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基金副总王晓东:强化专业营销应对行业变局

2013年06月06日 01:3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郑洞宇

  6月1日,新《基金法》正式施行,为基金行业带来了更加开放的制度保障,也引入了券商、保险、私募等更多主体参与竞争。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大资管时代,招商基金今年却接连出现招商双债增强、招商安润保本、招商保证金快线3只基金一日售罄的盛况。作为招商基金营销部门的负责人,招商基金副总经理王晓东[微博]表示,招商基金将强化专业化营销路线,以为持有人赚钱的理念寻求发展,应对全新的行业格局。

  专业化营销:

  为持有人赚钱

  为持有人赚钱,已是招商基金上下一以贯之的原则,也是总经理许小松反复强调的。现在,无论营销还是投研都围绕这一主线展开。王晓东认为,作为资产管理人,必须依靠自身强大的投研队伍和较大的信息平台去捕捉市场机会,捕捉到机会以后迅速将它传递给投资者,帮投资者达到赚钱的效应。“我们每次营销的发起都以对投资者有没有机会为标准,有投资机会的时候,我们才做营销。”王晓东说。

  王晓东透露,今年2月“一日售罄”的招商双债分级基金,其成功背后有着一次“艰难的决定”。产品最初上报证监会的规模是30亿,这一规模对于招商基金而言并非难事,但在临近发行前,投资团队认为产品可投的券种很少,决定将规模上限调低至15亿,以实现最优投资效果。尽管需要再次报批,舍弃发行规模,但招商基金最终还是选择了对投资者负责,减少募集规模。现在要发行任何一个产品,招商基金都会深入调研市场,沟通渠道,以了解什么样的产品才符合投资者的需求,怎样的发行规模才能使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实现共赢。

  为持有人赚钱,在王晓东看来,还有更深层的意义。王晓东清楚地记得2007年第一次参加招商基金全体员工大会时的感悟:对于资产行业来讲,品牌、信任至关重要,招商基金传承着“招商”这一百年品牌的历史。股东不仅在品牌上给了招商基金正能量,同时在渠道的拓展、产品线的丰富以及各项业务上面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对招商基金来讲,更应努力地维护“招商”这一品牌,为它增光,给广大投资者良好的回报。

  专业化布局:

  打造核心优势

  未来随着金融改革和进一步开放,券商、保险也将进入公募业务。对此,王晓东认为,新《基金法》实际将持有人的利益保护提升到了更高的位置,这与招商基金“为持有人赚钱”的理念不谋而合,只有顺应市场潮流,找准自身定位,坚持专业化营销,加强专业化布局,打造核心优势,才是在业内脱颖而出的关键。

  王晓东介绍,招商基金作为业内产品线比较完善、拥有全业务牌照的基金公司,可以为客户的任何产品需求提供相应的选择。招商基金拥有非常强大且广受认可的固定收益团队,如招商固定收益“安+”系列产品中,安泰债券业绩稳定,适合一些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长期持有;安心收益含权益类配置,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客户。此外,招商基金还拥有十分优秀的量化团队,“当股票市场行情出现时,客户可以选择我们的量化产品,从中小盘风格的TMT50到消费主题的上证消费80,以及追踪深证100指数和把握大宗商品投资机会的中证大宗商品分级基金,都为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在不同的时点、不同的领域上提供了不同的选择。”王晓东说。

  公募行业面临深刻变革,人才竞争也愈发激烈。在王晓东看来,“人和”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其中既包括团队内人才的稳定,也包括团队外客户群的稳定。对基金公司而言,人才是确保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无论发展什么业务,都必须有优秀的人才去推进。此外,对客户群的把握也非常重要,这就又回归到为客户赚钱上,投资者有了赚钱效应才会认可公司,认可基金行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王晓东表示,招商基金将积极做好人才的稳定和客户群的把握工作,同时借力招商银行,共同做好大资产管理平台。“因为天然的股东关系,我们刚成立的子公司就填补了招商银行没有信托公司的缺陷,所以我们会抓住与招行在资产管理平台合作的契机,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拓展生存空间。”王晓东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加纳拘捕124名涉嫌非法采金中国公民
  • 体育NBA-印城神塔拒恭喜热火 总决赛展望
  • 娱乐田朴珺自曝与王石生活 亦师亦友挺较劲
  • 财经SOHO中国权力暗移:张欣主内也主外
  • 科技搜狐苏宁阿里多方角逐PPTV收购案
  • 博客蒋方舟:农村人到城里谋生的原始动力
  • 读书高干裸官突围升迁:高位过招(全)
  • 教育90后女学生结婚要找灰太狼 最新大学排行
  • 育儿刘烨催促吴彦祖履行承诺早定娃娃亲(图)
  • 太友:粮库火灾为何刑拘五名工人
  • 杨涛:地方国企运营亟需制度创新
  • 罗天昊:粮食连续九年增收值得怀疑
  • 徐斌:强美元时代的中国通缩周期
  • 陶冬:联储退出 中国准备好了吗
  • 谢作诗:地区竞争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 罗天昊:中国需要隔代宽恕的器局
  • 赵伟:沾上中国因素的事务很难预测
  • 张捷:中国印钱世界第一是假象
  • 叶檀:中储粮不如古代的常平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