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基金公司展开自查行动 重点查风险暴露点

2013年04月19日 06:19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杜志鑫

  昨日,证券时报记者从深圳基金公司获悉,虽然监管机构还未重点展开检查,但深圳基金公司已经开始自查,重点是检查偏离度和风险暴露点。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透露,这两天深圳的基金公司都在对债券持仓和过往交易开展合规检查,“我们无法做交易了”,这个说法也得到其他基金公司印证。另外一家深圳基金公司监察稽核部人士表示,他们公司已就债券代持、过往交易展开专项检查。

  重在检查风险暴露

  深圳一家中等规模的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总监表示,一个重要检查点是偏离度问题,比如一个债券品种的市场价格是105元,但基金经理的卖出价格是102元、103元,偏离度比较大,就可能有问题。另一个检查重点是寻找风险暴露点,比如在目前普遍采取券商代持或丙方代持放大杠杆、博取高收益的背景下,基金公司旗下债券基金是否存在此类代持问题。

  货币市场基金的代持问题也是一个重要检查点。据了解,有的货币市场基金为博取高收益,通过代持买入低等级、高收益的信用债等债券品种,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如类似2006年股市大涨行情,持有人赎回货币市场基金,将会让货币基金未来无资金买回让券商或者丙方代持的债券品种,就会使货币市场基金发生亏损,持有人利益也将相应受损。

  重新梳理投资流程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高管介绍,目前债券基金之所以发生种种违规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债券投资流程不完善。

  该人士透露,有些中小基金公司,为了控制成本,固定收益部人手不够,有的债券基金经理既做基金经理,又做债券交易员,很容易出问题。

  在面临诱惑时,不能只依靠债券基金经理和交易员的道德水准,更需要制度的制约。在流程设计方面,首先,在债券询价环节,基金公司参与询价的交易员要多处询价;其次,基金经理和交易员需按照公允价值进行交易,每笔债券交易的价格都不能过度偏离公允价值。

  不过,也有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总监表示,银行间市场主要是一对一交易,在债券市场进行买卖,价格难免有高有低,20个BP应该是合理和允许的范围。

  上述基金公司高管还表示,银行间市场的债券交易,不像股票在交易所,每笔交易都有交易记录,这种一对一的交易制度,要查处违规相对困难,银行间市场也可采取建立交易记录等监管措施,一旦发现违规,就重点打击和处罚。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与海外债券市场相比,国内债券市场在衍生品市场建设上比较弱。在债券的实际投资中,对代持、养券等交易存在实际需求,国内债券市场需要进一步加快建设利率互换、远期交易等债券衍生品市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本级三公预算公布:公车费近44亿
  • 体育李娜成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物 将登封面
  • 娱乐台57岁作词人急办爷孙婚 嫩妻父欲告诱拐
  • 财经3月70大中城市仅温州房价环比下降
  • 科技大佬当年:上升期的史玉柱与陈天桥
  • 博客吕令子大学生活照(图) 戴旭回应南周访谈
  • 读书正说六宫:后妃们的"工资"差别有多大
  • 教育精英入围城 在港内地生的“七年之痒”
  • 育儿去香港抢不成奶粉抢纸尿裤?(图)
  • 叶檀:地方债危机倒逼改革
  • 郭世邦:小微企业融资出路在哪
  • 于晓华:黄金价格崩溃只是一个短期现象
  • 张明:中国不应低估去杠杆化风险
  • 刘杉:中国经济需要去除三大病症
  • 章玉贵:中国的地方债风险及其治理
  • 冉学东:金价下跌必然预示着房价下跌吗
  • 袁一泓:呼吁彻底断绝福利分房
  • 姚树洁:撒切尔夫人鲜为人知的一面
  • 徐斌:滞胀是全球经济逃不掉的命运