,很多产品就原形毕露了。

  目前市场上很多所谓的“创新”产品,包括部分信托公司或激进的第三方都会受到冲击。此外,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可能也会有风险,银行的资金池很多也缺乏透明度,其中很多也是期限错配。但我们相信,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远远强于信托公司、第三方机构,尤其是大型银行。

  后期,这样的局面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中长期来看,主动挑破泡沫,让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杠杆,这对中长期的经济结构调整是有利的。希望管理层能顶住压力,坚持现在的政策,怕就怕央行最后妥协了,再次注入资金,那么可能就前功尽弃、功败垂成了。

  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放缓,这是正常的,也是好事。过去中国经济增长大部分是靠流动性带动的,增长质量有大的问题。对于股票市场也一样,短期指数调整会带来很大的痛苦,但对于很多企业、上市公司却是一剂良药,逼着大家珍惜资源、加快调整。

  信托——国企背景产品仍可投资

  关于集合类信托产品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信托产品可以看成是信托公司发行的金融债券,所以我们一直关注发行方的背景,央企、国企背景的信托抵御风险能力最高。在刚性兑付的背景下,这些信托公司违约的可能性较小,如果连这些公司都出现风险,那么整个行业可能早就溃不成军。我相信,那些激进的民营信托公司会先出事。

  我觉得这次危机还不会打破信托产品整体的刚性兑付格局,但是局部的个别信托公司,可能会因为期限错配等原因会有风险。例如某某信托公司,设立了很多资金池产品,是短期的,资金池产品除了期限错配投资到长期产品中去外,还接下了一些当期不能兑付的坏账,很难排除此次流动性紧张会挤压到这些信托公司的可能。而国企、央企背景的信托公司出现这样情况的概率较小,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场不可控的金融危机了。但目前看,这次流动性危机,是央行主动挑破泡沫、并在控制之内的一次良性调整。

  好买——坚持原则

  好买财富从来没有做过期限错配的产品,“出来混一定要还的”,我们没有混过,所以不需要还。我们在挑选合作方时,一直刻意避开了比较激进的民营信托公司,如中融信托、新时代信托、四川信托等,我们所选的产品方都是央企、国企背景的。因此,我们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

  未来一段时间,整个产品供给量会下降,但是市场资金的需要量会下降更快,尤其是来自银行等机构的资金。我们知道目前信托资产总规模大概9万亿,到今年上半年很可能达到10万亿,这些资金中2/3是来自于银行的理财产品对接,只有1/3才是真正的集合信托。这意味着,很大一块的信托投资需求会随着银行的收紧而减小。因此,未来一段时间,集合信托类的产品供应会比较充足。同时,这一轮流动性危机带来的股市非理性下跌,也能为以后股市走上中长期的良性发展之路埋下伏笔。此外,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我们要特别提醒客户关注国内私募类对冲基金和美国的投资机会(例如美元产品和QDII类公募基金)。

  这些是我近期的一些感受,不一定正确,希望和各位做个分享。

  附:

  《好买杨文斌:影子银行拐点初现》

  本文于2013年4月发表在福布斯中文杂志

  在今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不请自来的索罗斯在演讲中称,对影子银行实现控制,是目前中国政府至关重要的任务,中国政府只有两年时间。

  一、“新政”修路,影子银行造车

  把2012年称为资管创新年,是否“名副其实”?监管部门一系列密集的“新政”,奠定了泛资管时代的政策基础,除信托产品续领风骚外,银行、券商、保险、公私募基金等 也各呈精彩,各类创新产品迭出,令人目不暇接。不过,政策松绑确实修好了路,而路上跑的却都是影子银行的车。很多资管产品,如信托、银行及券商的理财产品都是影子银行的各类载体。有人估算影子银行的总规模现在已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4的信贷总量。不可否认,影子银行是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一道风景 线,它在2010年下半年央行开始紧缩后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继续回升的主动力。但影子银行在促成经济反弹的同时,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不可否认,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是今后几年金融改革的纲领,影子银行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伴生物,有其合理性并推动了部分的金融创新。但我 们对影子银行这个伴生物应保持足够的警觉,车多了就会产生混乱,就容易“追尾”。因此,对于一些粗制滥造或有缺陷的车,非常有必要及时的召回。

