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法举发令枪 38新秀逐鹿公募

2013年05月28日 05:59  南方都市报 微博

  6月1日,新基金法将开始实施,私募、券商、险资、创投等多路新军将正式杀入公募领域。面对日益诱人的国内财富管理领域,资管新时代正式来临。

  据南都记者了解,目前大约38家符合条件的机构都在等待6月1日的发令枪响,随后以最快速度递交申请发行公募资格的材料。“我们已经成立了公募业务部,安排两名基金经理。计划把后台、托管等业务都交给券商负责。”昨日,星石投资有关人士对南都记者说,“目前正在准备材料。”

  众多券商积极准备申请资格的材料的同时,纷纷加大发行新产品。“除扩大规模冲击公募发行的资格以外,也希望能在大限之前多发一些‘产品壳’。”众禄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邓彦分析说。

  险企劲挖公募老手

  新修订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下称《新基金法》)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这3类机构将可直接申报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根据监管层的初步统计,目前大约有8家私募,16家证券公司、1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符合条件,可以申请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据南都记者了解,近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始愿意告知公募业务筹备情况。与此前保险资管公司走低调路线的情况相反,随着6月1日即将到来,几家保险类资产管理公司近日也逐渐松口接受媒体的专访。南都记者近日从沪上相关机构获悉,目前有两三家资产管理公司的一把手接受受访。

  据媒体报道,目前人保资管以事业部形式开展公募业务资质申请筹备工作,已成立了公募产品业务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系统建设和运营、团队建设、财务支持与综合协调四个工作小组。

  南都记者从业内获悉,目前保险资管均已成立公募业务的部门,并招兵买马。据深圳一私募人士透露,沪上和深圳的基金管理人才备受青睐,业内也传闻有部分人员跳槽,“我知道的深圳就有四个基金业界的老手跳槽了。”

  在完成专业人员前期募集工作后,多家保险资管公司只等6月1日这项业务开闸了。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对公募业务的规模前景预期量较乐观。人保资产管理公司的官网信息显示,人保集团副总裁、人保资产总裁周立群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保资产将把公募资产管理业务作为公司发展新的增长点,初步设想是,经过2至3年的努力,使公司管理的公募资产规模与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相当。若按人保目前管理资金3000亿元的数据来统计,如按中小型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规模最少300亿元起算,假设人保资管资产维持不变,则可能在2至3年内发展公募资产占人保资产管理总资产的将近10%。而另一家保险资管公司人士交流时表示,公司的资产规模较人保资管少,可能规模预期不会那么大。

  目前业内称,保险机构被公认为传统基金公司最大的劲敌。但保险机构涉足公募,可能存在短期内自身产品设计的挑战。“目前保险资管公司对发行产品的定义截然不同,可能分歧会比较大。”上述深圳私募人士透露。

  私募基金已成立公募基金部

  “我们已经成立了公募业务部,安排两名基金经理。计划把后台、托管等业务都交给券商负责。”昨日,北京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对南都记者说,“最近一直在忙着准备材料。”

  据南都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多家符合条件的知名私募,早已经公开备战发行公募基金。其中,星石投资在国内明确成立了“公募业务部”,成为首家明确表示将开展此业务的私募基金。资料显示,星石投资成立于2007年,目前旗下管理着30多只产品,总资产规模在40亿元左右,是目前满足开设公募业务门槛的8家私募机构之一。

  “我们的公募基金部已经确定由首席投资官也是第一批合伙人罗敏负责,另外还有行业基金经理和工作人员组成。私募基金依然是董事长江晖负责。”星石投资有关人士对南都记者介绍说。目前星石投资官网上披露的基金经理共有8人,罗敏是星石投资经理中除江晖外的“二号人物”,简历显示其拥有13年投资经历,在新华人寿和长盛基金[微博]曾有任职经历。另据了解,罗敏此前管理的私募组合占比20%左右。“她转战公募基金后,之前管理的私募将分配给其他合伙人管理。”

  据了解,业内现在主要担心私募如何把发行公募的费用降下来。“我们计划主要负责投资管理交易,把后台、托管等业务都交给券商负责,可以降低费用。”该人士介绍说,“现在我们算是甲方,已经有很多家券商接触商谈过。新基金法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后,我们便会向管理层申报发行公募基金资格。资格下来,就可以同券商展开合作。”

