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基又见十字路口:减仓还是坚守

2013年06月15日 01:1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李良

  端午节后A股的猛然跳水,让众多投资者惊呼“狼来了”。而凭借高仓位在此轮反弹行情中收益颇丰的股票型基金们,则再度尴尬面对“十字路口”的艰难选择。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标准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达到10.58%,不少股基的收益率甚至高达30%以上。而在靓丽的业绩表现背后,是股票型基金整体仓位的高企,以及对部分中小市值股票的扎堆重仓——这曾是股基获取高额收益的保障,但伴随着A股市场风险的逐步释放,却一时成为难以割舍的“烫手山芋”。那些将股票仓位提升至85%以上甚至臻至巅峰的基金经理们,现在将不得不面对着减仓还是坚守的选择困境。

  从暴跌后的反应来看,许多基金经理依然对后市秉承着乐观的态度,这或许透露出他们依然愿意高仓持股。这符合基金业的惯性。近年来,每临A股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时候,许多基金经理往往会呈现出“首先坚守——陷入迷惑——大手笔减仓”的操作轨迹。在风险爆发之前,专业敏感度极高的他们,往往会预知到风险,但极少数基金经理会选择提前减仓,更多的人依然愿意重仓直至风险的降临——做出这种选择一般基于两个因素:第一,基金经理们的考核重在相对排名,因此,如果预判错误过早减仓,或许会对业绩排名造成不利影响,但如果等到风险正式爆发时再减仓,则拼比的是亏损的快慢,这或许能维持住基金既有的业绩排名;第二,在风险爆发前,基金经理们常会大幅加仓并坚信自己的投资逻辑,因此,风险爆发初期,基于自己的投资逻辑,多数基金经理并不相信市场会持续下跌,常常会以“短期调整”来作为继续重仓的理由。

  但即便A股呈现出长期调整的势头,并不意味着基金经理们就会立即大幅降低仓位。观察既往的基金表现可以发现,在市场调整步入中段时,由于A股市场短期下跌幅度过大,许多基金经理将会继续抛出“价值投资”理念,指出市场暴跌是情绪化的表现,A股依然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并在实际操作中继续保持着相当的仓位,等待着期望中的市场反弹或者反转。不过,时间或许比下跌的空间更能折磨基金经理们的神经,若下跌时间过长,基金经理们也常常会从乐观逐渐转为悲观,乃至极度悲观。此时,往往会出现基金大幅抛售股票的现象,基金仓位快速降低。而这种大手笔减仓的行为,往往促成了A股市场的“最后一跌”。

  不过,相较于过往的表现,基金业近一两年的变化或许会令基金经理的仓位策略摆脱惯性轨迹。首先,伴随着对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入理解,自下而上的“精选个股”策略逐渐取代了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成为基金经理们最青睐的投资模式。在这种投资模式下,重仓个股对基金净值的影响越来越大,迫使基金经理对重仓股的选择更加严苛——这会导致两种后果:如果重仓股十分优质,在市场暴跌时仍能具有较强的抗跌性,那么基金经理坚守高仓位策略将会取得显著地超额收益;如果重仓股质地不如预期,在市场系统性风险释放时大幅度领跌,那么,基金经理的仓位策略将有可能致使基金业绩出现剧烈波动,甚至由盈转亏。此时,“十字路口”抉择的根本,并不在于市场风险,而在于个股的安全系数。

  其次,伴随着新的法规出炉,未来股票型基金的最低仓位限制有可能提升至八成,考虑到现金和债券等方面的配置,股票型基金的仓位腾挪空间极其有限。这意味着,仓位变化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大幅度削弱,基金经理将因此逐步淡化仓位策略在投资模式中的影响力。因此,在市场系统性风险爆发时,基金经理将无法依靠仓位策略来控制风险。高仓位并适度变更重仓股,将成为他们对抗市场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方法。此时,对于投资者来说,更需要关注的是基金经理个股投资能力的把握,而非他们持仓意愿的判断。

  所以,我们会看到,在A股的持续暴跌,许多基金经理会主动表示,市场的下跌对优质个股而言,并非风险而是机会,更多的资金将会在下跌后持续买入优质个股,并使得优质个股能够再度上演结构性行情。这种表态,是形势变化后基金经理们重于精选个股的投资模式的延伸,也是他们对未来所给予的期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遭城管踩头商户承认公开信系本人发布
  • 体育LBJ之后波什假摔被罚 魔兽保罗盼成队友
  • 娱乐默多克要和邓文迪离婚 可能补偿10亿美元
  • 财经人民日报:别指望房产税成降低房价利器
  • 科技魅族取消TD版背后:中移动要推自有品牌
  • 博客钢琴装腔指南 新疆暴雨倾城(图)
  • 读书狠绝冷帝婚书换江山:锦云遮陌上霜
  • 教育拼爹时代:送孩子去美国读高中 高考查分
  • 育儿一定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两男童溺亡
  • 姚树洁:邓文迪劈腿的代价与收获
  • 洪榕:中国特色股市心病还需心来治
  • 谢百三:中国股市是世界上最差的股市
  • 张明:美国不会突然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 管清友:未来十年是全球化黑铁时代
  • 刘杉:股市改革不是体面点地抢钱
  • 徐斌:现在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前夜?
  • 陈虎:市长拍胸脯还债能挺几年
  • 孙立坚:国际游资为何能冲击中国市场
  • 陶冬:银行之间拒绝拆借的背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