  二、批量“召回”,监管年或已来临

  关于影子银行问题,已由前期的毁誉参半,到现在比较一致的呼唤治理。其原因来自三个层面:一是经济转型可能滞延。影子银行的资金主要流向了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项目,其中很多项目都已与新一届政府推动的经济转型格格不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二是其推升了整体融资成本,信托的“刚性兑付”使无风险收益率高企,扭曲和挤压了其他的理财产品,这不利于转型的大战略;三是由于发展速度过快,一些影子银行产品本身存在缺陷,如果再加杠杠,风险凸显。因此,监管 部门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出招,剑指影子银行。

  2012年10月,银监会叫停了信托在债券投资上的正回购操作, 加杠杠受到限制;2012年12月底,财政部联合发改委、央行和银监会发文严格管控政信合作信托;今年3月银监会又发了8号文,要求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债券不得超过理财产品余额35%及银行上半年度总资产4%。这些监管文件的精神是连贯的,针对性也很强,8号文并不是监管的句号,而是监管政策的中继,已有的各类资管创新将被纳入全面的监管。以最近的8号文为例,这种对已上路的各类品牌赛车的大批量的“召回”,必将对相关行业产生系统性的影响。例如,对银行而言,表外融资空间受限必将挤压行业利润,银行股也因此出现了罕见的暴跌;对信托而言,制度性红利逐渐耗尽,优质信托项目将出现稀缺期,信托的资产质量 承压,风险凸显;此外,券商通道业务被叫停后,其资管业务必须重新定位。

  三、及早疏导“堰塞湖”

  在新一届政府可能带来的经济新周期中,金融体系的健康和稳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去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提了“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具体提出了要“加强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央行行长的破 例连任,也反映了政府对金融改革和监管的重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最大的一个“堰塞湖”——影子银行,对其治疗已刻不容缓,因为我们很难背着这样的包袱去涉改革的深水区。正如索罗斯在博鳌论坛中所阐述的,由于债务成本超过利润,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违约风险上升;影子银行的快速膨胀,与2007年至2008年由美国次贷市场引爆的金融危机,有一些令人不安的相似之处。而美国次贷市场有了两到三年的指数级增长后,就出现了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本人从事财富管理行业,平时接触大量的理财产品和项目,放眼望去是满眼的漏洞和泡沫。两年,或许不会有那么长的时间窗口,相关监管部门应痛下决心,用足够的勇气去主动挑破泡沫,对历史负责。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刘志军让律师带话给女儿:千万不要从政
  • 体育温网-纳达尔首轮出局 热火举行夺冠游行
  • 娱乐蒋雯丽顾长卫20年屡传婚变 曾曝出车震门
  • 财经央行称流动性充足 深圳有银行暂停放贷
  • 科技郭台铭看衰3D打印:如有用名字倒过来写
  • 博客闹钱荒时你该怎么办 房价会暴跌吗
  • 读书真实斧头帮:帮主王亚樵被刺杀真相
  • 教育留学生海外遭歧视与暴力调查 高考状元
  • 育儿幼儿园模拟诱拐9成孩子被骗走(图)
  • 石建勋:钱荒到底荒的是什么
  • 沈建光:中国央行缘何冷对钱荒
  • 张庭宾:央行会把中国推入危机火坑吗
  • 潘英丽:新型城镇化的四大难题
  • 沙黾农:不该让股民为四万亿买单
  • 姚树洁:中国股市为啥无药可救
  • 叶檀:中国存在严重钱荒
  • 章玉贵:银行业不可再躺在床上数钱
  • 高善文:钱荒问题会带来三波冲击
  • 王福重:中国会不会出现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