  招商证券[微博]有关人士昨日也对南都记者介绍说:“招商证券是证券会最早准予开展私募基金综合托管服务的券商。在新资管时代如果与私募合作,会面临更多机会。”

  星石投资称,预期首期产品会在下半年上市,但是主要看监管层的规定和审批速度。首期产品规模不会很大,大约是1亿-2亿,采取小步慢跑策略,同私募产品不同,公募产品追求高收益。等到有了市场业绩,再考虑做另外一只产品。

  据初步估算,除了星石投资,重阳、淡水泉、朱雀、景林、尚雅、从容等私募基金也都在观望。据悉,景林资产管理公司也开始从公募中挖角,深圳金中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有进军公募意向。

  此外,深创投等创投资金也积极备战公募市场。南都记者昨日下午采访了基石投资等创投机构,多表示:“还是专注在私募这块。长远来看会涉及其他的领域,毕竟到了大资管时代了。”

  券商抢发理财产品 基金反渗透

  新基金法实施,对于券商资管来说,则意味着从2005年开始的券商大集合产品发行将告一段落,接下来券商将迎来公募发行的新时代。

  目前尚未明确监管部门何时才会对合资格发行公募产品的证券公司发放“通行证”。在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自今年3月份开始,券商纷纷开始加大发行新产品的力度。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邓彦昨日对南都记者分析说:“除了扩大规模冲击公募发行的资格以外,也是希望能够在大限之前多发一些产品的‘壳’,为以后持续营销做好准备,避免新政过渡阶段产品的真空期。”

  据众禄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从今年3月到5月中旬,已经成立了490只集合理财产品,超过了过去一年成立产品数的总和。5月份短短20天已经成立的产品达到了204只,还有大量的产品位于发行募集期,赶在5月31日之前成立。

  “我估计5月28日是大集合的最后募集日期。”邓彦分析说,“和私募不同,最后可能是券商的大集合产品直接转为公募产品。证监会逐步开放发行公募市场。未来,券商应该会把资产管理剥离出来,像东方证券等一样,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

  但她表示,一些符合条件的券商,未必会发行公募产品。“比如中信证券,本身是华夏基金[微博]的大股东,有业务冲突。公司决策面也不会支持发行公募产品。这些券商在6月1日后,估计只能发行小集合产品,做小资管,类似基金专户。”

  南都记者昨日咨询了一些同时有基金公司和券商公司的大型金融机构,被告知,的确是因为存在业务冲突,所以其旗下券商不准备进军公募市场。

  而基金也对新基金法实施做了相应的准备。信达澳银昨日对南都记者表示,“随着新基金法及其配套规则的出台,并综合考虑后续的业务发展规划,公司调整了投资研究方面的组织架构,提高研究、交易部门的独立性,将其服务范围由公募基金扩展至专户、专项等业务。同时,公司积极向监管机构申请,并于3月份成立了全资控股的子公司,专门从事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有基金人士表示,在私募等进入公募之际,公募也有加强专户管理的战略意图。“粤语叫‘捞过界’,人家‘捞过界’,我们也要扩大自己的‘界’嘛。”

  南都记者 梁永建 梁小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启程访问美洲
  • 体育NBA-詹皇30分热火胜步行者总分3-2视频
  • 娱乐蔡依林不认当兵表弟 遭姑姑再讨公开道歉
  • 财经房产税面向增量征收 存量亦计入免征面积
  • 科技微软宣布Windows 8.1重新引入开始按钮
  • 博客驻日记者徐静波:冲绳人为何不想独立
  • 读书失心妈妈婚败女班主任:婚刺(全)
  • 教育穿正装去高考被当家长拦 最新大学排行
  • 育儿美国年轻父亲嫌婴儿吵闹将其塞进冰箱
  • 苏鑫:黄金投资的六个误解
  • 温晓东:跨国并购的鸿沟
  • 洪平凡:经济崛起的机遇和挑战
  • 罗天昊:广东产业结构更多元
  • 叶檀: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能废
  • 岳富涛:中国庄园梦不容易实现
  • 黄光锐: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 章玉贵:中国尤须警惕贸易与金融围堵
  • 谢作诗:中国经济是否重蹈日本覆辙
  • 钮文新:华尔街推高美国楼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